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六号”飞船的舷窗之外,“银河之心 b”的淡蓝色地表逐渐清晰。当探测器传回第一组高分辨率影像时,启明星 b 指挥中心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影像中,行星赤道附近的平原上,排列着规则的几何建筑群,银白色的穹顶在恒星光芒下反射出金属光泽,这绝非自然形成的景观。
“这是地外文明存在的直接证据!”小米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她手指在全息屏幕上滑动,将建筑群的细节放大,“这些结构的布局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应该是为了适应星球的强风环境,设计非常精密。”林野坐在轮椅上,目光紧紧锁定屏幕,苍老的手指微微颤抖——他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能亲眼见证人类与地外文明“见面”的前夜。
“银河六号”在“银河之心 b”的同步轨道停稳后,开始释放“文明交流舱”。舱体采用透明合金材质,内部陈列着人类文明的“信物”:地球的海水样本、火星的红色土壤、启明星 b 的“星尘麦”麦穗,还有一台循环播放人类文明历程的全息投影仪。交流舱下方,印着用数学公式和宇宙通用符号编写的“和平宣言”,翻译过来是:“我们来自太阳系,以文明之名,寻求对话与共生。”
当交流舱平稳降落在建筑群附近时,地面传来轻微的震动。探测器的镜头捕捉到一幕震撼的场景:一群身高约两米、皮肤呈淡紫色的生物从穹顶建筑中走出,他们没有明显的四肢分化,靠身体下方的柔性组织移动,头部两侧的透明触须随着动作轻轻摆动——这就是“银河之心文明”的成员。
令人类惊喜的是,这些外星生物竟通过触须释放出低频电磁波,而“银河六号”的信号接收器恰好能将其转化为图像。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代表恒星,三角形代表行星,最后是两个相连的菱形——这是明确的“友好”信号。
“他们在回应我们!”阿里激动地调整信号解码器,“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和数学公式,建立初步的交流体系。”接下来的几天,人类与银河之心文明展开了“星语对话”:人类展示地球的生态系统、火星的农业技术、启明星 b 的宜居环境;银河之心文明则通过图像,分享他们的星球历史——他们曾经历过严重的资源枯竭,最终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生态循环技术,实现了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当人类展示“星尘麦”的生长过程时,银河之心文明传来了新的图像:一颗类似小麦的植物,但叶片呈银色,根系能深入地下数百米吸收水分。他们还展示了这种“银叶麦”的种植环境——与火星相似的干旱地表。“他们在向我们分享农业技术!”艾拉(此时已成为星际农业联盟主席)兴奋地说,“这是文明共生的第一步!”
联盟立刻决定,向银河之心文明赠送“星尘麦”种子,并邀请他们派代表前往启明星 b 交流。当银河之心文明的“使者舱”与“银河六号”对接时,整个跨星系文明网络都在实时直播这一历史性时刻。淡紫色的外星使者走出舱门,第一次踏上人类建造的飞船,他们头部的触须轻轻触碰“星尘麦”种子,释放出代表“感谢”的电磁波信号。
林野虽然无法亲自前往银河之心 b,但通过量子通讯,他“见到”了外星使者。当屏幕上的外星生物用转化后的图像画出“两个星球相连”的图案时,林野的眼中泛起泪光。他想起了当年在昆仑基地,自己和伙伴们在废墟中种下第一株小麦的场景;如今,人类的作物种子不仅撒遍太阳系,还将跨越数万光年,在另一个文明的星球上生长。
三个月后,银河之心文明的使者抵达启明星 b。在“星际议会大厦”的欢迎仪式上,使者通过图像展示了他们的礼物:“银叶麦”种子和一套完整的干旱环境种植技术手册。人类则回赠了“星尘麦”种子和光伏能源技术资料。当双方的代表(人类用手,银河之心文明用触须)共同按下“文明合作协议”的确认键时,启明星 b 的天空绽放出“星际烟花”——蓝色代表人类文明,紫色代表银河之心文明,两种颜色交织成美丽的光带,象征着文明的共生。
此后,人类与银河之心文明开启了深度合作:在火星建立“跨文明农业试验田”,共同培育“星尘麦”与“银叶麦”的杂交品种;在银河之心 b 建设“清洁能源联合实验室”,研发更高效的光伏与地热能设备;在启明星 b 成立“星际文明学院”,培养同时掌握两种文明知识的年轻人才。
林野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他每天都会通过全息投影,观看跨文明合作的进展。当他看到火星试验田的杂交小麦首次成熟,人类与银河之心文明的科研人员共同收割麦穗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毕生追求的“文明永续”,不仅实现了,还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宇宙维度——人类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者,而是宇宙文明大家庭的一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林野躺在启明星 b 的“星空病房”里,身边围着小米、阿里、小虎等陪伴他一路走来的伙伴,还有几位银河之心文明的使者(他们通过特殊设备感知人类的生命信号)。窗外,启明星 b 的夜空璀璨,银河系的旋臂清晰可见。林野的手指轻轻触碰屏幕上的“银河文明网络”图谱——从地球到银河之心 b,无数光点相连,像一条永不中断的文明纽带。
“文明的火种……从烬土中点燃……在星河中燎原……”林野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定格在一个微笑上。他手中的“方舟密钥”碎片,与银河之心文明赠送的“银叶麦”种子,静静地躺在一起,成为两种文明初次相遇的永恒见证。
多年后,在启明星 b 的“星际文明博物馆”里,林野的雕像与银河之心文明使者的雕像并肩而立,他们的脚下,是“星尘麦”与“银叶麦”交织生长的图案。雕像底座上,刻着一行跨越文明的文字:“从地球烬土到银河之心,文明因对话而璀璨,因共生而永恒。”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银河系列”飞船仍在继续前行,带着人类与银河之心文明的共同智慧,寻找更多的文明伙伴。星语对话的声音,文明共生的故事,正沿着银河系的旋臂,向更遥远的星空传播——这一切,都始于那片曾经荒芜的地球烬土,始于一群人用勇气与希望,点燃的那簇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