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塔顶那个带着承诺的夜晚,像一剂强效的黏合剂,将姜知夏和江屿白之间本就特殊的纽带,焊接得更加坚不可摧。之后的日子,虽然离别的倒计时依旧在滴答作响,但姜知夏的心境却前所未有地平静和坚定。她知道,分离是暂时的,他们的心已经紧紧系在了一起,共同指向一个清晰而遥远的未来。
他们依旧没有像普通情侣那样整天黏在一起。江屿白似乎变得更忙了,偶尔见面,也总是来去匆匆,身上带着一种姜知夏看不懂的、混合着疲惫和亢奋的气息。他不再提他父亲,也不再提未来的具体规划,只是偶尔会塞给姜知夏一些打印出来的、看起来像是某个前沿领域研究综述的英文资料,言简意赅地让她“看看”。姜知夏虽然看得吃力,却能隐约感觉到,他正在为某个明确的目标做着紧锣密鼓的准备。这种被他纳入未来规划的感觉,让她感到踏实。
八月的最后几天,空气里离别的味道越来越浓。苏晓和沈哲已经提前去了大学所在的城市适应环境,班级群里每天都是同学们奔赴各地的动态。姜知夏的火车票订在九月二号上午,而江屿白,因为学校开学较晚,会比她晚几天出发。
九月一号晚上,姜知夏最后一次检查着行李。父母在一旁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各种注意事项,从添减衣物到饮食习惯,事无巨细。姜知夏心不在焉地应着,目光却不时瞟向安静的手机。江屿白说今晚会过来,但具体时间没说。
晚上九点多,门铃终于响了。姜知夏几乎是跳起来跑去开门。
江屿白站在门外,穿着简单的黑色运动服,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像是刚运动过。他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印着某书店logo的纸袋。
“收拾好了?”他走进来,很自然地和姜知夏的父母打了招呼。经过上次“见家长”的尴尬后,他似乎和姜知夏父母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保持距离的和平。姜父姜母对这个话少但沉稳的“状元”女婿,感情复杂,但看到女儿和他在一起后明显变得开朗坚定,也就默许了他们的交往。
“差不多了。”姜知夏点点头,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纸袋上。
江屿白将纸袋递给她:“路上看。”
姜知夏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本厚厚的、包装精美的书。有她提过想看的某位作家的散文集,有最新一期的权威科学杂志,还有一本……封面是深邃星空的硬壳笔记本。
她拿起那本笔记本,翻开,内页是空白的,纸质很好。扉页上,用他熟悉的、略显潦草却力道十足的笔迹,写着一行字:
“记录星辰,亦记录日常。——江”
没有甜腻的情话,却比任何情话都更让姜知夏心动。记录星辰,是知道她对天文的兴趣;记录日常,是希望她分享生活。这是他独有的、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浪漫。
“谢谢……”姜知夏的声音有些哽咽,紧紧抱着纸袋,像是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江父姜母对视一眼,识趣地找了个借口回了房间,把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
客厅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安静和伤感。离别的现实,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中间。
“明天几点的车?”江屿白在沙发上坐下,拿起茶几上一个橘子,慢条斯理地剥着。
“早上九点二十。”姜知夏在他旁边坐下,看着他修长的手指灵活地剥开橘皮,露出饱满的果肉。
“嗯。”江屿白应了一声,将剥好的橘子自然地分成两半,递给她一半,“我送你。”
姜知夏接过橘子,掰了一瓣放进嘴里,酸甜的汁液在口中弥漫开,却压不住心底泛起的酸涩。“你不用特意早起……”
“没事。”江屿白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他吃掉自己那半橘子,抽了张纸巾擦手,动作依旧从容,但姜知夏却敏锐地捕捉到他指尖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
两人一时无话。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敲在姜知夏的心上。她有很多话想说,想问他会想她吗,想问他们多久能见一次,想叮嘱他照顾好自己……但话到嘴边,又觉得苍白无力。
最终还是江屿白先站了起来。“不早了,你明天还要赶车,早点休息。”他走到玄关,准备换鞋。
姜知夏跟着站起来,送他到门口。看着他弯腰系鞋带的背影,那股强烈的不舍终于冲破了堤坝。她上前一步,从背后轻轻抱住了他。
江屿白系鞋带的动作猛地顿住,身体瞬间僵硬。
姜知夏把脸贴在他宽阔却略显单薄的后背上,感受着他瞬间紧绷的肌肉和透过衣料传来的温热体温,声音闷闷的,带着哭腔:“江屿白……我会想你的。”
江屿白僵硬的身体,在她带着哭腔的话语中,一点点软化下来。他直起身,却没有立刻转身,只是任由她抱着。过了好几秒,他才缓缓转过身,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他的拥抱不像电影里那样热烈缠绵,甚至有些生疏和克制,手臂环着她的肩膀,力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姜知夏的脸埋在他带着淡淡皂角清香的胸口,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浸湿了他的衣襟。
