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新官与新政
地区陈书记调离引发的震荡,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层层扩散,最终也波及到了南水食品厂这看似平静的一隅。
大半个月的观望与沉寂之后,新的人事格局终于通过层层下达的正式文件和口信变得清晰。梁丰收同志任赣南地区书记,常凌云同志任南水县县长,连南水街道办也空降了一位名叫陈丽花的女主任。这股新风吹到食品厂,便是副厂长陆飞的到来。
陆飞到任这天,是街道办的一名办事员小张提前半天来厂里口头通知的。王超接到消息后,面色平静地让厂办干事小李立刻去各车间和科室,通知主要负责人下午两点在厂部会议室开会。
下午,会议室里,各车间主任、技术骨干张保国、何师傅等人都已到齐。王超坐在主位,神情沉稳。两点整,办事员小李引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此人约莫三十五六岁,穿着一身半新的深蓝色中山装,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略显疏离的笑容。
“王厂长,各位同志,大家好。”陆飞开口,声音不高不慢,带着一点外地口音,“我是陆飞,组织上派我来食品厂工作,担任副厂长。以后就是战友和同事了,希望我们能团结一致,把食品厂的工作搞好。”
他的发言简短,符合程序,但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味道。
王超带头鼓掌,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礼节性的掌声。他站起身,同样程式化地回应:“我代表南水食品厂全体干部职工,欢迎陆飞同志的到来。陆飞同志经验丰富,他的加入,必将为我们厂的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会议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微妙的气氛中结束。散会后,王超亲自领着陆飞在厂里转了一圈,介绍了各个车间和生产流程。陆飞看得很仔细,问的问题也多集中在生产报表、原料消耗、成品率等具体数据上,对张保国等人介绍的技术革新细节,只是点头,并未多做评价。
“王厂长把厂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工人们干劲也很足。”参观完毕,陆飞扶了扶眼镜,总结道。
“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王超谦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陆厂长初来乍到,生活上有什么不便,或者工作上需要了解什么情况,随时可以找我,或者找厂办的同志。”
“好的,谢谢王厂长关心。”陆飞点点头,“我会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工作。”
将陆飞安置进他那间新收拾出来的副厂长办公室后,王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关上门,眉头微蹙。这个陆飞,举止沉稳,言语谨慎,显然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干部。他是新县长常凌云的人,还是新街道办主任陈丽花安排的?抑或是地区新班子平衡之下的产物?其来意是协助,是监督,还是……取而代之的前奏?
王超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忙碌的厂区。他知道,赵科长提醒的“等待时机”已经过去,新的博弈已经开始。这位新来的副手,就是这盘新棋局上,落在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一颗棋子。
他必须更加小心,既要团结这位新同事,维持厂子的稳定和发展,也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和话语权。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像过去大半个月那样风平浪静了。
几天后,陆飞便开始正式介入管理工作。他主动提出分管后勤和账目审核,理由是“减轻王厂长的负担,同时也能更快地熟悉全厂运作”。这个要求合情合理,王超无法拒绝,便让会计和后勤主任配合陆飞工作。
陆飞查账查得很细,每一笔原料采购,每一张单据,都要反复核对。后勤方面的物资领用,他也要求建立更严格的登记制度。
一时间,厂里原本一些习以为常的、略带灵活性的做法,开始受到约束。气氛无形中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厂长,这位陆副厂长,管得也太细了吧?”一次私下里,张保国忍不住向王超抱怨,“领个螺丝都要批条,太耽误工夫了。”
王超看了张保国一眼,语气平静:“陆副厂长要求严格按制度办事,是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技术车间更要带头遵守。”
他必须稳住下面人的情绪,不能让人看出他和陆飞之间有罅隙。但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陆飞的这些举动,恐怕不仅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简单。
这天下午,王超正在看生产报表,陆飞拿着一份文件敲门走了进来。
“王厂长,有件事想跟您汇报一下。”陆飞将文件放在王超桌上,“这是我初步审核上个月账目时发现的问题。有几笔从‘南货老陈’那里采购的调味料,价格似乎比供销社的系统报价略高一些。虽然差额不大,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规范一下采购渠道,避免不必要的闲话。”
王超心中一动,面色不变地拿起文件看了看。老陈那边的货,品质更好,而且有些是计划外的紧俏货,价格略高是常态,这在之前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陆飞拿这个说事,其用意恐怕不在几分几厘的差价上。
他放下文件,看向陆飞,语气诚恳:“陆厂长考虑得很周到,严格财务纪律是好事。老陈这个供货商,是厂里合作多年的老人了,货品质量一直很稳定。这样吧,以后所有计划外物资的采购,都形成书面报告,由我们两人共同签字确认,你看如何?”
他把“计划外”和“共同签字”两个词稍稍加重了语气。既承认了陆飞监督的合理性,又守住了原有的采购渠道和自身的审批权,还将陆飞拉上了同一条船。
陆飞镜片后的目光闪动了一下,随即点头:“王厂长这个办法好,既保证了质量,也完善了程序。我同意。”
第一回合的试探,在看似和谐的协商中暂时告一段落。
但王超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新的领导班子,新的顶头上司,新的副手,一切都充满了变数。他必须尽快摸清这位陆副厂长的底细和真实意图,同时,也要想办法和街道办新任主任陈丽花,乃至县里的新领导建立起新的联系。
风雨并未停歇,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王超深吸一口气,将目光重新投向桌上的报表。厂子必须要发展,生产一刻也不能停。无论谁来,只要他想搞好这个厂,就得靠实实在在的效益说话。
第一百二十四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