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秋的身影彻底融入黑瞎子岭的莽莽苍苍之中。初始几日,他还能依稀辨认出一些老一辈采参人留下的、几乎被岁月抹平的“兆头”(标记),比如某棵特定形状的老榆树,或者一块形似卧牛的巨石。但越往深处走,人类活动的痕迹便愈发稀薄,直至完全消失。他真正踏入了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老戗子”。
这里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带着亿万年来落叶腐烂形成的、厚重而甜腥的腐殖质气息。树木不再是外围那般规整,而是恣意地生长着,几人合抱的红松、鱼鳞松直插云霄,树冠在高处交织成一片几乎不透光的墨绿色穹顶。林下光线幽暗,如同黄昏提前降临。脚下是厚厚的、不知堆积了多少年的海绵状苔藓和落叶层,踩上去悄无声息,却也可能暗藏着危险的泥沼或空洞。
程立秋的神经始终紧绷着。他左手紧握索宝棍,每一次探出都极其谨慎,既要拨开缠绕的刺藤和带毒液的“蜇麻子”(荨麻),也要防备可能盘踞在草丛或低矮树枝上的毒蛇。他的右手则习惯性地虚按在腰间的猎刀柄上,背后的步枪也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取下。他的耳朵捕捉着林中的每一种声音——远处啄木鸟“笃笃”的敲击声,近处松鼠啃食松塔的细碎声响,甚至是风吹过不同树梢时发出的、细微的差异声。任何不和谐的、预示着危险的动静,都逃不过他猎人本能的警觉。
第三天下午,他在一处背阴的山坡下,发现了一串新鲜而硕大的脚印。脚印深深陷入湿润的泥土,趾印清晰,掌垫宽厚,带着明显的爪痕。是黑熊!而且从脚印的大小和深度判断,这头熊体型不小,很可能正值壮年。
程立秋蹲下身,仔细勘察。脚印周围有被翻动的泥土和腐烂的树根,显然是黑熊在挖掘蚁穴或寻找植物根茎充饥。他捻起一点带唾沫的湿泥,放在鼻尖闻了闻,腥膻味还很浓烈。“过去不到两个时辰。”他心中判断。这头熊的活动区域很可能就在附近。
他没有选择硬碰硬。寻参人讲究的是“避”而非“斗”,与这种山林中的霸主发生冲突,无论胜负,都得不偿失。他仔细记下黑熊脚印的走向,决定绕开这片区域,向另一侧的山脊行进。他利用风向,始终让自己处于黑熊的上风位,避免气味被对方捕捉到。同时,他更加留意周围树木上的抓痕和蹭痕,那是黑熊标记领地的方式。
果然,在绕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他远远瞥见一个棕黑色的庞大身影,正在一片开阔的洼地里,慢悠悠地翻动着倒木,寻找着甲虫的幼虫。那厚实的皮毛在透过林隙的光斑下闪着油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程立秋屏住呼吸,借助树木的掩护,悄无声息地迅速远离,直到再也看不到那身影,听不到那窸窣的翻动声,才稍稍松了口气。
夜幕降临,原始森林的夜晚远比白天更加危险和活跃。程立秋不敢在低洼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宿营,那里是野兽夜间饮水的必经之路。他选择了一处背靠巨大岩壁、相对干燥且视野开阔的小高地。他用索宝棍和猎刀清理出一片空地,收集来一些干燥的枯枝和富含松脂的“明子”。
点燃篝火需要格外小心。他先用油布搭了一个简易的小棚,确保火星不会引燃周围干燥的苔藓和落叶。然后用火镰反复敲击火石,迸射的火星引燃了随身携带的、用艾草绒制成的火媒,再小心地吹燃,点燃了松明。橘红色的火焰跳跃起来,驱散了浓重的黑暗和寒意,也带来了些许安全感。
他将火堆生在营地中央,又在外围用折断的、带刺的灌木枝设置了一道简单的警戒圈。任何大型动物试图靠近,都会弄出响声。然后,他才就着火光,啃了几口硬邦邦的肉干和炒面,喝了点水壶里已经变得温吞的水。
夜晚的森林并不寂静。各种奇怪的鸣叫、窸窣声、以及远处不知名野兽的嚎叫,此起彼伏。程立秋抱着枪,靠坐在岩壁下,篝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不敢深睡,只能闭目养神,耳朵却竖得像猎犬一样,捕捉着任何一丝异常的声响。
下半夜,一阵低沉而悠远的狼嚎,由远及近,清晰地传入了他的耳中。不是一头,而是一群!嚎叫声在山谷间回荡,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和嗜血的渴望。
程立秋瞬间睁开了眼睛,睡意全无。他轻轻拉动枪栓,将子弹推上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火光映照不到的黑暗森林。狼群的嚎叫声似乎在围绕着他的营地打转,时左时右,时远时近,像是在试探,又像是在寻找进攻的机会。
他知道,狼群惧怕火光。他立刻往火堆里添加了几根粗大的、耐烧的松木,让火焰燃烧得更旺,噼啪作响,火苗蹿起老高,将营地的范围照得更亮了些。同时,他拿起两根干燥的木棍,有节奏地互相敲击,发出“梆梆”的脆响,模拟人类活动的声音,进一步威慑狼群。
狼群的骚扰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它们似乎对这个散发着火光和奇怪声响的“入侵者”心存忌惮,始终没有真正发起攻击。最终,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渐渐远去,消失在密林深处。程立秋紧绷的神经这才稍微放松,但依旧不敢大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直到东方天际泛起微光。
接下来的几天,程立秋继续向着东南方向深入。他避开了黑熊的领地,熬过了狼群的骚扰,但更大的危机,在不经意间悄然临近。
那是在一片混交林地带,林木不像深处那么密集,阳光可以更多地洒落下来。程立秋正专注于寻找可能生长人参的阳坡,忽然,他闻到了一股极其特殊、带着骚腥和某种威严的气息。他猛地停下脚步,浑身的汗毛几乎都竖了起来!这是……这是大型猫科动物留下的气味!
