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野被自己这个大胆的猜想惊得睡意全无。
铜钱是信号?给特定的人看?
谁会看懂这个?
胡老歪的亲人?他只有一个儿子胡明在外打工,难道是他?可胡明远在千里之外,而且看起来对父亲的事并不上心。
或者是…那个几十年前消失的采药人的后代?回来复仇?
这想法太戏剧化了。
但破案有时候就需要一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陆野决定不再纠结于铜钱本身,而是再次回到嫌疑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上来。
他尝试启动【心理侧写】功能,尽管精力值已经快见底。
【功能启动…精力点不足…启动困难…】
【强制启动…消耗最后精力点…】
【当前精力点:0\/30。(即将进入强制休息状态)】
【心理侧写基础运行…基于报复动机假设…】
【侧写结果(模糊):】
【1. 嫌疑人内心充满长期压抑的愤怒与仇恨,可能源于早年重大创伤或不公。】
【2. 对胡老歪的报复行为带有明显的“仪式感”与“惩罚性”,并非单纯夺取生命,更注重精神折磨与象征意义。】
【3. 可能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化学、伪造、策划),但社会地位或许不高,存在感较弱。】
【4. 再次强调:深挖胡老歪过往,特别是涉及“秘密”、“耻辱”、“未被追究的过错”。】
侧写结果再次强调了“早年创伤”和“胡老歪的过错”。
看来,突破口还是在胡老歪身上。
必须想办法撬开胡老歪过去的嘴。
可是人已经死了,房子也烧了,还能从哪里入手?
陆野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亮紫色的塑料颗粒上。
这是目前最实在的、连接偷鸡案和命案的物证。
它的来源,至关重要。
第二天一早,陆野顶着黑眼圈找到孙建军,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重点强调追查亮紫色塑料的来源。
孙建军虽然觉得查这玩意有点大海捞针,但眼下也没更好的方向,便同意再试试。
两人跑遍了西山乡及周边几个镇子所有可能接触到塑料制品的地方:小卖部、文具店、玩具厂边角料处理点、甚至收废品的…
一无所获。这种亮紫色的塑料颗粒太普通了,随处可见。
就在两人快要放弃的时候,陆野突然想起发现塑料颗粒的地方——李家庄的鸡窝旁,和胡老歪石屋外的铜钱上。
为什么是亮紫色?为什么不是其他颜色?凶手对这个颜色有偏爱?还是这个颜色有特殊意义?
他尝试着代入凶手的心理。
如果他要故意留下一点线索误导警方,为什么会选择亮紫色?这个颜色很扎眼,很容易被发现。
除非…他潜意识里就想让人注意到这个颜色?或者,这个颜色对他有特殊意义?
【逻辑链分析】无法启动,精力值耗尽。陆野只能靠自己琢磨。
亮紫色…鲜艳…扎眼…像是什么?
玩具?服饰?或者…某种特定的包装?
他猛地想起,小时候见过一种亮紫色的、装某种廉价糖果的透明塑料袋!
那种糖果…
他立刻跑到乡里唯一的小卖部,指着那种亮紫色的糖袋问老板:“老板,这种糖,最近有没有人大量买过?或者…有没有人特别爱买这种糖?”
老板看了看,摇摇头:“这种水果糖,便宜,小孩买得多,但也没见谁大量买。大人买的少…哦,对了,后沟的胡老歪,有时候会来买几颗揣兜里,说是哄小孩…”
胡老歪?他买这种糖?
陆野心里一动:“他买给哪个小孩?”
“那就不知道了…可能是路上遇到哪个放羊娃吧…”老板随口道。
胡老歪会买这种亮紫色的糖…
塑料颗粒…糖袋…
难道那塑料颗粒,是从这种糖袋上掉下来的?
凶手可能接触过这种糖袋?甚至可能糖袋就是他的?
一个爱吃这种亮紫色糖袋包装糖果的人?
