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一天,傅诗淇接到了公司高层李总的电话,约他到公司“聊聊”。李总是公司内部“赵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平时很少直接与艺人接触,这次亲自出面,傅诗淇和宋玖都预感到,可能与近期传得沸沸扬扬的《两京十五日》项目以及他的去留问题有关。
傅诗淇独自去了公司。李总的办公室宽敞气派,李总本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示意傅诗淇坐下。
“成毅啊,最近休息得怎么样?《长安二十四计》杀青后,状态调整过来了吧?”李总先是客套地寒暄了几句。
傅诗淇点点头,礼貌回应:“谢谢李总关心,休息得挺好。”
李总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听说,最近IqY平台那边有个不错的项目,《两京十五日》,张黎导演的戏,跟你接触了?”他的语气听起来像是随意一问,但眼神却带着审视。
傅诗淇心里明白,这事已经瞒不住了,或者说,对方早就知道了。他坐直了些,表情平静,决定坦诚相告:“是的,李总。平台方和王制片确实找过我,本子和团队都很好,角色也有挑战性,我挺感兴趣的。”
李总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哦?这个项目,好像不是通过公司正常流程递过来的本子啊。”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傅诗淇,“成毅,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是不是……合约到期后,不打算续约了?”
空气似乎凝滞了几秒。傅诗淇迎上李总的目光,没有躲闪,语气沉稳地回答:“李总,感谢公司和您这些年的培养和支持。我确实在考虑合约到期后,尝试一些新的发展可能。”
他没有直接说“不续约”,但意思已经非常明确。
李总听完,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意外或恼怒,反而像是松了口气,身体向后靠进椅背:“嗯,我明白了。年轻人想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理解。”他摆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样子,“你的合约按理说到27年年初。不过,既然你去意已决,强留也没意思,反而伤了和气。”
他提出了公司的条件:“这样吧,《赴山海》马上要进入宣传期了,你是男主,剧的成功对你、对公司都至关重要。这期间的剧宣工作,你需要全力配合,不能有任何推诿。作为交换,公司可以考虑在2026年中下旬,与你和平解约,让你提前恢复自由身。”
傅诗淇静静地听着,知道重点在后面。
李总继续说:“当然,在解约前的这段时间,尤其是2025年,你现有的商业代言,以及可能新增的商务合作,其收益分成比例需要调整。公司需要占大头,你拿小头。这算是公司为你提前解约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的补偿。你觉得呢?”
这个条件,说白了,就是在傅诗淇离开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最大化地榨取他的商业价值。用提前解约作为交换,换取他在剩余合约期内更高强度的劳动和更低的收入分成。
傅诗淇沉默了片刻。这个条件苛刻,但并不完全出乎意料。公司在商言商,在明知留不住人的情况下,争取最大利益是必然选择。他权衡了一下:提前半年恢复自由身,可以更早地自主规划未来,避开可能更复杂的纠缠;而代价是未来一年多经济上的损失和更繁重的工作。从长远看,自由或许更可贵。
“我理解公司的立场。”傅诗淇抬起头,语气平和但坚定,“我可以接受这个条件。我会配合好《赴山海》的宣传工作。也希望公司能信守承诺,在2026年中办理好解约手续。”
李总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这次似乎真诚了些:“好!爽快!那就这么说定了。细节我会让法务部和郑哥跟你对接。成毅,希望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谈话结束,傅诗淇走出李总办公室,心情复杂。既有即将获得自由的隐隐期待,也有对现实妥协的些许无奈。
几天后,郑哥约傅诗淇见面,地点在一家安静的茶室。郑哥看起来有些疲惫,给傅诗淇倒了杯茶,开门见山地说:“李总那边跟我通过气了。公司……基本就是这个态度了。”
傅诗淇点点头:“嗯,我已经答应了。”
郑哥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些感慨和不易察觉的提醒:“公司新的管理层,思路很现实。他们看到现在长剧市场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而短剧制作快、成本低、更容易过审和变现,正是风口。他们打算未来重点转向短剧赛道,同时收购一些有版权储备的小公司。像你这样的头部长剧演员,虽然还能赚钱,但已经不是他们战略的核心了。加上钟姐单干后,虽然还有合作,但毕竟不是一条心了,她那边肯定也想争取你。公司觉得,与其留着一个心思不在、未来方向也可能不太匹配的顶梁柱,不如趁着你价值还在,最后捞一笔,然后好聚好散,把‘烫手山芋’甩出去,轻装上阵转型。”
郑哥的分析很透彻,点明了公司决策背后的商业逻辑。傅诗淇安静地听着,心里更加明了。他之于公司,已经从“核心资产”变成了待价而沽、最后榨取价值的“商品”,甚至是可以甩掉的“包袱”。
“我明白。”傅诗淇喝了口茶,语气平静,“这样也好,各自安好。”
郑哥看着傅诗淇沉稳的样子,犹豫了一下,问道:“那……解约之后,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是去钟姐那边,还是另有计划?”
傅诗淇放下茶杯,眼神清晰:“郑哥,我还是想自己做。成立个工作室,不签公司了。有好的本子就接,没有合适的就休息,多陪陪家人。依托平台合作,这样更自由些。”他顿了顿,坦诚道,“不过,没有公司做靠山,什么事都得自己扛,压力肯定会更大。”
郑哥认真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沉默了良久。茶室里很安静,只有煮水壶轻微的咕嘟声。终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傅诗淇,像是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心:
“成毅,如果你决定了要单干,还想像以前那样……需要个帮手的话,哥愿意跟你一起,从头再来。”
傅诗淇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郑哥。郑哥是公司的老员工,带了他这么多年,有稳定的职位和收入。跟着他出去单干,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新开始,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郑哥,你……”傅诗淇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郑哥笑了笑,笑容里有些复杂,但更多的是释然和义气:“在公司待久了,有些事也看透了。与其跟着一个只讲利益、不讲情义的公司折腾,不如跟着自己信得过的人,干点实实在在的事。你这孩子,踏实、努力、心正,哥信你。咱们一起,未必就比在公司差。”
傅诗淇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和感动。在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郑哥不仅没有因为立场不同而疏远他,反而选择相信他、支持他,愿意陪他一起冒险。这份情谊,在这个现实的圈子里,显得尤为珍贵。
“郑哥,谢谢你。”傅诗淇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用力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努力。”
这次谈话,不仅明确了傅诗淇与公司分手的具体路径和代价,更意外地收获了郑哥这位重要伙伴的坚定支持。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并肩作战的战友,傅诗淇的心里反而更加踏实和坚定了。通往自由的道路或许需要付出代价,但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而宋玖在得知郑哥的决定后,也深感欣慰,她知道,未来的路,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这个江湖终归是因义而聚。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靠近你多一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