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不读书,提刀弄棒赛屠夫。
一朝玩脱人头落,末帝垂泪入荒芜。
金銮殿里荒唐事,朱雀航前野草枯。
最是无情帝王家,龙袍加身命如烛。
南朝宋的皇帝们仿佛集体喝了假酒,前有刘子业荒诞不经,后有刘昱青出于蓝。这位后废帝,堪称南朝版问题少年,把皇宫当游乐场,把杀人当游戏,最终玩脱了自己的小命。
刘昱继位时才十岁,还是个扎着棕角的小屁孩。他爹宋明帝刘彧临终前,怕大臣们欺负孤儿寡母,特意安排了袁粲、褚渊等重臣辅政,又留了几个心腹禁军将领护驾。按说这配置不算差,可谁也没想到,这孩子压根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倒是块当古惑仔的好材料。
《宋书·后废帝纪》里说他自幼多乖,禀性凶虐,意思是这小子打小就不是善茬,骨子里带着暴力基因。十岁登基时还算收敛,毕竟身边有太后和大臣盯着,不敢太放肆。可随着年纪渐长,翅膀硬了,本性就暴露无遗——每天不是想着怎么处理朝政,而是琢磨着去哪。
十五岁那年,刘昱觉得皇宫太闷,开始了微服私访——但他的私访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体察民情,他是体察的脖子够不够硬。《宋书》记载他常着小裤衫,营署巷陌,无不贯穿。或夜宿客舍,或昼卧道旁,说白了就是穿着便服逛大街,晚上睡旅馆,白天躺路边,活像个流浪少年。
但千万别以为他是体验生活,这哥们随身带着刀、矛、凿子,看到谁不顺眼就直接动手。《南史》里说他遇犬马则射之,遇人则刺之,走在路上看到狗马就射箭,看到人就用矛捅,简直是移动的人形凶器。有次路过一家尼姑庵,听到里面有女人笑,二话不说冲进去,把尼姑们全捅了,理由是笑声太吵。
更绝的是他的办公方式。大臣们上奏国事,他要么一边挖鼻孔一边听,要么直接打断:别说了,朕要去打野猪。有次辅政大臣袁粲劝他:陛下是天子,要注重威仪。他转头就找来一把大锯,笑着说:袁公觉得这锯子锯木头快,还是锯人快?袁粲吓得当场辞官。
刘昱的暴力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成了日常。他发明了各种杀人游戏:
- 看到侍从站得不稳,就命人用鞭子抽,抽到皮开肉绽为止,美其名曰训练站姿;
- 太医给他看病,他觉得针管好玩,就拿着针追着太监扎,说要体验打针的快乐;
- 最离谱的是,他看到有个孕妇肚子大,突发奇想:这里面是男孩还是女孩?直接让人把孕妇肚子剖开看,结果母子双亡,他还拍手叫好:原来如此!
《宋书》里这段写得触目惊心:帝有小患,召太医令羊志视之。志诊脉毕,帝曰:脉何类?志曰:似内崩。帝笑曰:朕无内崩,卿何以言?志曰:陛下腹中有一物,动则痛,不动则安,此必是怪胎。帝怒,令左右剖之,志叩头请死,乃止。虽然最后没剖成,但这想法已经够禽兽了。
公元477年,刘昱十五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这年夏天特别热,他觉得皇宫里没意思,就带着几个侍卫跑到领军将军萧道成家里。萧道成正在午睡,光着膀子露着大肚子。刘昱盯着他的肚子看了半天,突然笑了:这肚子里肯定有宝贝,朕来开个瓢看看。
说着就要拿箭射,旁边侍卫赶紧劝:萧将军肚子大,是个好靶子,要是一箭射死了,以后就没靶子了,不如用骲箭(没箭头的箭)射着玩。刘昱觉得有道理,就用骲箭射萧道成的肚子,射中后还得意地说:朕的箭法不错吧!