这算是个特征吗?
陆野把这个发现告诉孙建军。
孙建军哭笑不得:“爱吃糖?这算哪门子线索?难道咱们要排查所有买过这种糖的人?”
虽然听起来不靠谱,但似乎是目前唯一能抓的点了。
两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始暗中留意谁经常买这种糖,或者谁身边有这种糖袋。
调查进行了两天,依然没什么进展。
就在两人觉得这思路可能真的走不通时,派去县里调查安神草来源的同事传来了消息。
县里几家药材店都没卖出过大量的安神草。但是,一家老字号药材店的老掌柜提供了一个情况:大概一个月前,有个戴着口罩帽子的男人,来店里买过一些安神草,量不大,但问得很仔细,特别是关于用量和效果。老掌柜印象比较深是因为那人手指上好像沾着点紫色的什么东西,像油漆又像颜料。
紫色?!
陆野和孙建军立刻来了精神!
“能回忆一下那人长什么样吗?大概多大年纪?”孙建军急问。
同事转述老掌柜的话:“包裹得挺严实,看不清脸,听声音大概三四十岁?个子不高,有点瘦。别的就不知道了。”
三四十岁,男性,个子不高偏瘦,手指可能沾有紫色物质!
这是目前为止,关于凶手最具体的一条外貌描述了!
虽然依旧模糊,但范围缩小了很多!
“查!重点排查西山乡及周边,符合这个年龄外貌特征的、近期可能接触过紫色颜料或塑料的男性!”周队下令。
排查名单很快列了出来,有几十个人。
民警们开始逐一进行秘密走访和背景调查。
陆野和孙建军也负责其中几个人的排查工作。
一连查了好几个人,都没有发现异常。要么没有动机,要么没有时间,要么不符合其他特征。
就在他们排查到一个叫李卫东的村民时,发现了一点异常。
李卫东,38岁,西山乡本地人,平时在乡里做点零工,也会点木匠手艺。个子不高,偏瘦。符合外貌特征。
民警去他家走访时,他表现得很正常,问什么答什么。但细心的民警注意到,他家院子角落堆放的木工工具旁边,有一些废弃的边角料,其中好像夹杂着一点亮紫色的塑料碎片。
虽然李卫东解释说可能是孩子玩的玩具零件掉哪了,但还是引起了怀疑。
孙建军和陆野立刻赶到李卫东家进行二次走访。
李卫东看到警察又来了,显得有些紧张,但还算镇定。
“警察同志,还有事吗?”他搓着手问。
“没什么大事,就是再了解一下情况。”孙建军打量着院子,“你做木匠活啊?手艺不错嘛。”
“混口饭吃,混口饭吃。”李卫东陪着笑。
陆野的目光则扫向那个角落,果然看到一些木屑中混着几点亮紫色。
他走过去,装作随意地弯腰查看。
李卫东的眼神微微变了一下,但没阻止。
陆野捡起一小片亮紫色塑料,发现像是从什么薄片状的东西上碎裂下来的,不像是玩具零件。
“李师傅,这是啥东西的碎片啊?”陆野拿着塑料片,看似随意地问。
李卫东干笑一下:“哦,那个啊…可能是…可能是家里哪样东西上掉下来的吧,没注意。”
“是吗?”陆野盯着他的眼睛,“我看着怎么有点像那种水果糖的包装袋啊?”
李卫东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有些躲闪:“糖…糖袋?可能吧…小孩爱吃糖…”
“你孩子多大了?”孙建军插话问。
“六…六岁…”李卫东回答。
“六岁啊,正是淘气的时候。”孙建军点点头,话锋突然一转,“对了,听说你父亲以前也是西山乡的?跟后沟的胡老歪熟吗?”
李卫东的身体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脸色微微发白:“不…不熟…我爸去世早…没什么来往…”
他的反应,没能逃过孙建军和陆野的眼睛。
有情况!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刑侦天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