周三清晨的山东临沂农场,光伏设备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最后一套设备的控制系统前,技术员正专注调试参数,屏幕上的发电量数据稳定跳动。林静云与高瀚则在农场的简易办公室里,将培训资料按“操作指南”“故障排查”“维护手册”分类整理,每本手册上都贴了彩色标签——今天要为农场的5名技术员开展系统培训,确保他们能独立完成设备日常管理,这是技术落地后保障长期运行的关键环节。
上午九点,培训在农场会议室正式开始。高瀚手里拿着一台便携中控设备,结合实物讲解基础操作:“大家先看设备正面的触控屏,首页左侧显示实时发电量,右侧是储能电池剩余电量,下方的‘灌溉控制’按钮点击后,会弹出果园分区示意图。”他指尖轻触屏幕,选中“东区苹果树”区域,“在这里输入单次浇水量5升、灌溉时长15分钟,点击确认就能启动灌溉,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日志。”
坐在前排的农场技术员小李突然举手,语气里带着困惑:“冬天太阳能板表面容易积雪,积雪会不会影响发电效率?要是积雪太厚,设备会不会出故障?”高瀚放下设备,从资料袋里拿出一张除雪工具照片:“我们为每个合作农场配备了专用除雪铲,铲面是软质橡胶材质,不会划伤太阳能板表面,积雪厚度超过5厘米时及时清理即可。另外,设备内置低温保护模块,环境温度低于-10c时会自动启动电池保温功能,避免低温损坏元件。”
讲解结束后,众人转移到设备现场进行实操教学。高瀚走到一块太阳能板前,演示接线拆卸与安装:“拆卸时先断开总电源,再用螺丝刀拧下接线端子螺丝,记住‘红正黑负’的接线顺序,安装时不能接反。”他让每位技术员轮流上手操作,自己则在旁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维护时一定要戴绝缘手套,脚下垫绝缘垫,确保人身安全。”高瀚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还现场模拟了“线路短路”的故障场景,教大家如何快速排查并修复。
林静云在一旁观察技术员们的操作,看到有人对维护周期不明确,便补充道:“太阳能板表面的灰尘每周清理一次,用清水冲洗即可,不用加清洁剂;支架底部的螺栓每月检查一次,用扳手加固,防止风吹松动。”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常见故障解决方案表》,上面详细列出“发电量骤降”“灌溉不启动”“屏幕报错”等10种常见问题及解决步骤,逐一分发给众人:“遇到解决不了的故障,直接拨打手册上的24小时技术热线,我们会安排技术员远程指导,必要时上门维修。”
中午十二点,上午的培训暂告一段落。农场技术员们围坐在办公室的长桌旁,手里捧着培训手册交流心得。小李翻着手册上的实操笔记,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这光伏设备是高科技,操作肯定特别复杂,今天学完才发现,只要掌握好步骤,其实挺简单的。以后管理果园灌溉,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背着水管跑遍整个果园,省了不少力气。”旁边的技术员老王也附和:“不光省力气,还能精准控制水量,不会像以前那样有的果树浇多了、有的浇少了,明年苹果产量肯定能提高。”
与此同时,青云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里,负责人老张正组织20余名种植户参加溯源系统培训。技术员小周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前,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溯源系统操作界面:“大家看这个‘今日农事’模块,点击进入后选择‘施肥’选项,输入有机肥用量20公斤、施肥时间上午9点,再拍摄一张施肥现场照片上传,就能完成当天的施肥记录。”她滑动屏幕,切换到消费者视角,“这些记录会实时同步到地块二维码对应的页面,消费者扫码后能清晰看到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
种植户王婶年纪较大,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熟练,她犹豫着举手:“要是白天忙忘了记录,晚上能不能补录?补录的记录会不会不显示在消费者页面里?”小周走到王婶身边,拿着她的手机演示:“可以补录,点击‘补录农事’选项,选择对应的日期和农事类型,按正常流程填写即可,补录记录会标注‘补录’字样和补录时间,确保数据真实透明。另外,系统每天晚上7点会自动发送短信提醒,避免大家遗漏记录。”培训结束后,种植户们纷纷拿出手机,对着自家负责的地块二维码扫码,尝试更新当天的翻耕记录,遇到操作问题就围到小周身边请教,现场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下午两点,林静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老张打来的。“林书记,市区三家大型超市的采购团队已经到基地了,正在查看有机蔬菜种植地块和溯源系统演示,他们对咱们的种植标准和全程透明的溯源模式特别认可。”老张的声音里满是兴奋,“刚才跟采购经理初步沟通,他们同意明年四月份第一批番茄、黄瓜上市时,先采购500公斤试销,要是市场反响好,后续会把采购量提高到每月2000公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林静云站在临沂农场的田埂上,对着电话叮嘱:“一定要好好配合采购团队的考察,详细介绍咱们的有机种植流程,比如如何用黄板诱杀蚜虫、如何通过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让他们了解咱们的品质管控措施。另外,提前准备好新鲜的番茄、黄瓜样品,让他们现场品尝口感,增加合作信心。”老张连声应下,说已经从育苗棚里采摘了最新鲜的样品,装在透明保鲜盒里,就等采购团队品尝。
傍晚六点,临沂农场的光伏培训全部结束。5名农场技术员通过了实操考核,不仅能熟练完成设备启动、灌溉设置等基础操作,还能独立排查“电池电压过低”“传感器故障”等常见问题。农场主王大哥握着林静云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太感谢你们了!不仅帮我们安装了这么好的设备,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操作维护,以后管理果园心里更有底气了。明年要是效果好,我肯定推荐周边更多农场跟你们合作!”林静云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设备后续运行中遇到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不会耽误你们的农事。”
离开农场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车窗外,临沂农场的光伏设备在夜色中泛着微弱的蓝光,与远处村庄的灯光交相辉映。林静云拿出手机,给周烈发了条消息,附上阵光培训现场与蔬菜基地考察的照片,简单分享当天的成果。
周烈的回复很快传来:“光伏技能培训落地,蔬菜基地又敲定合作意向,青云的生态产业真是越来越顺了!周末咱们一起去蔬菜基地看看样品品质,再跟老张聊聊明年的种植计划,争取把有机蔬菜的品牌打出去。”林静云看着消息,嘴角不自觉上扬,回复道:“好啊,到时候咱们还能跟种植户聊聊需求,看看能不能帮他们解决育苗、销售方面的问题,让大家通过有机种植多赚钱。”
她知道,光伏培训教会的不仅是设备操作技能,更是绿色发展的底气;蔬菜溯源构建的不仅是消费者信任,更是生态产业的根基。每一步扎实的推进,都在为青云的绿色未来添砖加瓦。只要坚守初心,持续深耕,定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生态发展的红利,让青云的绿色故事在更多人心中扎根、发芽。
本章完。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