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联合收网行动开始,还剩最后二十四小时。
“盘古”指挥部内,灯火通明,空气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周婷坐镇中央,面前是数个分屏,分别显示着国内各省市的行动准备情况、公海“北极星号”的实时卫星监控、欧洲方面对“海王”可能藏身地的监控动态,以及远在缅甸的陆野小组加密通讯频道状态。
“各小组汇报最终准备情况。”周婷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网络,清晰地传达到国内二十余个参与此次同步收网行动的省厅、市局指挥部。
“报告,‘雷霆一号’小组已就位,目标人物及三个主要仓库均在监控之下,随时可以行动!”
“报告,‘利剑’小组准备完毕,目标分销网络核心成员七人,位置已锁定!”
“报告,‘净网’小组已控制所有线上通讯渠道,确保行动开始后目标无法利用网络通风报信!”
一条条汇报信息汇聚而来,如同百川归海。庞大的国家机器在“盘古”系统的精准调度下,已经将利刃悬在了“海王”贩毒集团国内网络的头顶。这次行动,代号“断流·清源”,旨在利用从“信使”那里获取的详尽分销网络情报,对渗透进来的毒品链条进行毁灭性打击。
周婷冷静地记录、核实,偶尔发出简短的指令进行微调。她的目光不时扫过代表缅甸行动的那个屏幕,那里依旧显示着“待命”状态。她知道,陆野那边面临的局面更为复杂和危险。
与此同时,远在缅甸仰光的联合指挥部密室内,气氛同样凝重。
陆野、老陈、奈温将军、副官伦拉、以及貌图警官,五人围坐。中间桌子上摊放着最终确认的“b方案”行动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标注着渗透路线、伏击点、突击方向以及撤退路线。
“最后确认一遍。”陆野的声音低沉而清晰,“A组,由貌图警官亲自带领‘山鹰’小队六名精锐,携带刘猛提供的传感器,于今夜凌晨三点,沿预设的‘眼镜蛇’路线渗透至目标区域外围布控。务必在明早六点前完成所有传感器的部署和隐蔽。”
貌图重重点头,用生硬的中文回道:“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b组,由伦拉副官指挥,带领剩余‘山鹰’队员以及部分地方警力,在目标区域东南方向五公里处的预设阵地待命。任务是切断‘吴萨’集团可能的外逃路线,并阻击任何来自外部,特别是可能与‘黑柴’主力联系的援军。”
伦拉副官神色严肃:“收到,将军,陆组长。”
“c组,突击组,”陆野看向老陈,“由老陈担任战术指挥,协同‘山鹰’小队另外四名最擅长丛林突击的队员,在交易预计开始时间(明日下午两点)前,隐蔽接近至废弃矿洞侧翼的‘潜伏点’。一旦A组确认交易正在进行,且我方占据绝对优势,我将在后方指挥所下达突击命令。老陈,你负责现场指挥,力求第一时间控制主要目标‘吴萨’及其核心手下,缴获毒品。”
老陈摸了摸腰间配枪,眼神锐利:“放心,一个都跑不了。”
“刘猛,”陆野看向技术专家,“你在指挥所与我一起,负责所有监控设备的信号接收、通讯保障,以及无人机(关键时刻使用)的操控。同时,严密监控所有通讯频道,注意任何异常信号。”
刘猛推了推眼镜,手指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飞快敲击了几下:“头儿,所有设备自检完毕,备用电源和通讯链路已准备就绪。那个‘蜥蜴’要是敢冒头,我有七成把握能锁定他的大致方向。”
奈温将军最后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行动,关乎我缅甸警方的声誉,也关乎我们两国携手打击犯罪的决心!所有参与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命令,胆敢泄密或临阵退缩者,军法从事!”他的目光扫过伦拉和貌图,二人立刻挺直身躯。
行动计划确认无误。真假方案已经放出,就等着“蜥蜴”和“吴萨”集团上钩了。
深夜,仰光郊区一处安全屋内,李伟和他的几名队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他们是作为陆野小组的护卫力量跟随而来的,虽然不直接参与前方的突击行动,但负责指挥所的外围安保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检查弹药,夜视仪充好电。”李伟低声吩咐着,他脸上带着些许兴奋,更多的是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这种规模的跨国联合行动,还是在异国他乡。
“李队,听说那帮毒贩火力很猛,还有可能和地方武装勾结?”一个年轻队员有些忐忑地问道。
李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故作轻松道:“怕什么?咱们在国内什么场面没见过?再说了,有老陈他们在前面,还有缅方的精锐,咱们守好家就行。都打起精神来,别给咱们中国警察丢脸!”
同一时间,貌图带领的A组,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孟雅县边境的茫茫林海之中。而伦拉副官指挥的b组,也开始向预定阵地机动。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月光照耀不到的角落,缓缓收紧。
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刑侦天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