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红星修造厂内,黄厂长正对着尤启明画的拖拉机总装图唉声叹气。
尤启明引着两位客人走了进来——福伯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拄着文明杖,依然一副久居港岛的殷商模样;张雪则是素雅的棉布褂子,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局促,像极了第一次进工厂的乡下妇女。
“黄厂长,这位是港岛来的张福先生,尤启明介绍道,听说咱们厂要生产拖拉机,特意来看看。”
福伯上前一步,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黄厂长好,老朽年轻时在京城谋生。一次在押运一批货路过太行山时,遭遇了小鬼子的伏击,我身负重伤,伙计将我抬到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正巧被当时的八路军张雪医生相救,才挽救了我的生命。这次来内地一是来寻找救命恩人,二是想为祖国建设出份力。”他眼角的皱纹里堆着笑意,目光却精准的捕捉着黄厂长的反应。
当听到福伯说“手里正好有拖拉机生产线”时,黄厂长手里的搪瓷缸“咣当”一声磕在桌沿。“张先生是说……您有能生产拖拉机的设备?”他激动的声音发颤,起身时带倒了身后的椅子。
福伯慢悠悠的呷了口茶:“不瞒黄厂长,这批设备本来是要运往东南亚销售的。既然恩人之子在贵厂任职,不如就放在贵厂试用。你们出厂房、人工,生产的拖拉机我拿走八成,两成就当是给贵厂的利润,如何?”说着,福伯将几张拖拉机的照片交给黄厂长。
黄厂长接过拖拉机的照片,眼睛立马瞪得溜圆,“这……这拖拉机也太漂亮了!圆润的车身、漂亮的内饰、霸气的造型和闪闪发光的靓丽油漆,强烈的冲击着他的感官。这哪里是拖拉机,完全是一件艺术品。如果胜利场能造出这种拖拉机,他做梦都能笑醒了。
黄厂长哪里知道,这台拖拉机的照片,是系统用数码相机拍出来的,而且是带美颜的那种,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自不必说。
这时,尤启明又拿出一张该拖拉机的相关技术参数,黄厂长只看懂了28马力。他知道这种机型是目前国内最缺的机型。
黄厂长的手指紧紧捏着图片,脸色因激动而涨的通红。他知道厂里的底细——别说生产拖拉机,就连像样的机床都凑不齐。可上级的命令压的他喘不过气,此刻张先生的提议,不啻于雪中送炭。他强压住此刻激动的心情,“张先生,这……这我得请示上级领导!”
黄厂长再也坐不住了,他令尤启明先安排张先生一行在招待所住下,自己则骑上自行车,风风火火的向市政府赶去。
一路上,他幻想着自己带着大红花,开着一辆红色的28马力的拖拉机前去市政府报喜。幻想着从胜利修造厂一辆辆拖拉机开出厂门时那壮观的画面……哈喇子打湿了前襟却不自知。
当王辉市长看过拖拉机的照片时,激动的手颤抖不止。他又拿起拖拉机的技术指标——28马力,油耗比进口的低一半,驾驶室里还带空调!他越看心越惊,这拖拉机的技术也太先进了,根据他的经验,这种先进的拖拉机目前不仅国内没有,全世界也难找。
王辉市长认真询问了港岛张福先生的情况,以及张先生提出的合作方案。他一拍桌子,“这样的合作哪里去找?这样优厚的条件,我们要是不干,那不成了傻子吗?”
王辉市长再也坐不住了,他在办公室里踱着步,计划着项目中的每个环节,反复向黄厂长确认了此项目的真实性。他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拿起电话拨通了自己的老首长——现任东江省省长的董作舟。
王辉向老首长详细汇报了拖拉机项目前后的相关情况,并将拖拉机的外观及各项技术指标向老首长做了详细的描述。
董作舟听后大喜,立刻作出指示:“王辉,你一定把港商张先生留住,我现在就动身去临江。记住,一定要招待好港商,不许出一点差池。”
挂断了与老首长的通话,王辉身上的衣服已经全湿透了。
王辉拨通了办公室的电话,要了1台车,“小黄,你还发什么愣,赶紧去你们厂招待所,马上把外商给我接来。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