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格雷正站在焦土上眺望远处的巢都轮廓——那座钢铁巨城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原本还想借休整之机,近距离观察巢都的防御布局与民生状态,收集更多关于帝国区域的情报,可一份来自军务部的紧急调令却打破了计划。
“法尔一团、卡迪安突击军,立即前往太空港集结,搭乘****号巡洋舰,驰援****星球——那里正遭遇混沌信徒与叛军的突袭。”通讯器中传来军务部军官冰冷的指令,没有丝毫商议余地。
格雷皱了皱眉,虽有遗憾,却也只能对着通讯器沉声回应:“法尔一团收到,即刻前往集结。”
卡迪安突击军的幸存者们也迅速收拢装备,他们只剩不足2500人,盔甲上的血污尚未清理,眼神却依旧锐利,只是行军的步伐比来时沉重了许多——毕竟刚经历一场惨烈血战,还没来得及为牺牲的战友哀悼,就又要奔赴新的战场。
当格雷带领法尔一团抵达太空港时,巡洋舰已悬停在港口上空,银白色的舰身如同漂浮在太空中的钢铁山脉,舰载宏炮的炮口隐约可见。
更让他意外的是,几名身着深蓝色动力甲的“基里曼之子”星际战士也在登舰队列中,他们正检查着爆弹枪,显然也将一同前往****星球。
“看来这次的支援任务,比想象中更严峻。”格雷心中暗忖,随即带领队员们有序登舰。
巡洋舰内部的通道狭窄而规整,金属墙壁上刻满了帝皇的祷文,士兵们踩着沉重的步伐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消毒水的混合气味。
法尔一团被分配到中层的临时舱室,格雷刚安顿好重伤队员,便独自来到附近的观察舱——这里视野开阔,能清晰看到卡利星球逐渐缩小,最终化为宇宙中的一颗蓝色光点。
确认周围无人后,格雷从盔甲内侧取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微型通讯器——这是克哈特制的加密设备,能在复杂的宇宙电磁环境中隐藏信号。
他指尖快速操作,将本次卡利星球战役的所有记录逐一调出:从兽人战力分析、星际战士(含终结者)的战术细节,到帝国卫队的装备水平与指挥体系,甚至连巢都的远景观察笔记,都被压缩编译成一段段加密短讯。(别问,问就是通讯牛逼)
“发送。”随着格雷按下确认键,微型通讯器发出一道微弱的蓝光,短讯如同穿梭在宇宙中的幽灵,朝着克哈所在的星域疾驰而去。
他盯着屏幕上“发送成功”的提示,轻轻舒了口气——这些情报对克哈了解帝国军事部署、应对未来可能的冲突至关重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泄密风险,他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巡洋舰很快脱离星球的引力范围,驶入亚空间,舷窗外只剩下无尽的光幕与扭曲的场景。
格雷靠在观察舱的墙壁上,脑海中不断复盘卡利星球的战斗细节,同时思考着*****星球的未知战局。
而此时的克哈指挥中心,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当格雷发送的加密短讯跨越星海,最终抵达指挥中心的接收终端时,已是两周之后。
一名通讯兵看着屏幕上解密后的文件,眼神瞬间变得凝重,立刻拿着平板冲向指挥室:“雷长官!伪装者传回短讯!包含星际战士终结者战力数据、帝国军务调动模式!”
指挥室中,雷接过平板,快速翻阅着文件,眉头逐渐舒展——文件中的每一项数据都标注得清晰详实,尤其是对“基里曼之子”战团战术与终结者装甲防护力的分析,更是填补了克哈对帝国顶级战力情报的空白。
“伪装者做得很好,”雷抬起头,对着身边的参谋下令,“立刻组织人员分析这份战报,制定应对预案,找到更多突破口。”
亚空间内巡洋舰仍在朝着****星球疾驰,一场新的血战已在前方等待;而克哈指挥中心的灯光,也因这份迟来的战报,彻夜未熄。
巡洋舰在亚空间中已航行了五天,舷窗外没有熟悉的星辰轨迹,只有扭曲的暗紫色能量流如同活物般翻滚,偶尔掠过的亚空间生物虚影,让舱内值守的士兵攥紧了激光枪的握把。
格雷大多时间待在中层临时舱室,一边用克哈特制的修复凝胶给重伤队员处理肩甲的裂痕,一边对着战术板复盘星球的近战细节。
卡迪安突击军的士兵在练刺刀:他们只剩不足2500人,盔甲上的血污结了硬痂,却依旧对着空气挥刺得精准有力,休息时靠在金属舱壁上,望着亚空间的黑暗沉默——没人提牺牲的战友,却都在擦拭刺刀时格外用力。
而几名“基里曼之子”星际战士始终待在顶层专属舱室,厚重的动力甲偶尔传出低沉的祷文,与巡洋舰引擎的轰鸣交织在一起。
同一时间,克哈军事基地的清晨正上演着一场意外。一名陆战队员为了赶去西区岗哨换班,抄近道穿过了基地边缘的闲置区。
这里矗立着15座之前奥古斯都下令建造的兵营,此前因莫名原因无法激活,一直蒙着厚厚的防尘布,成了基地里被遗忘的角落。
可今天,他刚拐过拐角,就愣住了:防尘布不知何时被掀开,兵营的控制面板亮着淡蓝色的光,像一排苏醒的钢铁巨人。
“这玩意儿……亮了?”陆战队员快步上前,指尖碰了碰控制面板,屏幕瞬间弹出“能源稳定,兵员生产模块就绪”的字样。
他心脏猛地一跳,立刻按住通讯器:“米勒长官!雷长官!闲置区的15座兵营全激活了!能正常用!”
