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夜在废弃观测台上的那个拥抱和那条莫比乌斯环项链,像一道温暖的光,驱散了姜知夏心中积压已久的寒冰。虽然江屿白在第二天清晨再次不告而别,只留下一句简短的“项目紧急,先走”,但这一次,姜知夏心里没有了之前的委屈和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带着心疼的理解。她摩挲着颈间冰凉的吊坠,仿佛能感受到他指尖残留的温度和那份无声的承诺。
期末考试周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心态中度过。姜知夏发挥稳定,为大一上学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寒假正式开始,校园迅速空荡下来。这一次,她没有丝毫犹豫,早早订好了回南城的车票。她隐隐有种预感,这个寒假,会与以往不同。
果然,在她回到南城的第三天,手机收到了江屿白的短信,内容依旧简洁:【明天下午三点,老地方。】
老地方?姜知夏的心跳漏了一拍。是指那个他们曾“偶遇”过多次的市图书馆分馆,那个他曾用纸条暗示过的“海边图书馆”吗?一股暖流夹杂着期待涌上心头。他回来了!而且,主动约了她!
第二天下午,姜知夏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图书馆。她选了个靠窗能看到海的位置坐下,手里捧着一本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目光不时飘向门口,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
两点五十五分,一个熟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图书馆门口。江屿白穿着灰色的羽绒服,牛仔裤,单肩背着一个黑色的帆布包,风尘仆仆的样子,但眼神却比上次见面时清亮了许多,少了那份近乎崩溃的疲惫。他的目光在阅览区扫过,很快锁定了她,然后径直走了过来。
他在她对面坐下,放下包,动作自然流畅。“等久了?”他问,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没有,刚到。”姜知夏摇摇头,心跳加速。她注意到他下巴上的胡茬刮得很干净,脸色也比上次好看了些。
“嗯。”他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她颈间,那条银色的莫比乌斯环吊坠在窗外透进来的光线下微微闪烁。他的眼神似乎柔和了一瞬,随即移开,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厚的书,“开始吧。”
开始?姜知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要……学习?他们寒假第一次见面,就在图书馆学习?
这很江屿白。她心里失笑,却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有种奇异的安心感。这种建立在共同进步基础上的相处模式,或许才是他们之间最稳固的纽带。
她拿出自己的书和笔记本。两人就这样面对面坐着,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偶尔,姜知夏遇到难题,会小声请教他。江屿白的讲解依旧精炼到苛刻,但耐心似乎比以前好了些,会用更直观的方式引导她思考,甚至会在她的草稿纸上画下关键的示意图。他的指尖划过纸面,带着一种专注的力量感。
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暖地洒在两人身上,空气中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混合着窗外隐约的海浪声。一种静谧而和谐的默契在悄然流淌。姜知夏偷偷抬眼看他,他微蹙着眉,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代码或公式,侧脸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清晰而认真。这一刻,没有猜疑,没有距离,只有一种并肩前行的充实感。
学习间隙,他们会一起去图书馆的咖啡角买杯热饮。江屿白会很自然地帮她点她喜欢的拿铁,然后两人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看着远处冬日灰蒙蒙的海平面,短暂地休息。
“项目……顺利吗?”姜知夏捧着温热的纸杯,小心翼翼地问。
江屿白看着远方,沉默了几秒,才淡淡地说:“嗯,阶段性成果。”他没有多说,但语气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抗拒和回避。
“那就好。”姜知夏没有追问,心里却松了口气。他愿意透露一点点,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天。他们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在图书馆碰面,学习三四个小时。江屿白似乎把这个寒假当成了某种“集训”,给姜知夏推荐了不少进阶的书籍和论文,带着她接触一些大二甚至更高年级才会涉及的内容。姜知夏学得很吃力,但进步神速,那种突破认知边界的兴奋感,让她甘之如饴。
除了学习,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开始慢慢扩大。有时学习结束得早,他们会沿着海边栈道散步。南方的冬天湿冷,海风凛冽,但并肩走在空旷的海边,看着潮起潮落,偶尔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或者只是沉默地走着,都让姜知夏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和满足。
一次散步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他们没带伞,只好跑到一个公交站台下躲雨。站台很小,两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距离近得能闻到彼此身上淡淡的气息。雨水顺着站台顶棚边缘滴落,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姜知夏看着窗外朦胧的雨景,忽然想起高三那个雨夜,他撑着伞,沉默地跟在她身后的样子。时光荏苒,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已悄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冷吗?”江屿白忽然问,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
姜知夏摇摇头:“不冷。”其实她的手有点冰。
江屿白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却默默地将自己羽绒服的拉链往下拉了一点,然后……极其自然地,伸手握住了她放在身侧、有些冰凉的手,塞进了自己温暖的口袋里。
!姜知夏浑身一僵,心脏像是被电流击中,瞬间停止了跳动!他……他牵了她的手!不是在黑暗的影院,不是在无人的巷口,而是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在一个普通的公交站台!
