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作坊里那台“马车钢圈车床”的嘎吱声,听着让人心里踏实。王铁锤带着人,总算能把几杆老套筒的枪栓修得顺溜了些,复装子弹的哑火率好像也降下去一点。寨子里,刚完成“狡兔三窟”的分散储备,老柴头看着空了不少的仓库虽然肉疼,但杨帆心里反倒觉得比堆得满满当当更安稳。伤员们在赵老蔫和那几个婆娘的照料下,大多能下地走动了,王老蔫肩胛骨的伤也结了痂,虽然胳膊还不敢太用力,但眼神里的精气神回来了。
日子好像刚刚透出点亮光,喘上了一口匀乎气。这天下午,日头偏西,货郎老周又挑着他那副杂货担子,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山。他这次来得比往常勤,脸色也比往常更难看,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也分不清是累的还是吓的。
一见到杨帆,老周也顾不上歇口气,把担子往地上一放,拉着杨帆就往僻静处走,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颤:
“杨排长,不好了!要出大事了!”杨帆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老周哥,别急,慢慢说,出啥事了?”
“县城!鬼子在县城增兵了!”老周咽了口唾沫,眼神里满是惊恐,“俺前天进城送货,亲眼看见的!一卡车一卡车的鬼子兵往城里开,穿着黄皮子,戴着屁帘帽,枪上的刺刀明晃晃的,起码多了两三百号人!还有,城外通往咱们这边方向的几个炮楼,这两天都竖起了新的木头杆子,顶上绑着蜘蛛网一样的天线,突突地响,那肯定是电台啊!”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俺在城里听几个伪军喝酒吹牛,说……说皇军……啊呸!说鬼子要对北边山里动真格的了,要搞什么‘梳篦清剿’,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捋,要把咱们……把咱们这些反抗的,连根拔了!”
老周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冰,砸进了杨帆刚刚温热起来的心口。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询问了鬼子增兵的具体数量(虽然老周看得不真切)、装备情况,以及那几个架设了电台的炮楼的确切位置。
送走千叮万嘱要他们小心、自己也吓得够呛的老周后,杨帆立刻让人敲响了紧急集合的梆子。
骨干们迅速聚集到指挥所,围着那个刚刚完善不久、还带着泥土清香的沙盘。杨帆脸色凝重,用代表日军的黑色小石子,根据老周的描述,在沙盘上县城的位置增加了数量,又在通往黑瞎子沟方向的几个关键节点,插上了代表新增电台的小黑旗。
他不说话,只是移动着那些石子和小旗。铁柱、王老蔫、老柴头等人的目光跟着他的手指移动,脸色也越来越沉。
沙盘上的态势,一目了然。日军在县城集结了相当兵力,并且通过前出配置的、装备了电台的炮楼,形成了数个支撑点。这些点与点之间,隐隐构成了一张大网,而网的中心,正对着黑瞎子沟,对着他们这个山寨!
“狗日的小鬼子,这是要把咱们包了饺子啊!”铁柱一拳砸在沙盘边框上,震得上面的小石子乱跳。
王老蔫眯着受伤后视力有些受损的眼睛,仔细看着沙盘,嘶哑着开口:“排长,看这架势,鬼子不是小打小闹,是想一口把咱们吞了。他们占了这几个点,进退都有依托,电台一叫,援兵很快就能到。”
杨帆点了点头,老周的消息,和老李带来的《论持久战》里描述的日军扫荡战术,对上了!敌人这是要发挥其机动和火力的优势,进行分进合击,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不能坐着等死!”杨帆直起身,目光锐利,“铁柱!”“到!”“你立刻带人,把我们之前挖的所有前沿工事、暗堡、雷区,全部检查一遍,该加固的加固,该伪装的伪装!特别是通往寨子的那几条主要小路,给我盯死了!”
“是!”铁柱二话不说,转身就冲了出去。“老蔫叔,”杨帆又看向王老蔫,“你带几个老成持重的,把我们那三个秘密储藏点再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曙光’作坊的重要工具和材料,也准备随时转移。”
王老蔫沉稳地点点头:“明白。”命令一道道下达,山寨像一台骤然被唤醒的机器,迅速而紧张地运转起来。训练的喊杀声停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固工事的夯土声、搬运物资的脚步声和压低嗓音的交谈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前的压抑。
铁柱带着人,在山寨外围的林子边缘加固一个暗哨工事。他亲自挥着镐头,夯实掩体前的胸墙。干得浑身冒汗,他直起腰,抹了把脸,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前方寂静的林地。
忽然,他眼神一凝。就在离工事不远、一条几乎被落叶覆盖的猎人小径旁,一丛蕨草的叶片有几片不自然地折断了,露出了新鲜的断口。他立刻警惕起来,猫着腰凑过去,蹲下身仔细查看。
泥地上,有几个模糊但绝非野兽留下的脚印!脚印比较深,鞋底的花纹……他仔细辨认,心头一紧——是日军昭五式军靴的底纹!虽然被刻意用落叶遮掩过,但还是留下了痕迹!
有鬼子摸到这么近的地方来了!是侦察兵!铁柱汗毛倒竖,立刻派人回寨子报信,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沿着脚印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向前搜索了一段。脚印在一条小溪边消失了,对方很狡猾,涉水而过,掩盖了踪迹。
消息传回山寨,指挥所里的气氛更加凝重。“看来,鬼子不光是摆开阵势,还派了暗哨摸到咱们眼皮底下了。”杨帆盯着沙盘上那条被发现脚印的小路位置,声音低沉,“老周的消息,和这脚印,互相印证了。鬼子的大网,正在悄悄收紧。”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光靠老周的消息和咱们自己发现的一点痕迹还不够,咱们不能当瞎子!必须把鬼子的真实意图、兵力部署、进攻时间,尽可能摸清楚!”
“石头!”“到!”石头应声出列,眼神沉静。“你带两个人,组成第一侦察小组,负责东面,重点摸清王家屯方向鬼子炮楼新增兵力和电台的情况。”“是!”“二牛!”“到!”
“你带第二小组,负责南面,沿着驮道侦察,看有没有鬼子大队人马运动的迹象。”“明白!”“大壮,根生!”两个新兵挺起胸膛:“在!”
“你们俩跟老猎户孙老爷子一组,负责西面乱石坡一带,那边地形复杂,孙老爷子熟,你们多听老爷子的。重点是寻找鬼子可能渗透的小股部队和侦察兵。”“是!”
三支精干的侦察小组,带着不同的任务,趁着夜色,像三支利箭,悄无声息地射入了茫茫山林之中。
山寨里,灯火管制,一片肃杀。杨帆站在指挥所门口,望着黑沉沉的、仿佛隐藏着无数危险的山林,深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山雨,就要来了。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