通讯器那头的米勒刚结束晨练,擦汗的动作顿在半空;雷则在指挥中心翻看着格雷传回的星际战士战术数据,听到消息后立刻起身:“带上工程师,坐响尾蛇运输车过去!”
三分钟后,响尾蛇运输车停在闲置区外,米勒跳下车,第一眼就看到成片的淡蓝色灯光——15座兵营的能量指示灯连成一片,在晨光中格外刺眼。雷走到最前排的兵营前,伸手点开控制面板,屏幕上的清单清晰明了。
“不可能!上上周检测时核心还是死的!”工程师抱着检测仪器冲过来,扒开兵营的检修口就钻了进去,从能源核心到线路接口,逐一拆解检查。
他在里面忙活了近一个小时,满头大汗地钻出来,手里攥着几根导线:“没异常!能源核心像是自己醒过来的,线路没动过,连老化痕迹都没有!”
雷盯着兵营的能量指示灯,突然转头对米勒说:“让ScV再建10座兵营,试试激活情况。”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猜,最多5座能亮。”
米勒皱眉:“你怎么确定?”话虽这么说,还是对着通讯器下达了指令。ScV的机械臂很快运转起来,10座新兵营在闲置区拔地而起。
当最后一座兵营的建造进度条拉满时,只有5座的指示灯亮起,其余5座依旧是漆黑的待机状态——和雷的预判分毫不差。
“你到底……”米勒盯着雷,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甚至伸手碰了碰雷的胳膊,“没被混沌附身?”
“少胡说。”雷拍开他的手,指着亮灯的兵营群,语气沉了下来,“应该是指挥中心的问题。咱们之前就一座主指挥中心,它能承载的建筑应该是有上限的”
为了验证猜想,雷又下令建造10座重工厂和16座星港。当ScV完成建造时,所有重工厂和星港的指示灯全亮了,控制台显示“生产模块就绪”。
工程师看着眼前的景象,喃喃道:“原来指挥中心才是关键……可之前怎么没发现?”
雷没回答,只是望着远处的主指挥中心——建筑顶端闪着红色的信号灯,像一颗沉默的眼睛。
他心里清楚,解开了建筑限制,克哈的军备生产能翻一倍,可“怎么建造更多指挥中心”这个问题,像块石头压在心头。
而亚空间中,巡洋舰仍在朝着****星球疾驰。
米勒则是全神贯注的盯着亮灯的兵营群,突然一拍大腿,猛地按住通讯器:“接通莉娜博士的实验室!有紧急情况!”
通讯器那头很快传来莉娜博士略带沙哑的声音,背景里还夹杂着仪器的“滴滴”声:“米勒?我正调试基因序列仪,什么事这么急?”
“闲置区的15座兵营全激活了!还能正常用!”米勒语速飞快,“你能不能想办法,让这些新兵营也具备培育基因种子的功能?要是能成,咱们的星际战士培育速度……”
“什么?兵营激活了?”莉娜博士的声音瞬间拔高,“你等我十分钟!我改一下基因培育模块的适配程序!”通讯器随即传来忙音,显然她已转身投入操作。
雷与米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克哈的星际战士培育一直受限于设施,若新兵营能加入培育序列,战力扩充速度将大幅提升。
工程师则在一旁喃喃自语,反复检查着兵营的能源接口,似乎仍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十分钟刚过,莉娜博士的通讯准时回拨:“搞定了!我把基因培育模块的适配代码上传到所有兵营的控制系统了,现在新兵营不仅能训练常规士兵,还能同步培育基因种子,培育效率和主兵营一样!”
“效率一样?”雷立刻追问,“那现在每月能培育多少基因种子?”
“和之前那些兵营一样,现在每月能有4000个!”莉娜博士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4000个!”米勒忍不住握拳,眼中闪着光,“有了这些基因种子,咱们的星际战士就能极速扩张了!”。
雷也微微点头,紧绷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弧度。
兴奋过后,雷突然想起什么,对着通讯器问道:“对了,莉娜,你知道汤姆现在在忙什么吗?有阵子没见他了。”
莉娜博士顿了顿,似乎在回忆:“汤姆啊,他前段时间把火枪级和剑盾级骑士机甲的改良方案交给其他工程师了,自己一头扎进了新项目——好像是在研究太空版航空母舰,说是要提升咱们的星际作战能力,具体进度我也不太清楚,他那人一忙起来就失联。”
“太空航母?”雷挑了挑眉,心中暗忖——骑士机甲改良尚未完成,汤姆就着手研究航母,虽冒险,却也贴合克哈未来的星际战略需求。
他对着通讯器道:“知道了,让他注意休息,有进展让他及时汇报。”
挂断通讯后,米勒看着眼前整个闲置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下好了,兵营能培育基因种子,重工厂和星港也激活了,就差解决指挥中心的限制了。”
雷望着远处的主指挥中心,眼神深邃:“指挥中心的事慢慢来,先把现有的设施利用起来。等汤姆的航母项目有进展,再加上每月4000个基因种子,克哈的战力很快就能上一个台阶。”
(忘记给星图了>评论区)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科普卢到40k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