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钞案的调查重心,彻底锁定在了那个骑电动车的神秘男人身上。分局经侦队抽调了四名便衣,组成专门的跟踪小组,轮班盯着他的动向。连续三天,便衣们跟着他跑遍了大半个城区 —— 早上七点,他会先去城东的菜市场,和卖鸡蛋的摊贩快速交接;上午十点,转去城西的小商品市场,跟卖玩具的摊主递了个信封;下午三点,又出现在市中心的地铁口,和一个烤红薯的小贩碰了面。
每次交接都像提前演练好的:不说话、不停车,电动车擦着摊贩的推车过,手一递一接,信封就换了手,全程不超过三秒。更棘手的是,他反侦察意识极强 —— 每次去交接点前,都会绕着街区兜两圈,遇到红灯会特意回头看,甚至故意开进窄巷,确认没尾巴才会现身。
“这小子太滑了!” 第四天傍晚,负责跟踪的老吴回到所里,摘下鸭舌帽擦了擦汗,“今天跟到南坪社区的城中村,里面小巷子跟蜘蛛网似的,七拐八绕,他突然钻进一个废品回收站,等我们跟进去,人早从后门跑没影了!那地方监控少,居民又多,根本没法盯死。”
办公室里,李建国摸着下巴琢磨,手指在地图上圈出城中村的范围:“硬跟肯定不行,容易打草惊蛇。得换个思路 —— 他跟这么多摊贩交接,这些摊贩里肯定有突破口。”
“我觉得可以从天桥下那个袜摊摊主入手。” 陆野突然开口,指着记录册上的名字,“第一,他是我们最早发现异常的摊贩,收钞、找零的反常细节最多,说明他经验少,警惕性比其他摊贩低;第二,他每天固定在天桥下摆摊,不像烤红薯的、卖鸡蛋的那样流动,容易布控;第三,上次跟踪看到,他跟‘电动车男’交接时,手都在抖,心理素质应该比较差,是审讯突破的好目标。”
经侦队的张警官点点头:“这个思路可行。明天早上,等他跟‘电动车男’交接完 —— 刚拿到提成,警惕性会放松 —— 我们直接动手,现场固定证据。”
第五天早上八点,天桥下的人还不多。袜摊摊主刚跟骑电动车的男人交接完,把牛皮信封塞进腰包,转身想整理袜子,就被两名便衣按住了胳膊。“警察,配合调查!” 亮证件的瞬间,摊主的脸 “唰” 地白了,手不自觉地摸向腰包 —— 那里还藏着刚换回来的几张百元假钞。
审讯室里,摊主一开始还嘴硬:“我就是卖袜子的,没犯法!你们凭什么抓我?” 直到陆野把监控录像摆在他面前 —— 视频里清晰拍着他收假钞、跟 “电动车男” 交接的全过程,还有从他腰包搜出的三张 假钞。证据摆在眼前,摊主的心理防线瞬间崩了,瘫在椅子上,声音发颤地交代了实情。
“我就是个跑腿的…… 真不知道假钞是哪来的!” 他哭丧着脸,说那个骑电动车的男人大家都叫 “强哥”,三个月前找到他,说 “帮着换点钱,每换一千块给你五十块提成”。一开始他还犹豫,可看着提成比卖袜子赚得多,就答应了。“强哥每隔五天给我送一次假钞,都是用黑色塑料袋装着,我混在真钱里找零给顾客,攒够一千块真钱,就等着他来收。”
“强哥上面还有人吗?假钞是从哪弄来的?” 张警官追问。
摊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冷汗顺着脖子往下流:“不知道!真不知道!强哥从来不说他的事,每次都是他联系我,从来不让我打他电话。我就见过他一个人,没见过其他同伙……”
审讯结束,摊主被带回羁押室,办公室里却没轻松下来。陆野看着笔录上 “强哥” 的名字,手指在纸上敲了敲:“一个人不可能撑起这么大的假钞流通网 —— 从菜市场到小商品市场,这么多摊贩,每天要换几万块真钱,他得有地方拿假钞、存真钱。而且‘单线联系’的方式,说明背后肯定有个组织,他只是中间的‘送货员’。”
李建国点点头,把城中村的地图拉到面前:“现在线索又绕回‘强哥’身上了。他藏在城中村,说明那附近要么有他的落脚点,要么有假钞的‘仓库’。接下来,得想办法摸清他在城中村的藏身处,还不能让他察觉 —— 这是揪出假钞源头的关键一步。”
窗外,南坪社区的路灯亮了起来,城中村的方向隐约传来摊贩的叫卖声。没人知道,那个藏在小巷深处的 “强哥”,正握着假钞链条的关键一环,而一场更精密的布控,已经在暗中开始了。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刑侦天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