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子的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远处,那三个逃亡者显然已经体力不支,脚步踉跄,而身后那些黑衣追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越逼越近,甚至能隐约听到他们压低声音的、用日语发出的短促呼喝。
不是苦肉计。那三个逃亡者脸上绝望的惊惶,以及黑衣人身上那股毫不掩饰的、职业性的杀意,都做不得假。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鹰嘴涧的外围,绝不能让这些鬼子的爪牙再往前一步,否则密营将面临暴露的巨大风险!
电光火石间,鹞子做出了决断。
“打!”他低吼一声,同时举起了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几乎没有瞄准,凭着一股猎手般的本能,扣动了扳机!
“砰!”
清脆的枪声撕裂了黄昏的寂静。一名冲在最前面的黑衣便衣应声而倒,子弹精准地钻进了他的胸膛。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追兵们瞬间一滞,迅速寻找掩体。而那三个逃亡者也被枪声惊得猛地扑倒在地,惊恐地望向枪声传来的方向。
“火力掩护!把他们接应过来!”鹞子一边拉动枪栓退出弹壳,一边对身边的战士下令。
另外两名战士手中的步枪也响了,子弹啾啾地打在黑衣便衣藏身的岩石和树干上,压制得他们不敢轻易露头。趁着这个间隙,鹞子如同灵猿般从藏身处跃出,猫着腰,以之字形路线快速接近那三个趴在地上、不知所措的逃亡者。
“不想死就跟我走!”鹞子用尽量清晰的汉语低喝道,也顾不上对方听不听得懂,一把拉起其中那个看起来伤势最重、几乎无法动弹的中年男人。另外两个,一个是年轻小伙子,另一个……鹞子这才注意到,被宽大破旧男装包裹、帽檐压得很低的,竟是一个面容苍白却眼神清亮的年轻女子!
那女子没有惊呼,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搀扶起另一个受伤的人,紧跟着鹞子,跌跌撞撞地往溪谷上游、密营的方向撤退。小队剩下的战士则持续开火,交替掩护,死死挡住想要追击的黑衣便衣。
黑衣便衣人数不多,又遭突袭,眼见目标被接应进地形更复杂的山林,不敢深追,在对射了几枪后,便带着同伴的尸体,迅速消失在了暮色之中。
危险暂时解除。鹞子不敢停留,带着这三名意外的“战利品”,在夜色的掩护下,绕了更远的路,直到确认绝对安全,才返回了鹰嘴涧密营。
当这三名狼狈不堪的陌生人被带到指挥部时,杨帆、陈明、青山等人皆是一惊。尤其是那名女子,虽然衣衫褴褛,脸上带着擦伤和疲惫,但当她摘下那顶破旧的男帽,露出一头剪得利落的短发和一双沉静如水、却又仿佛蕴藏着风暴的眼睛时,整个简陋的洞窟似乎都亮了一下。
“感谢贵部的救命之恩。”那女子开口了,声音因脱力和紧张而微微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沉稳腔调,说的竟是颇为流利的国语,略带一点南方口音。“我叫苏婉晴,南洋《星华日报》的记者。这两位是我的同事,摄影师阿强和助手小陈。”
记者?南洋?这几个词让杨帆心中一动。他示意惊魂未定的赵大海拿来水和食物,然后沉声问道:“苏小姐,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又被什么人追捕?”
苏婉晴接过水囊,道了声谢,小口而迅速地喝了几口,润了润干裂的嘴唇,这才抬起眼,目光坦然地迎上杨帆审视的眼神:“我们原本在北平采访,得知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斗争,就想方设法,通过一些关系潜入满洲,想实地报道你们的真实情况,让海外华人、让国际社会听到这里不屈的声音。”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我们辗转了一个多月,刚在边境地区找到一些线索,准备深入时,不幸被日伪特务盯上了。掩护我们的交通站被破坏,几位帮助我们的同胞……牺牲了。我们一路被追杀,慌不择路,才逃到了这片山林……若非遇到贵部,我们恐怕……”
她的话语清晰、简洁,逻辑分明,没有丝毫普通女子遭遇险境后的哭哭啼啼,反而带着一种记者特有的、力求客观陈述事实的职业素养。
陈明扶了扶眼镜,谨慎地问道:“苏小姐,你说你是记者,有什么可以证明吗?”
苏婉晴似乎早有准备,她小心翼翼地从贴身内袋里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包。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本浸了水、边角卷曲的记者证,盖着报社的钢印,还有几张她被硝烟熏染、却依旧能看清面容的旧照片,背景似乎是南洋的某处街景。最重要的是,她拿出了一个小巧的、已经损坏的莱卡相机和几卷未冲洗的胶卷。
“相机在逃跑时摔坏了,”苏婉晴遗憾地摩挲着相机冰凉的金属外壳,“但胶卷还在,里面有一些我们在沿途和边境偷偷拍下的日伪暴行和百姓苦难的照片。”
杨帆的目光掠过那本记者证,落在苏婉晴的脸上。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执着,以及一种超越性别的、面对危险时的冷静与勇气。这种气质,与他在这个时代接触过的所有女性都不同。
“苏小姐对目前的国际形势,有何看法?”一直沉默的青山突然开口,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苏婉晴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这是在进一步验证她的身份和见识。她略一思索,便清晰地说道:“欧洲方面,德国希特勒上台后,扩军备战,野心昭然若揭,欧陆恐再生战火。远东,日本狼子野心,独占中国之心不死,但其资源匮乏,战线过长,与美、英、苏等国的矛盾也在加剧。我认为,中国的抗战,绝非孤军奋战,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为何要来东北,要用我的笔和镜头,将这里的真相告诉世界的原因!”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洞察力。这番话,不仅让青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更让杨帆心中掀起了波澜。这种基于宏观战略格局的分析,与他来自未来的某些认知不谋而合,甚至更为敏锐!
在这个信息闭塞、大多数人只关注眼前一亩三分地的深山密营里,苏婉晴的出现,就像一扇突然打开的窗,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气息和光芒。
杨帆看着她那双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眼睛,心中某个沉寂的角落,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下。他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对陈明吩咐道:“安排苏小姐和她的同事休息,注意保密。他们的伤势,请周大姐务必妥善处理。”
洞外,夜色已深。但指挥部里,却因为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弥漫开一种不同于往日战争阴霾的、复杂而微妙的气氛。笔锋,有时亦能如剑般锋利,而执笔之人,或许将在这片烽火大地上,写下新的篇章。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