萧道成吓得魂都没了,从此觉得这小子留不得——今天用骲箭,明天可能就用真箭了。他暗中联络了几个对刘昱不满的大臣和禁军将领,打算先下手为强。
这年七月初七,刘昱又出去,晚上喝得酩酊大醉,回宫后对侍卫杨玉夫说:今天是七夕,你等着看织女渡河,要是看不到,就把你脑袋砍下来。杨玉夫吓得直哆嗦——谁见过织女渡河啊?这分明是找茬杀人。
当晚,杨玉夫趁刘昱睡熟,联合另一个侍卫把他的脑袋砍了下来,年仅十五岁。《宋书》里写玉夫与王敬则同入,斩帝首,送与萧道成,轻描淡写的几个字,结束了这场荒唐的统治。
刘昱死后,萧道成把他的罪状公之于众,追废为苍梧王——连个正经的帝号都没留下。这哥们当了五年皇帝,没干过一件正经事,倒是把二字演绎到了极致,堪称南朝最没存在感又最有话题性的皇帝。
刘昱死后,萧道成没敢直接称帝,而是从皇族里找了个傀儡——宋顺帝刘准。这孩子当时才十岁,比刘昱继位时还小,从登基那天起,就知道自己只是个摆设,最终成了南朝宋的末代皇帝。
刘准是宋明帝刘彧的第三子,按理说轮不到他当皇帝。但刘昱死后,萧道成觉得年纪小的好控制,就选中了他。公元477年八月,刘准登基,改元,意思是天降明君——可这明君指的不是他,而是幕后的萧道成。
《宋书·顺帝纪》里说他幼而温良,有识量,意思是这孩子性格温和,还有点见识。但在萧道成面前,温和有啥用?他登基那天,吓得躲在太后怀里哭,萧道成的手下王敬则拿刀逼着他上殿,他哆哆嗦嗦地问:你们要杀我吗?王敬则说:别怕,只是让你当皇帝。刘准哭着说:但愿下辈子别生在帝王家。
这话后来成了千古名言,道尽了末代皇帝的悲哀。
刘准在位的两年,其实就是萧道成篡位的过渡期。萧道成先是自封,加九锡,享受皇帝级别的待遇;然后一步步铲除异己,把反对他的大臣要么杀了,要么逼走。袁粲、刘秉等忠于宋室的大臣起兵反抗,结果都被萧道成镇压,《宋书》里说粲等兵败被杀,宋室遂空,南朝宋的宗室和忠臣基本被清空了。
刘准每天上朝,看着萧道成坐在旁边指手画脚,自己连句话都不敢说。有次萧道成假意要辞官,刘准刚想点头,旁边的侍卫就瞪他,他赶紧说:齐王功高盖世,不能走。回宫后,他对太后说:朕这个皇帝,还不如街边卖糖人的自在。
这两年里,刘准唯一的就是盖章——萧道成写好诏书,他照着盖印就行。册封萧道成的母亲为太妃,盖印;赏赐萧道成的部下,盖印;甚至萧道成杀了哪个宗室,让他下旨罪有应得,他也得盖印。《南史》里说他每见道成,未尝不战栗,每次见到萧道成,都吓得浑身发抖,活像老鼠见了猫。
公元479年四月,萧道成觉得时机成熟了,该让刘准了。禅位大典那天,百官齐聚,刘准却吓得躲在宫里不肯出来。王敬则又带着兵来了,这次直接把他架上了龙辇。
刘准哭着问王敬则:你说过不杀我的,还算数吗?王敬则说:放心,齐王会封你为汝阴王,好吃好喝伺候着,比当皇帝自在。刘准还是哭:朕想起刚才说的话,下辈子真别生在帝王家啊!左右的人听了,都忍不住落泪。
《宋书》记载了禅位诏书里的话:昔土德既季,传祚于我宋;今历运改卜,归命于齐。意思是宋朝气数已尽,该把皇位让给齐了。这诏书当然不是刘准写的,而是萧道成的笔杆子代笔的。
萧道成登基后,封刘准为汝阴王,把他迁到宫外居住,派了侍卫——其实就是监视。刘准每天闭门不出,生怕说错一句话掉脑袋。
同年五月,也就是禅位一个月后,宫外突然传出谣言:汝阴王要复辟了!萧道成本来就对刘准不放心,听到谣言后,立刻派人去。
《南史》里说,来人冲到刘准住处时,他正在看书,看到士兵进来,吓得躲到床底下。士兵把他拖出来,他哭着说:我没复辟啊!但士兵哪管这些,一刀下去,年仅十三岁的刘准就没气了。
为了掩人耳目,萧道成对外宣称刘准是的,还追谥他为——意思是顺从天命的皇帝。可这顺从,是被逼无奈的顺从。
刘准死后,南朝宋彻底灭亡,立国六十年。这位末代皇帝,在位两年,没掌握过一天实权,没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唯一的就是用自己的退位,成全了萧道成的南齐。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被人安排好的戏,从开场到落幕,都由不得自己。
《宋书》的作者沈约,在写完这两位皇帝后,感慨道:桀纣之恶,不及于此;幽厉之虐,未足为喻。意思是商桀、周纣的恶行,都比不上刘昱;周幽、周厉的暴虐,也没法和他比。而刘准的遭遇,则让人想起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是这苦,先轮到了帝王家。或许正如古人所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那个皇权如儿戏的年代,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个被时代裹挟的可怜人,在史书里留下或荒唐、或悲哀的一笔。
参考《宋书》《资治通鉴》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