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南水腐乳
腐乳试制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王超便迅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小批量生产和市场投放。他深知,实验室的成功与规模化生产、市场接受度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天一早,他就在食品厂召开了生产协调会。马主任、何师傅、张保国以及两个车间的骨干都参加了。
各位,腐乳试制成功,只是个开始。王超开门见山,语气沉稳,接下来,我们要把这好东西变成能摆在供销社柜台上的商品。何师傅,您看这小批量生产,关键点在哪里?
何师傅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沉吟道:关键是稳。发酵这关,量大了,温度和湿度更难控,得有人专门盯着,随时调整。腌制的料,比例要卡死,不能凭手感,每缸都得过秤。
何师傅说得对。王超点头,看向众人,所以,我们得定规矩。豆制品车间要抽调最细心的人,成立腐乳生产小组,由何师傅总负责。从豆腐胚的硬度、发酵间的温湿度记录、菌丝生长情况判断,到腌制料的精确配比、装瓶标准,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要求,记录在案。
他拿出昨晚熬夜整理的初步生产规范草稿:这是我根据试制过程和何师傅的经验,草拟的几个关键控制点的要求,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马主任接过草稿,翻看了一下,虽然有些条文看不太懂,但对王超这种严谨的态度非常赞赏:好!就得这么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王,你就按这个思路抓,我支持!
张保国也表态:需要什么工具、架子,我们米粉车间全力配合!
谢谢主任和张叔。王超继续部署,瓶子清洗消毒必须形成固定流程,专人负责,建立检查制度。标签我已经画了草图,原味、辣味、酒糟味用不同颜色的纸区分,上面要写明产品名称、口味、生产厂家,还有......生产批次。他特意加上了最后一项,在这个年代显得有些超前。
生产批次?马主任有些疑惑,这有啥用?
万一哪一批产品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批次迅速找到原因,追溯源头,也能精准召回,不影响其他批号的产品。王超解释道,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马主任琢磨了一下,恍然大悟:有道理!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
协调会结束后,南水街道食品加工厂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开始围绕南水牌腐乳高效运转起来。
豆制品车间辟出了专门区域,何师傅带着精心挑选的几名工人,严格按照新的规范开始小批量制作腐乳胚,记录着每一个数据。发酵间安排了专人定时巡查、记录温湿度。张保国带着人加固了晾晒簸箕,制作了更多用于腌制的陶缸和装瓶用的工作台。清洗组也明确了分工,流水线作业,确保每一个玻璃瓶都光洁如新。
王超几乎泡在了生产一线,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他发现发酵间温度偶尔偏低,立即让张保国做了几个简易的、可移动的保温罩;发现装瓶时汤汁容易洒出,就和工人一起琢磨改进了漏斗和舀具。
几天后,第一批正式生产的南水牌腐乳终于下线了。一共三种口味,原味、辣味、酒糟味,各一百瓶。晶莹的玻璃瓶,贴着红、黄、绿三色简易标签,里面是色泽诱人、浸泡在汤汁中的腐乳块,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马主任拿起一瓶,对着光看了看,爱不释手:瞧瞧!这品相!多地道!我看不比那些大城市来的货差!
当天晚上下班,王超特意用布兜装了两瓶腐乳带回家,一瓶原味,一瓶辣味。
晚饭桌上,当王超拿出那两个贴着标签的玻璃瓶时,立刻引起了全家人的好奇。
超儿,这又是什么新鲜东西?李秀兰接过瓶子,仔细看着标签,南水牌......腐乳?
妈,这就是我们厂新出的产品,用豆腐做的,下饭特别好。王超笑着打开原味的那瓶,一股特有的咸鲜香气立刻飘散出来。
他用干净筷子给每人碗里都夹了一小块。王建国沉默地就着米饭尝了一口,细细咀嚼,然后微微点了点头,难得地开口评价了一句:嗯,很下饭。
李秀兰尝了后,眼睛一亮:哎呀,这个味道好!又鲜又香,还不咸得齁人!比咱们自己家以前做的好吃多了!
王刚迫不及待地尝了辣味的,被辣得直吸气,却还忍不住又夹了一块:二哥,这个辣的够味!好吃!
王玥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小口原味的,眯着眼品味:香香的,滑滑的,好好吃!
看着家人对新产品的喜爱和认可,王超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种把自己劳动成果与家人分享的满足感,是任何成就都无法替代的。
超儿,你们这腐乳,卖的时候要票吗?李秀兰关心地问。这年头,好东西大多要票证,普通人家想吃点好的不容易。
妈,这个不要票。王超肯定地说,这是我们街道厂自己生产、自己找销路的,属于计划外产品,直接用钱买就行。
不要票?那可太好了!李秀兰高兴地说,这味道,肯定好卖!