他的手掌干燥而温暖,紧紧包裹着她冰凉的手指,力道适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坦然。姜知夏的脸颊瞬间烧得滚烫,连耳根都红透了,下意识地想抽回手,却被他更紧地握住。
“别动。”他低声说,目光依旧看着窗外的雨,侧脸线条却似乎柔和了许多,耳根也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姜知夏不再挣扎,任由他握着。手心的温度一点点传递过来,暖意顺着血管蔓延至全身,连带着心口都烫得厉害。雨水敲打着顶棚,像一首轻柔的伴奏。这个突如其来的、带着笨拙温柔的牵手,比任何情话都更让她心动。
雨渐渐小了,他们牵着手走回图书馆取车。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但交握的双手却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表达此刻的心照不宣。
然而,平静之下,姜知夏依然能感觉到江屿白身上那种若有若无的紧绷感。他偶尔会看着某个方向出神,眼神里掠过一丝凝重;他的手机总是调成静音,但偶尔亮起时,他会很快拿起来看一眼,眉头微蹙。姜知夏知道,那个“项目”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他,只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她完全隔绝在外。
寒假过去一半,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准备年货,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氛。姜知夏的父母知道江屿白回来了,委婉地提出想请他到家里吃顿便饭。姜知夏有些忐忑地把这个意思转达给了江屿白。
她本以为他会拒绝,毕竟他连自己家都很少回。没想到,江屿白沉默了片刻,竟然点了点头:“好。时间你定。”
姜知夏又惊又喜,赶紧跟父母说了。姜父姜母也很重视,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
除夕前一天晚上,江屿白如约而至。他穿了一身看起来比较正式的深色外套,手里还提了两盒包装精美的茶叶和一套进口的文具,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礼物。他依旧话不多,但举止得体,对姜知夏的父母礼貌而尊敬。
饭桌上的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尴尬。姜父姜母努力找着话题,从学业问到未来规划,江屿白的回答言简意赅,但态度诚恳,没有丝毫不耐烦。当姜母问起他父母时,江屿白的眼神几不可察地暗了一下,只是简单地说:“他们工作忙,今年不回来过年。”
姜知夏的心微微一紧,赶紧岔开话题。随着饭菜上桌,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姜父开了瓶红酒,给江屿白也倒了一小杯。江屿白没有推辞,安静地陪着喝了一点。
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是节日氛围的感染,江屿白的话比平时多了一些。当姜父聊起自己年轻时创业的艰辛时,他竟然很认真地听着,偶尔还会提出一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显示出远超年龄的成熟和洞察力,让姜父刮目相看。姜母则不停地给他夹菜,看着他清瘦的样子,眼里满是心疼。
姜知夏坐在旁边,看着这意外和谐的一幕,心里暖洋洋的。她能看到江屿白紧绷的肩线渐渐放松下来,虽然笑容依旧很少,但眼神里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不少。这个冰冷的少年,似乎也在一点点尝试着,融入这世俗的、温暖的烟火气。
饭后,姜知夏送江屿白下楼。小区里灯火通明,不时传来鞭炮声和孩子的嬉笑声,年味十足。
“我爸妈……他们好像挺喜欢你的。”姜知夏低着头,小声说。
“嗯。”江屿白应了一声,停下脚步,看着她。路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谢谢。”他低声说。
“谢什么?”
“谢谢……邀请我来。”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让我感觉……不那么像一个人。”
这句话,像一根柔软的刺,轻轻扎进了姜知夏的心窝,酸涩又甜蜜。她抬起头,看着他眼中那抹罕见的、真实的柔和,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轻轻抱住了他。
江屿白的身体瞬间僵硬,手臂悬在半空,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他放松下来,缓缓抬起手,回抱住了她,力道很轻,却带着珍视。
“新年快乐,江屿白。”姜知夏把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说。
“……新年快乐。”他低沉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
这个拥抱很短暂,却充满了无声的安慰和承诺。他们都知道,短暂的相聚后,或许又是漫长的分离。但此刻的温暖,足以抵御未来的风寒。
寒假的日子在学习和偶尔的相聚中飞快流逝。春节过后,江屿白似乎又忙了起来,见面的次数减少了,但每天都会有一条简短的报平安信息。姜知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她开始学着享受这种有距离的、却彼此牵挂的相处模式。
开学前一周,江屿白约姜知夏去了市郊一座小山。山不高,但视野开阔。那天天气很好,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他们爬到山顶,俯瞰着整个南城。
江屿白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型的天文望远镜,架设起来。“试试看。”他对姜知夏说。
姜知夏惊喜地凑过去,调整着焦距。虽然是白天,看不到星星,但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城市的轮廓,蜿蜒的河流,像一幅巨大的地图。
“还记得我说过,等天气好了,带你看星星吗?”江屿白站在她身边,望着远方。
“记得。”姜知夏点头,心里暖暖的。
“可能……要等下次了。”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
姜知夏的心微微一沉,转过头看他:“你……又要走了吗?”
江屿白沉默地看着她,眼神复杂,最终点了点头:“嗯。明天早上的飞机。”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还是让姜知夏心里一阵失落。她低下头,看着脚下的岩石。
一只手轻轻落在她的头顶,揉了揉她的头发。是江屿白。他的动作有些生疏,却带着难得的亲昵。
“对不起。”他低声说。
姜知夏摇摇头,抬起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没关系。我知道。”
她知道他有必须去做的事,有必须背负的责任。她不能,也不会成为他的牵绊。
两人并肩站在山顶,吹着风,看着脚下的城市,很久都没有说话。离别的愁绪弥漫在空气中,但这一次,却没有了以往的彷徨和不安。因为他们都明白,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下山的时候,夕阳将天空染成了瑰丽的橘红色。江屿白很自然地牵起了姜知夏的手,两人十指紧扣,沿着石阶慢慢往下走。
“姜知夏。”他忽然开口。
“嗯?”
“等我回来。”他看着前方的路,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带你去看真正的星星。”
姜知夏的心猛地一颤,紧紧回握住他的手,用力点头:“好,我等你。”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无论前路如何,他们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这个寒假的相聚,像一场温暖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也让他们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和稳定的新阶段。等待或许漫长,但有了彼此的承诺和信任,便不再可怕。
喜欢恰似星语过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恰似星语过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