他立刻俯低身形,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周围的林地。很快,他就在不远处一棵大树的根部,发现了几处明显的、用后爪刨出的土坑,旁边还有几坨夹杂着动物毛发和骨渣的粪便。粪便的尺寸和形态,以及空气中残留的浓烈气味,都指向了一个令人心悸的名字——东北虎!
程立秋的心脏骤然缩紧!他没想到,自己竟然闯进了一头东北虎的领地!这可是真正的山林之王,绝非黑熊和狼群可比!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着老虎留下的痕迹。粪便已经有些干燥,气味虽然浓烈,但并非极其新鲜。这头老虎可能刚刚离开不久,也可能正在附近的某个地方潜伏着,注视着它领地内的不速之客。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立刻改变了行进策略。他不再直线前进,而是利用一切可以掩护的地形,之字形移动,尽量避开开阔地带。他放弃了寻找人参,此刻,安全离开这片区域才是第一要务。他时刻注意着风向,确保自己处于下风位,不让自己的气味飘向老虎可能存在的方向。
他的动作变得极其轻缓,每一步都落在厚厚的苔藓或落叶上,不发出一点声音。索宝棍也不再随意拨动草丛,而是用来试探前方的虚实。他的感官提升到了极致,耳朵捕捉着最细微的声响,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在一次短暂的休息中,他靠在一棵巨大的椴树后,正准备喝口水,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远处一片高高的蒿草丛,似乎不自然地晃动了一下,与风吹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他的身体瞬间僵住,屏住呼吸,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头,望向那个方向。
只见在近百米外,蒿草的顶端微微分开,一个硕大无比、布满黑色横纹的斑斓头颅,悄无声息地探了出来!那头颅上,一双冰冷而威严的琥珀色眼睛,正隔着遥远的距离,漠然地投向程立秋藏身的方向!
是那头老虎!它果然在附近!
程立秋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他紧紧靠在树干后,连呼吸都几乎停止,握着枪的手心瞬间被冷汗浸透。他不敢动,丝毫不敢动!他知道,在这种距离下,一旦被老虎认定为威胁或猎物,它那恐怖的爆发力和速度,自己根本没有开枪的机会!
时间仿佛停滞了。程立秋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声音。他与那头山林之王,隔着百米的距离,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生死攸关的对峙。
那老虎似乎也只是在观察,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击的迹象。它那冰冷的眼神在程立秋藏身的方向停留了足有半分钟,然后,仿佛失去了兴趣,又或许觉得这个两条腿的生物并不值得它浪费力气,那颗威严的头颅缓缓缩回了蒿草丛中,消失不见。
直到确认那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彻底远去,程立秋才如同虚脱一般,顺着树干滑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背后的衣裳已经被冷汗完全湿透。刚才那短短片刻的对视,比他面对野猪王的冲撞、黑熊的咆哮,更加惊心动魄!
他不敢在此地久留,稍事休息后,便立刻起身,以最快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向着与老虎出现方向相反的区域撤离。直到连续翻过两道山梁,再也感受不到那种属于顶级掠食者的恐怖气息,他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经此一遭,程立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原始森林的险恶。这里不是猎场,而是另一个弱肉强食、危机四伏的世界。他收敛起所有的侥幸心理,变得更加谨慎,更加依靠经验和本能。他像一匹孤独而警惕的狼,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死亡的绿色迷宫中,艰难而坚定地前行着,寻找着那传说中的“草中之王”,也守护着自己平安归家的承诺。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