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个月已经到来。
上个月应发工资总计为港币。
工资补贴.2港币,已转入鸿兴金融服务公司指定账户。】
【本年度第二季度军费结算完毕。
武器装备维护费用为皮阿斯特(安南银元,1皮阿斯特差不多是200港币)。
军人的薪水、福利、抚恤、医疗救治费用为皮阿斯特。
战争费用为皮阿斯特。
应报销军费为.5皮阿斯特。
补给支出金额美元,将以分批形式,陆续转入鸿兴金融服务公司指定账户。】
时间来到七月初,对马龙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南越那边局势基本已经稳定下来,香江的生意做的越来越红火。
单单是上个月十多万员工的工资支出,就已经将近3.5亿港币。
也是因为公司员工超过了10万,工资补贴的比例已经高达60%,这次直接给马龙补贴了2个亿。
不过,与正经生意相比,还是军费报销的汇款力度更大。
上季度的结算,就直接给马龙补偿了将近2.5亿美元!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一场大战下来,单单是武器装备、弹药、燃料、药品的消耗,就是几个亿美元。
战后伤员救治,战争军械维修,军事设施重建,也是很大一笔开支。
还有其他方面,都要花钱。
好在,马龙自行承担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燃油,药品,以及两万华人士兵的薪水。
华人士兵是招募的,每个月拿5皮阿斯特的薪水,相当于1000港币。
南越溃兵一开始并没有薪水拿。
如今雇佣军跟鹰酱以及西贡政府展开合作,雇佣军里的京族老兵的待遇,自然也要往上提一提。
即便不如华人士兵,却也差不了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钱虽然是西贡政府拿出来的,但发饷的却是马龙的人。
马龙借花献佛不说,还能套系统的军费报销……
除此之外,战争期间的耗费,马龙派人统计了一下,发现自己这边消耗的没那么大,还不足战争消耗统计的十分之一。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像军需物资的消耗,武器装备被摧毁,都计入了军费里。
可雇佣军的武器、弹药、粮食,都是蹭鹰酱的,自身没什么损耗。
不过,鹰酱财大气粗,也不差这点钱。
甚至,雇佣军打了几场大战,还能帮金兰湾基地的高层平平账。
只能说,大家各取所需了。
马龙想要多消耗一下鹰酱留在南越的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武器、军械、弹药,也希望南越的经济能够持续给他的雇佣军供血。
这样一来,无论接下来一两年时间,战争会不会打响。
马龙每年都能靠军方报销,在南越这边赚取到几个亿,甚至十几亿美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龙发现有些想当然了。
随着南越局势逐步稳定下来,马龙的南越移民工程,根本施展不开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农耕文明的老百姓,都有着安土重迁的特质。
南越暂时和平了,原先担心受到战乱波及的富民,顿时就不想走了。
而那些担心被北猴打土豪、分田地的地主、富豪。
觉得鹰酱出手了,战争过去了,南越安全了!
这便又从西贡等大城市里,甚至从香江,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那他们能够做主的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继续当泥腿子们的老爷!
好在,马龙的屯门、元朗工业区、住宅区已经初具规模。
移民工程也已经进行了大半!
如今马龙已经在屯门、元朗,安置了将近60万南越华人,以及8万京族富豪。
鸿兴金融服务公司虽然还没有获得银行牌照,但体量以及存款金额,已经超过了汇丰、渣打两大洋行。
本来,马龙想着借助北猴南下的威胁,将南越的精华一网打尽。
如今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得不暂时停止南越移民工程,以及抽血、绝户计划。
其实吧,这个结果也能接受。
马龙跟手下合计了一下,发现这个时间点,确实该缓一缓。
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马龙这边已经屯门、元朗带来了将近70万移民。
这也给两地的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偏偏,还不是马龙放任不管的缘故,而是真的管不过来。
实际上马龙在移民计划一开始,就已经派人严加看管南越难民。
并且借助太平绅士的身份,积极跟当地警局、士绅进行协作。
此外还指示新和联胜、洪兴、东星进入屯门、元朗,维护街道上的秩序,避免出现更多混乱不堪的恶性事件。
问题是,即便是阳光,也没法照到每一个角落。
南越难民初来乍到,在物资、精神以及其他各方各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马龙缺乏人手,缺乏专业处理这些事情的人才。
最终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勉强维持底层的秩序。
然后将精力着重放在工业区、住宅区上,将自己的基本盘搞好。
原本想着,等到新建的工厂正式开工后,移民们的就业问题基本能够得到解决,那么目前存在的大小问题,都将冰雪消融,迎刃而解。
不过现在看来,真得着重花一些精力,尽快将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掉。
要不然,马龙建造的住宅区,就不再是集中大量富人的高档小区,而是不断滋生罪恶,动荡不安的贫民窟。
马龙建造的工业区,也会因为周边环境不稳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到时候,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无法满足马龙追赶欧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期待。
要知道,马龙不单单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不单单是一个腰缠万贯的资本家。
马龙手里有军队,有武力,那就该开疆扩土,找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
到时候,马龙真的迈出这一步,再想从欧美那边获得成熟的技术,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而工业方面,从无到有掌握一项技术,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学会,融会贯通的。
单单是从建厂到投产这一步,通常就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这还是比较简单的工业。
马龙现在不趁着跟鹰酱交好,练好“内功”,打下扎实的工业基础。
到时候在东南亚打下一片地盘,开始占山为王了,才考虑这些问题,那就恐怕为时已晚了。
无论怎么讲,攘外必先安内。
马龙在暂时不缺钱的情况下,那就宁可多花点钱,也要先将内部的麻烦摆平掉!
喜欢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