产品有了,家人的肯定更增添了信心,下一步就是如何卖出去。王超再次找到马主任商量。
主任,产品出来了,销路是关键。我的想法是,咱们不能干等。王超分析道,虽然区商业科答应帮忙铺到供销社,但咱们自己也得多使使劲。
你有什么想法?马主任现在对王超的建议非常重视。
咱们可以主动出击。王超拿出一个小本子,首先,给县里几个大单位的食堂,比如机械厂、纺织厂、学校食堂,免费送一些试吃品,让他们内部先尝到味道。其次,找几家位置好、人流量大的供销社,跟主任搞好关系,争取把咱们的腐乳放在显眼的位置。甚至可以跟供销社商量,搞个试吃活动,切几块让大家尝尝,好东西不怕尝。最重要的是要说明,咱们这腐乳是计划外产品,不要票,随便买!
马主任听得眼睛发亮:不要票这是个大利好!这主意好!酒香也怕巷子深!送试吃品这事我去办,我跟那几个食堂的采购都熟!供销社那边,你也得多跑跑,你年轻人,脑子活,会说话。
说干就干。马主任亲自出马,带着几十瓶腐乳,走访了几个关系熟络的单位食堂。王超则带着样品,跑遍了县城里规模较大的几家供销社。
在城西最大的利民供销社,王超找到了负责副食品柜台的周主任。
周主任,您好,我是南水街道食品厂的副厂长王超。王超递上自己的工作证和一瓶辣味腐乳,这是我们厂新出的产品,南水牌腐乳,请您尝尝,多提宝贵意见。
周主任是个精干的中年人,接过瓶子看了看,又打开瓶盖闻了闻,点点头:嗯,味道闻着挺正。你们厂以前不是做米粉和豆腐干嘛?怎么又搞起腐乳了?
是的,周主任。我们也是在原有豆制品基础上做的延伸。王超不卑不亢地回答,这腐乳是我们请的老师傅,用传统工艺做的,发酵足,味道醇。您看,这辣味的用的是上好辣椒粉,香而不燥;这酒糟味的用的是本地米酒糟,回甘好。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厂自产自销的计划外产品,不要票,老百姓随便买。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有信心。
不要票?周主任果然对这个信息很感兴趣,这倒是个卖点。现在好多副食品都要票,老百姓想换个口味都不容易。
光说不行啊,周主任笑了笑,这年头,新产品不好推。
王超早有准备,他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小碟子和几根牙签:周主任,耳听为虚,口尝为实。要不,您和柜组的同志现在就尝尝?给我们提提意见。咱们这产品不要票,价格也实惠,肯定好卖。
周主任有些意外,没想到王超准备得这么充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切了一小块辣味的尝了尝,细细品味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咦?这味道......确实不错!够味,够香,而且口感很细腻。他又尝了尝酒糟味的,同样点头。
怎么样,周主任?我们这产品,能入您的法眼吗?王超趁热打铁。
味道是没问题,还不要票,确实有优势。周主任态度明显热情了些,价格呢?怎么供货?
价格保证公道,比照同类产品,只低不高。王超报出了一个预先商量好的、颇具竞争力的价格,供货您放心,我们厂现在就能稳定生产,只要您这边要货,我们随时能送过来。而且,如果您同意上架,头一个星期,我们可以在您这儿搞个小活动,现场切几瓶给大家免费试吃,帮您聚聚人气。重点就宣传咱们这腐乳味道好、还不要票!
免费试吃?这年头可是稀罕事。周主任心动了,既能拿到好产品,还能搞活动吸引顾客,何乐而不为?
行!小王厂长,你是个干事的人!周主任一拍大腿,那就先给我们送五十瓶,三种口味搭配着来!试吃活动的事,咱们再细商量!一定要突出不要票这个优势!
靠着扎实的产品质量、不需要票证的优势和主动的营销策略,南水牌腐乳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相对精致的包装,很快在几家试点供销社打开了局面。
免费试吃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尝过之后回购率很高。不要票这三个字更是极具吸引力,让许多平时舍不得用票或者没票的顾客也能轻松购买。尤其是那辣味腐乳,咸香下饭,尤其受工人家庭的欢迎。机械厂食堂在试用了免费样品后,也主动联系,要求定期采购一批,作为职工伙食的调剂。
看到腐乳销售势头良好,王超和马主任商量后,决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开始动用那批廉价的玻璃瓶。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瓶子一天天减少,变成一瓶瓶贴着南水牌标签、走向市场的商品,马主任乐得合不拢嘴。
小王啊,你这脑子真是活络!一个没人要的破瓶子,到你手里愣是变成了宝!马主任由衷地感叹。
王超笑了笑,没有居功。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腐乳的成功,证明了食品加工厂具备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的能力。接下来,他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渠道,让这个牌子走得更远。也许,是时候认真考虑,如何将那些沉睡在城郊小院里的,转化为更强大的发展动力了。
第八十一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