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贵妃,姓年,名秋月(史料未载真名,秋月为后世流传名,咱们姑且这么叫),汉军镶黄旗人。父亲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哥哥年羹尧更是后来的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妥妥的官二代。
不过,年家最初并不是清朝的“原生贵族”,而是明朝的降将后代。当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年家祖先就投靠了后金,靠着军功慢慢积累了家底。到了年遐龄这一代,不仅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还把女儿送进了雍亲王府,这步棋,直接改变了年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年秋月的人生。
康熙四十八年,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年秋月就嫁给了他,成为侧妃。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以为年秋月是因为年羹尧的军功才被雍正重视,其实恰恰相反,是年秋月先嫁入雍亲王府,年羹尧才借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得到了康熙和雍正的重点提拔。
刚嫁入王府的年秋月,其实压力不小。当时雍正的嫡福晋是乌拉那拉氏(后来的孝敬宪皇后),还有其他侧妃、格格,后宫竞争不算小。可年秋月有两个别人比不了的优势:一是她长得漂亮,史料记载她“端庄淑慎,温柔贤淑”,是雍正喜欢的类型;二是她性格好,不争不抢,还特别会体贴人。
雍正这个人,年轻时在九龙夺嫡的漩涡里挣扎,每天过得提心吊胆,性格也变得有些多疑、急躁。而年秋月的温柔体贴,就像一剂“安神药”,让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史书记载,雍正不管在外面遇到多大的烦心事,只要回到年秋月的住处,就能平复心情。
更重要的是,年秋月不仅能照顾雍正的生活,还能在关键时刻帮他稳住后方。九龙夺嫡期间,雍正需要拉拢各方势力,年家作为他的岳家,自然是重要的盟友。年秋月深知这一点,她从不干预朝政,却能巧妙地维护好和雍正的关系,让年家成为雍正最可靠的后盾。
在潜邸的那些年,年秋月深得雍正的宠爱。这种宠爱,不是表面上的嘘寒问暖,而是实打实的信任和重视。雍正不管去哪里,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着年秋月;赏赐给她的珠宝、绸缎,总是后宫最多的;甚至在他的私人日记里,多次提到“侧妃年氏,性温良,深得朕心”。
而年秋月也没辜负雍正的宠爱,她先后为雍正生下了四个孩子: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康熙五十九年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生皇九子福沛。要知道,雍正一生总共只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四个孩子都是年秋月所生,这份生育频率,足以证明她的受宠程度。
不过,命运似乎对年秋月有些残忍。她的四个孩子,除了皇八子福惠活到了八岁,其他三个都早早夭折了。连续失去孩子的痛苦,让年秋月的身体越来越差,也为她后来的早逝埋下了隐患。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雍正顺利登基,成为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一登基,就立刻着手提拔年家,也给了年秋月至高无上的荣耀。
雍正元年,雍正册封后宫,年秋月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嫡皇后乌拉那拉氏。要知道,当时和她一起在潜邸的其他侧妃,最高也只被封为妃,而年秋月直接跳过妃位,成为贵妃,可见雍正对她的偏爱。
不仅如此,雍正还特意下旨,将年家从汉军镶白旗抬入汉军镶黄旗,这在清朝可是天大的恩典。要知道,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是皇帝直接统领的,地位远高于下五旗。年家能被抬入上三旗,完全是沾了年秋月的光。
雍正对年秋月的宠爱,还体现在各种细节上。比如,雍正知道年秋月身体不好,特意下旨让御膳房每天给她准备滋补的汤药,还亲自过问她的饮食起居;每次年秋月生病,雍正都会放下手头的政务,亲自去看望她;甚至在年秋月怀孕期间,雍正为了让她安心养胎,特意下令减少后宫的礼仪活动,不让她劳累。
更让人羡慕的是,雍正对年秋月生的孩子,也格外宠爱。尤其是皇八子福惠,雍正简直把他当成了心肝宝贝。福惠从小聪明伶俐,深得雍正的喜爱,雍正不仅赏赐给他无数珍宝,还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当时很多人都以为,雍正会立福惠为太子。
而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雍正登基后,年羹尧被任命为川陕总督,后来又因为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有功,被封为抚远大将军、一等公,权倾朝野。一时间,年家风光无限,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
可就在年家达到巅峰的时候,危机也悄悄降临了。年羹尧仗着自己功劳大,又有妹妹在后宫受宠,变得越来越骄横跋扈。他在地方上独断专行,无视朝廷法度;在京城,他更是目中无人,连王公大臣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对雍正也有些不敬。
比如,年羹尧回京述职时,要求王公大臣都到郊外迎接他,他却坐在马车上,连下来行礼都不肯;在朝堂上,他直呼其他大臣的名字,就像使唤下人一样;甚至雍正赏赐给他的东西,他也表现得毫不在意。
这些行为,让雍正越来越不满。雍正这个人,虽然对年秋月宠爱有加,但在朝政上却是个极其强势、说一不二的皇帝。他能容忍年羹尧的功劳,却不能容忍他的骄横;能给年家荣耀,却不能允许年家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可即便年羹尧越来越过分,雍正也因为年秋月的缘故,一直忍着没动手。他多次下旨警告年羹尧,让他收敛锋芒,可年羹尧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这时候的年秋月,夹在哥哥和丈夫之间,处境变得非常尴尬。
她知道哥哥的行为不对,也知道雍正的不满,可她既不能干预朝政,也不能过多指责哥哥,只能在中间默默祈祷,希望哥哥能及时醒悟。可年羹尧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他的骄横,最终还是引发了雍正的雷霆之怒。
雍正三年,雍正终于忍无可忍,开始着手收拾年羹尧。他先是下令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的职务,将他调任杭州将军;然后,又收集了年羹尧的各种罪证,比如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目无君上等等,一共列出了九十二条大罪。
九十二条大罪,随便一条都足以判死刑。雍正为了“成全”年羹尧,特意赐给他一条白绫,让他自裁。年羹尧死后,年家也受到了牵连:父亲年遐龄被革职,哥哥年希尧被罢官,年家的家产被查抄,族人也被流放。
一时间,朝野上下都以为,年秋月作为年羹尧的妹妹,肯定会被雍正迁怒,失去宠爱,甚至可能被打入冷宫。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雍正不仅没有责怪年秋月,反而对她更加宠爱和怜惜。
为什么雍正会对年秋月这么特殊?
