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王城的议事殿内,气氛肃穆却又透着一股暗流涌动。耶律现身着黑色龙纹朝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的文武百官——左侧是身着汉服的汉臣,以马周、房玄龄为首,神色平静;右侧是身着契丹袍服的老臣,以外公耶律阿保机为首,眉头紧锁,满脸忧虑。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件大事宣布。”耶律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本王决定,将辽国都城从辽王城迁往幽州,恢复幽州‘南京’旧称,并立为大隋新都城,同时请隋帝杨佑随行迁往南京。”
话音刚落,殿内立刻响起一片议论声。马周率先出列,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可汗英明!幽州地处中原与草原交汇处,地势险要,交通便利,既是东北咽喉,又是南下中原的门户。迁都南京,不仅能更好地掌控河北、河东之地,还能彰显我大隋正统,吸引更多中原百姓归附,臣赞同!”
房玄龄紧随其后,补充道:“臣附议!如今中原诸侯混战,民心向辽,迁都南京可就近威慑中原,若日后南下征战,粮草、军械运输也更为便捷。且南京经数年经营,城防坚固,工坊、农田初具规模,足以承载都城之责!”
汉臣们纷纷附和,言辞恳切,眼中满是期待——他们大多来自中原,渴望能早日回归中原腹地,迁都南京无疑是向统一中原迈出的重要一步。
可契丹老臣们却截然不同。耶律阿保机眉头拧成疙瘩,沉声道:“可汗,咱们契丹人世代生活在草原,靠放牧为生,辽王城虽不是草原,却也离草原不远。如今要迁都中原的幽州,那里气候湿热,又无草原可供放牧,咱们契丹人去了,能习惯吗?万一中原百姓不服,再闹出乱子,该如何是好?”
“是啊,可汗!”另一位契丹老臣也出列说道,“草原才是咱们的根,若是迁去中原,咱们跟那些中原诸侯还有什么区别?再说,咱们的牛羊、牧场都在草原,迁去南京,这些东西该如何处置?”
契丹老臣们纷纷点头,神色愈发忧虑。他们生于草原,长于草原,对中原的农耕生活既陌生又排斥,担心迁都后会失去契丹人的本色,更担心无法适应中原的环境。
耶律现看着契丹老臣们的反应,早已在预料之中。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笑着对耶律阿保机说:“外公,您先别急。臣问您,您是愿意住草原上的帐篷,还是愿意住辽王城里的砖瓦房?”
耶律阿保机愣了一下,脱口而出:“自然是住辽王城里的房子!帐篷里又冷又潮,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哪有砖瓦房舒服?冬天有火炕,夏天有阴凉,还能存粮食,多好!”
“这不就对了?”耶律现笑着说,“中原的房子比辽王城的还要宽敞、还要舒适!南京城里的宅院,有前庭后院,有花园水井,冬天烧地龙,比火炕还暖和;夏天有冰窖,能存冰块降温。而且南京的气候比辽王城更温和,冬天没有那么冷,夏天也没有那么热,比草原的气候好多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草原的牧场和牛羊,咱们可以留下一部分契丹族人在草原放牧,官府会派人管理,保证牛羊不会少。等咱们把铁路修到草原,您要是想回草原散心,坐蒸汽火车几天就能到,比骑马快多了,也舒服多了。”
耶律阿保机眼中的忧虑渐渐消散,却还是有些犹豫:“可……咱们契丹人去了中原,能跟中原百姓好好相处吗?万一他们排斥咱们,怎么办?”
“外公放心,百姓们图的不过是安稳日子。”耶律现语气坚定,“咱们在南京推行轻徭薄赋,给百姓分田地、办学堂,中原百姓早就盼着咱们能去治理。再说,咱们辽国的军队军纪严明,从不欺压百姓,中原百姓早就对咱们有好感了。只要咱们继续推行惠民政策,他们只会欢迎咱们,不会排斥咱们。”
他转向其他契丹老臣,继续说道:“诸位大人,咱们契丹人不能一直局限在草原上。草原虽大,却物产有限,遇到灾年,还要靠劫掠为生。可中原不一样,中原物产丰饶,有良田、有工坊、有丝绸、有茶叶,只要咱们能统一中原,咱们契丹人就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怕灾年,再也不用靠劫掠为生。”
“迁都南京,不是为了放弃草原,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耶律现的声音愈发激昂,“咱们不仅要统一漠北,还要进军中原,建立一个疆域辽阔、百姓安居乐业的大隋王朝!到时候,草原的牛羊能卖到中原,中原的丝绸能卖到西域,咱们契丹人能住中原的房子,中原百姓能喝草原的奶酒,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契丹老臣们沉默了,他们看着耶律现坚定的眼神,听着他描绘的美好未来,心中的忧虑渐渐被期待取代。一位老臣犹豫着说:“可汗,若是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咱们迁都南京也无妨。可……咱们契丹人的习俗,不能丢啊。”
“自然不会丢!”耶律现立刻说道,“咱们可以在南京设立契丹学堂,教授契丹语言和习俗;可以保留契丹的服饰和节日;还可以在南京周边开辟牧场,让契丹人能继续放牧。咱们要的是民族融合,不是民族同化,只要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习俗不同又有何妨?”
听到这话,契丹老臣们终于放下了心。耶律阿保机率先出列,躬身行礼:“既然可汗都安排好了,老臣就不再反对。迁都南京,统一中原,是咱们契丹人的福气,老臣赞同!”
其他契丹老臣也纷纷附和,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融洽起来。马周笑着说:“可汗妙计,不仅解决了迁都的争议,还安抚了契丹老臣,真是英明!”
耶律现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迁都之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马周,你负责制定迁都计划,包括隋帝的随行人员、百官的安置、物资的运输,务必确保万无一失。房玄龄,你负责南京的扩建工程,增修宫殿、衙署、粮仓和工坊,同时安抚南京百姓,让他们做好迎接都城的准备。”
“遵旨!”马周和房玄龄齐声应道。
耶律现又看向耶律阿保机:“外公,您负责联络草原各部落,告诉他们迁都的消息,安抚部落首领,确保草原稳定。同时,挑选一部分精锐骑兵,护送隋帝和百官迁往南京,防止沿途出现意外。”
“老臣遵旨!”耶律阿保机躬身应道,眼中满是干劲。
议事结束后,百官纷纷退下,着手准备迁都事宜。耶律现独自留在议事殿内,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南京(幽州)的位置上。他知道,迁都南京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战略重心的转移——从今往后,辽国的重心将从草原转向中原,统一中原的步伐也将加快。
“系统,你看。”耶律现对着脑海里的系统说,“迁都南京,是统一中原的第一步。等咱们在南京站稳脚跟,再训练一支装备火枪和火炮的新式军队,用不了多久,就能横扫中原诸侯,结束这乱世。到时候,你应该不会再觉得我卑鄙无耻了吧?”
系统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宿主,若是你真能早日统一中原,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之前的事,本系统可以不再追究。但你要记住,统一不是目的,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根本。”
耶律现笑了:“放心,我不会忘的。等统一中原后,我会推广蒸汽机、修建铁路、发展工业和农业,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有学上,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
此时的南京城内,百姓们已经听说了迁都的消息。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期待。一位老农笑着说:“太好了!迁都到咱们南京,以后咱们就是都城的百姓了!官府肯定会更重视咱们,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旁边的工匠也兴奋地说:“是啊!都城迁来,工坊肯定会扩大,咱们的工钱也能涨不少!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百姓们的期待,如同温暖的阳光,笼罩着南京城。而耶律现,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引领着辽国,朝着统一中原的目标,大步前进。
(未完待续)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