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产假结束回归工作后,带孩子的压力明显增大。尽管张强尽力分担,但两人都是职场中人,照顾新生儿的同时保持工作效率,让他们疲于奔命。
“强,我最近总是提心吊胆的,”一天晚上,林薇喂完奶后疲惫地说,“白天工作时老想着宝宝,效率低下;晚上回家又得赶工,照顾孩子也分心。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张强搂住妻子的肩膀:“要不我们请个育儿嫂吧?白天可以帮忙照顾孩子,你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补个觉。”
林薇犹豫道:“但是找陌生人照顾宝宝,我不放心。新闻里那么多虐待儿童的案例...”
“我们可以仔细筛选,找有资质的,装监控摄像头。”张强安慰道,“而且刚开始我可以在家办公,观察一段时间。”
经过多方考察,他们最终选定了一位看上去朴实可靠的育儿嫂——李阿姨。45岁,有十年育儿经验,持证上岗,前雇主评价良好。面试时,她对婴儿护理知识对答如流,手法专业,让林薇稍稍安心。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张强在家办公时偶尔听到宝宝异常哭闹,但每次出去查看,李阿姨总是解释说“宝宝饿了”、“尿布湿了”或“只是闹觉”。张强隐隐觉得不对劲,但每次看到李阿姨耐心喂奶、换尿布的样子,又觉得自己多心了。
直到一个周末,张强无意中查看客厅的监控记录(原本是为了记录宝宝成长瞬间),发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录像显示,当家里没人时,李阿姨对哭闹的宝宝极其不耐烦,粗暴地把他扔进婴儿床,用力拍打他的背部让他“别哭”,甚至还捏宝宝的腿内侧——那里不容易留下痕迹。更令人发指的是,她还在主卧室翻箱倒柜,明显在搜寻财物。
张强震惊又愤怒,立即把证据给林薇看。林薇看得泪流满面,浑身发抖:“我们马上报警!开除她!”
“等等,”张强冷静下来,“如果我们现在揭发,她顶多被拘留几天,之后还会去别家继续害人。而且我们没有她偷窃的直接证据。”
“那怎么办?”林薇哽咽道,“总不能继续让她伤害我们的孩子啊!”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张强脑中形成:“我可以暂时取代她。穿上她的皮囊,亲自照顾我们的孩子,同时收集她所有的犯罪证据。等到证据确凿,再将她绳之以法。”
林薇震惊地看着丈夫:“你要扮成育儿嫂?还要持续到宝宝上幼儿园?那得一年多啊!”
“为了孩子的安全,值得。”张坚定地说,“而且这样你也能安心工作,我知道你最近因为担心宝宝,工作表现都受到了影响。”
经过激烈讨论,林薇最终同意了丈夫的计划,但坚持要参与其中,共同收集证据。
第二天,张强以“工作需要长期出差”为借口,向公司申请了长期远程工作。同时,他们以“老家有急事”为理由给李阿姨放了一周假,并照常支付工资。
当李阿姨拖着行李箱离开小区时,张强在一个僻静处使用了皮刀。
回到家,张强展开那副育儿嫂的皮囊。它散发着廉价洗发水和汗液混合的味道,掌心粗糙,指关节粗大——一副劳动妇女的身躯。当张强缓缓穿上它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外形的变化,还有一股莫名的疲惫感和对生活的怨气。
站在镜前,张强已经完全变成了李阿姨的模样——中年妇女的臃肿身材,粗糙的皮肤,以及那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疲惫神态。
“感觉怎么样?”林薇担忧地问。
张强——现在是“李阿姨”——回答道:“奇怪...我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对生活的不满。她似乎把对命运的不满发泄在了弱者身上。”
接下来是变装环节。张强穿上李阿姨常穿的那件褪色花衬衫和宽松裤子,系上那条沾有奶渍的围裙。
“现在,我要开始做一位真正的育儿嫂了。”镜中的“李阿姨”说,声音已经变成了那个中年妇女略带沙哑的嗓音。
第一天扮演育儿嫂,张强就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辛苦。全天候照顾婴儿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喂奶、拍嗝、换尿布、洗澡、洗衣、做辅食...就连上厕所都得抓紧时间。
“原来带孩子这么累,”晚上“李阿姨”对林薇说,“我现在全身酸痛。”
林薇既心疼又好笑:“要不明天我请假帮你?”