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雍正深知年秋月是无辜的,年羹尧的罪行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他不能因为年羹尧的过错,就惩罚自己心爱的女人;第二,年秋月当时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又刚刚失去了孩子,雍正不忍心再刺激她;第三,雍正对年秋月的感情是真挚的,这份感情早已超越了政治联姻,他舍不得伤害她。
年羹尧获罪期间,年秋月正处于病重状态。雍正为了让她安心养病,特意下旨,不让任何人在她面前提起年羹尧的事情。他还亲自陪着年秋月,每天给她喂药、讲故事,希望能让她的病情有所好转。
为了给年秋月冲喜,雍正还在雍正三年十一月,下旨册封年秋月为皇贵妃。要知道,皇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在清朝,除非皇后去世,否则很少会册封皇贵妃,因为这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可雍正为了年秋月,却打破了这个惯例,可见他对年秋月的宠爱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
可惜的是,这份荣耀并没有留住年秋月的生命。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年秋月病逝,年仅三十三岁。年秋月的去世,让雍正悲痛欲绝。他下令辍朝五日,让文武百官为年秋月致哀;还亲自为年秋月拟定谥号“敦肃皇贵妃”,这个谥号里的“敦”代表着敦厚、善良,“肃”代表着端庄、严肃,完美概括了年秋月的性格。
更让人感动的是,雍正不顾群臣的反对,坚持要让年秋月与自己合葬泰陵。在清朝,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与皇帝合葬,皇贵妃通常是葬在妃园寝。可雍正却破例让年秋月合葬泰陵,这在清朝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足以证明年秋月在雍正心中的地位。
年秋月去世后,雍正对她的思念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来到年秋月的灵前,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他还把年秋月生的皇八子福惠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把对年秋月的爱,都倾注到了福惠身上。
可命运再次捉弄了雍正,雍正六年,年仅八岁的福惠也病逝了。接连失去爱人和爱子的痛苦,让雍正深受打击。他下令按照亲王的礼仪安葬福惠,还特意让福惠的陵墓靠近年秋月的陵墓,希望他们母子能在地下团聚。
提到年贵妃,很多人都会想到《甄嬛传》里那个嚣张跋扈、心狠手辣的华妃。可历史上的年贵妃,和华妃完全是两个人。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甄嬛传》到底抹黑了年贵妃多少?
首先,性格完全相反。《甄嬛传》里的华妃,骄横跋扈、善妒狠毒,为了争宠,不择手段地陷害其他妃嫔。可历史上的年贵妃,却是个温柔贤淑、端庄淑慎的女人。史料记载,年贵妃“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从不参与后宫争斗,还经常帮助其他妃嫔,深得后宫上下的敬重。
其次,生育情况不同。《甄嬛传》里说华妃因为服用了欢宜香,导致终身不能生育。可历史上的年贵妃,先后为雍正生下了四个孩子,虽然大多夭折,但至少证明她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雍正从来没有刻意不让年贵妃生育,反而非常希望她能为自己多生几个孩子。
再次,与皇后的关系不同。《甄嬛传》里,华妃和皇后乌拉那拉氏是死对头,两人明争暗斗不断。可历史上的年贵妃,和皇后的关系非常融洽。皇后乌拉那拉氏是个端庄贤淑的女人,年贵妃也同样温柔善良,两人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
最后,结局不同。《甄嬛传》里的华妃,最终因为年羹尧获罪,被雍正赐死,死得非常凄惨。可历史上的年贵妃,是病逝的,而且在她病逝前,雍正还册封她为皇贵妃,对她宠爱有加。年羹尧获罪时,雍正也没有迁怒于她,反而对她更加怜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甄嬛传》是一部宫斗剧,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故意把年贵妃塑造成了一个反面角色。可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不能把电视剧当成真实的历史来看。
除了《甄嬛传》的误导,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认为年贵妃的受宠,完全是因为年羹尧的军功。其实,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年秋月先嫁入雍亲王府,年羹尧才借着这层关系得到提拔。而且,雍正对年秋月的宠爱,更多的是出于真情实感,而不是政治利益。
雍正晚年,曾经在回忆年秋月时说:“朕在潜邸时,年氏就侍奉朕,她性情温柔,深得朕心。后来她为朕生下多个子女,可惜都夭折了,朕心里非常悲痛。年羹尧获罪,与年氏无关,朕绝不会因为年羹尧的过错,就忘记年氏的好。”
这段话,足以证明雍正对年秋月的感情是真挚的。在那个政治联姻盛行的年代,雍正能对年秋月付出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非常难得。
在任何时代,温柔善良都是最强大的力量,真心相待才能换来长久的陪伴。无论身份高低、地位贵贱,只要保持初心,坚守善良,就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参考《清史稿》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