江屿白没有说话,只是收紧了手臂,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这个沉默的拥抱,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仿佛在说:我知道,我也是。
过了很久,姜知夏才止住眼泪,不好意思地抬起头,眼睛和鼻子都红红的。江屿白低头看着她,伸手,用指腹有些笨拙地擦去她脸上的泪痕。他的指尖微凉,动作却很轻柔。
“别哭。”他低声说,声音沙哑。
“嗯。”姜知夏用力点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江屿白深深看了她一眼,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样子刻进心里。然后,他松开她,拉开了门。“走了。”
“明天见。”
“明天见。”
门轻轻关上,隔绝了他的身影。姜知夏靠在门板上,听着他下楼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心里空落落的,却又被那个拥抱填得满满的。
第二天早上,姜知夏和父母早早到了火车站。候车室里人头攒动,充斥着各种离别的场景。姜母还在不停地叮嘱,姜父则沉默地帮女儿看着行李。
八点五十,江屿白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候车室门口。他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看起来清爽利落,在嘈杂的人群中格外显眼。他径直走到姜知夏面前,对姜父姜母点了点头:“叔叔,阿姨。”
“小白来了啊。”姜母勉强笑了笑,眼神复杂。
江屿白看向姜知夏:“东西都带齐了?”
“嗯。”姜知夏看着他,心跳得厉害。在父母面前,他们不能有太亲密的举动,但眼神的交汇,却传递着千言万语。
开始检票了。人群骚动起来,朝着检票口涌去。
“走吧,该进站了。”姜父提起最重的行李箱。
姜知夏背起书包,手里攥着车票,最后看了一眼父母,又看向江屿白。他站在离她一步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她,眼神深邃得像海。
“到了……发个信息。”他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好。”姜知夏鼻子一酸,赶紧低下头,怕眼泪又掉下来。
她跟着父母,随着人流走向检票口。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轻飘飘的,没有真实感。检票,进站,走上站台。父母陪着她找到对应的车厢位置。
火车已经静静地停靠在站台边,像一条即将远行的钢铁巨龙。
“上去吧,找个好位置坐下。”姜母红着眼圈,帮女儿理了理衣领。
姜知夏点点头,接过父亲手里的行李箱,一步三回头地走上火车。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她迫不及待地打开车窗,探出头去。
站台上,父母还站在那里,朝她用力挥手。而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江屿白独自一人站着,双手插在裤兜里,身影在熙攘的站台上显得格外挺拔和孤寂。他没有挥手,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目光穿越了嘈杂的人群,精准地落在她脸上。
那眼神,平静,却蕴含着滔天的情绪。有不舍,有坚定,有承诺,还有她熟悉的、独属于他的那种沉默的守护。
姜知夏的眼泪终于再次决堤。她用力朝他挥手,嘴唇翕动,无声地说着:“再见……等我……”
江屿白看着她泪流满面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像是想给她一个安慰的笑容,却最终没有成功。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动作轻得几乎看不见。
“呜——”
汽笛长鸣,火车缓缓启动。
站台开始向后移动。父母的身影越来越小,江屿白的身影也越来越远。但他始终站在那里,像一座沉默的灯塔,直到火车拐弯,彻底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姜知夏瘫坐在座位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泪水模糊了一切。手里紧紧攥着那本星空封面的笔记本,仿佛那是她与过去、与他之间,最坚实的连接。
火车加速,驶向陌生的北方。而南城,那个充满酸甜回忆的城市,和那个沉默却深情的少年,都成了身后渐渐远去的风景。
离别是苦涩的,但姜知夏知道,这不是终点。这只是他们漫长故事里的一个章节,一个为了更好重逢而必须经历的短暂分别。
她擦干眼泪,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郑重地写下:
“九月二日,晴。离开南城,奔赴有你的未来。——夏”
车轮滚滚,载着满满的思念和期待,驶向崭新的、充满未知的大学时光。而他们的爱情,也将在这场跨越南北的时空考验中,迎来新的篇章。
喜欢恰似星语过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恰似星语过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