“不行,”张强坚持道,“我们必须完全模拟李阿姨在时的情景,这样才能收集到她日常所作所为的全部证据。”
随着时间推移,张强越来越熟练育儿嫂的工作。他不仅完美复制了李阿姨的行为模式,还暗中改善了许多护理细节——比如更及时地更换尿布,更耐心地喂食,给宝宝读更多故事书。
有趣的是,宝宝似乎也察觉到了变化。虽然照顾他的人外表没变,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哭闹,反而变得更加爱笑和活泼。
“注意到没有?”林薇某天晚上悄悄说,“宝宝最近变得好开心,即使‘李阿姨’抱着也不哭了。”
张强欣慰地点头:“这说明孩子能感受到皮囊下的真心。”
与此同时,张强以“李阿姨”的身份开始接触小区里的其他育儿嫂和保姆。他很快发现,这个小群体中有自己的信息和交易网络——哪些雇主家有好偷的东西,哪些家庭疏于管理,甚至如何规避监控摄像头。
更令人担忧的是,张强发现真正的李阿姨不仅虐待儿童和偷窃,还涉嫌为一个小型盗窃团伙提供信息——她利用育儿嫂的身份进入不同家庭,摸清财物存放位置和家庭作息规律,然后通知同伙下手。
一天下午,当“李阿姨”推着婴儿车在小区散步时,一个陌生女子凑近悄声说:“李姐,东区15栋203那家怎么样?好下手吗?”
张强心中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那家穷得很,没什么油水。最近风紧,少动作。”
女子疑惑地看他一眼:“不像你啊李姐,平时最积极的就是你了。”
张强模仿李阿姨的语气:“我家亲戚最近出事了,小心点为好。”
这次对话让张强意识到,必须加快收集证据的速度了。
随后的日子里,张强继续以李阿姨的身份与这个团伙保持联系,同时秘密记录下所有信息和交易内容。他惊讶地发现,这个团伙涉及的不仅是小偷小摸,还有更大规模的入室盗窃计划。
最令人震惊的是,李阿姨的手机(密码幸运的是她的生日)里存有多段虐待不同婴儿的视频,明显是用来向某些特殊网站出售的。这些视频成了最有力的证据。
半年后,宝宝已经能够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张强扮演李阿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学会了做各种营养辅食,比许多专业育儿嫂还要称职。
然而,长期的双重生活也开始带来心理压力。有时候,张强会不自觉地在镜子前愣神,疑惑自己到底是张强还是“李阿姨”。这种身份混淆让他感到不安。
“也许该结束了,”一天晚上,他对林薇说,“证据已经足够让李阿姨和她的同伙长期入狱了。”
林薇握住他的手:“再坚持一段时间吧,宝宝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而且你做得比真正的李阿姨好多了,你看宝宝多喜欢你。”
确实,宝宝已经完全把“李阿姨”当成了最亲密的照顾者,会主动爬到她怀里,用含糊不清的语调叫“姨姨”。
这种纯真的依赖让张强既感动又心酸。他决定坚持到原定计划——宝宝上幼儿园的那天。
时间飞逝,转眼宝宝已经两岁半,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在入园前的最后一天,“李阿姨”细致地为宝宝准备了所有物品,还在他的小书包里悄悄放了一张纸条:“永远爱你,爸爸”。
第二天,当林薇送宝宝入园后,张强知道时候到了。他脱下穿了近两年的皮囊,还原回自己。
当天下午,警方根据张强提供的充足证据,一举抓获了李阿姨及其犯罪同伙。在铁证面前,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几天后,幼儿园举办家长开放日。张强和林薇一起参加,看到宝宝快乐地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两人相视而笑。
“说起来,”林薇突然笑道,“你这段时间做的辅食那么好吃,我都胖了好几斤。”
张强也笑了:“不仅如此,我还学会了缝纫、编织和无数儿歌。这些技能可能会跟着我一辈子。”
阳光下,宝宝看到张强,蹒跚着跑过来扑进他怀里:“爸爸!”
那一刻,所有的付出和坚守都变得值得。
当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卧室地板上。张强打开衣柜,看向那个檀木盒子。
“这可能是最漫长的一次皮囊体验了。”他轻声说。
林薇从后面抱住他:“但也是最值得的。你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孩子,还可能保护了无数其他孩子。”
衣柜深处的檀木盒中,皮刀静静躺着。这次长达两年的体验让张强深刻理解到:无论是光鲜的白领还是平凡的育儿嫂,每份工作都值得尊重,但最重要的永远是一颗善良的心。
在皮囊之下,不仅是外表的改变,更是对另一种人生的深度体验。张强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孩子,也学会了育儿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将伴随他整个父亲生涯。
而这个故事再次证明,父母之爱能够跨越一切障碍,哪怕是长期扮演另一个身份。
喜欢你的皮我收下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你的皮我收下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