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淬金明
金明寨的攻防战,在绝望与坚守中进入了第三天。
城墙早已残破不堪,多处出现缺口,守军只能用尸体、断木和一切能找到的东西勉强堵塞。箭矢耗尽,滚木礌石所剩无几,连烧沸金汁的燃料都已见底。四千守军,如今还能站在城头挥舞兵刃的,已不足千人,且个个带伤,精疲力尽。
守将李士彬左臂中了一箭,只用布条草草捆扎,鲜血不断渗出,染红了半边战袍。他拄着卷刃的大刀,站在摇摇欲坠的东门城楼上,望着城外依旧无边无际的西夏营寨和那些如同嗜血蚂蚁般不断涌来的敌军,眼中布满了血丝,却依旧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三天了!援军连个影子都没有!
那位新任的杨太师,难道真的要将他们这四千弟兄当做弃子吗?
愤怒、委屈、绝望,种种情绪啃噬着他的心,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悍勇与决绝。
“将军!西门……西门快守不住了!弟兄们……弟兄们快拼光了!”一名校尉连滚带爬地跑来,声音带着哭腔。
李士彬猛地转身,嘶哑的喉咙发出破风箱般的声音:“守不住也得守!告诉弟兄们,援军就在路上!杨太师绝不会放弃我们!就算死,也要死在城墙上,让西夏狗看看,我大宋儿郎的骨头有多硬!”
他拔出臂上的箭矢,任凭鲜血喷涌,举起卷刃的大刀,对着周围残存的守军吼道:“兄弟们!身后就是家乡父老!我们没有退路!今日,便与这金明寨,共存亡!”
“共存亡!!”
残存的守军发出了震天的怒吼,那是一种耗尽生命最后力气的咆哮,悲壮而惨烈。他们跟着李士彬,如同扑火的飞蛾,冲向西门最危急的缺口。
也就在此时,城外西夏中军,李元昊的眉头越皱越紧。
三天猛攻,伤亡远超预期,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寨子,就像一颗崩碎了牙的铜豌豆,硬得超乎想象。更让他不安的是,预想中的宋军援兵始终没有出现,杨延昭的冷静,让他感到了一丝棘手。
“世子,攻城士卒已疲,是否暂缓攻势,休整一日?”野利仁荣建议道。
李元昊看着城头那面虽然残破却依旧飘扬的宋字军旗,以及那些如同血人般依旧在拼死抵抗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烦躁与狠厉。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给守军喘息之机。
“不!传令下去,将所有‘泼喜’(辅助部队)也压上去!今日日落之前,必须给我拿下金明寨!我要用李士彬的人头,告诉杨延昭,这西线,到底谁说了算!”
更加疯狂的进攻开始了。连原本负责运输、杂役的西夏辅兵也被驱赶着,拿起简陋的武器,加入攻城的行列。守军压力骤增,最后的防线摇摇欲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在百里之外的定州,杨延昭终于动了。
不是动兵,而是动笔。
一份以陕西路宣抚使名义发出的、措辞极其严厉的檄文,被以最快的速度抄送陕西各路州县,并故意让西夏的探马截获。
檄文痛斥李元昊“背信弃义,屡犯天朝”,宣称大宋皇帝已下决心,调集北疆精锐及京师禁军,共计二十万大军,由杨延昭亲自统帅,不日将西征,誓要“犁庭扫穴,踏破兴庆”!
同时,杨延昭以八百里加急向汴梁上奏,详陈金明寨危局及李元昊之猖獗,并“请求”朝廷即刻下令,调遣潼关、京兆府(西安)一带的驻军向边境靠拢,做出大军集结的姿态。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和信息战!
檄文的内容半真半假,二十万大军自然是虚张声势,但北疆杨延昭的威名和朝廷可能的大规模动员,却足以让任何对手心生忌惮。尤其是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且对南朝庞大体量心存畏惧的西夏而言,这种威胁是实实在在的。
几乎在檄文发出的同时,王贵的锐士营也送回了关键情报:确认李元昊主力确实集中在金明寨至野猪峡一线,其后方兵力相对空虚,且粮草转运主要依赖一条穿过横山北麓的狭窄通道。
时机到了!
杨延昭不再犹豫,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令折惟昌,麟府路五千骑兵,不再佯动,即刻出发,突袭西夏粮道!焚毁其囤积物资,不必恋战,一击即走!”
“令杨延光,保安军可派出三千精锐步卒,多带强弓硬弩,前出至野猪峡外围,占据有利地形,虚张声势,做出大军来援姿态,牵制李元昊伏兵!”
“传令石普,延州兵马,做好出击准备!”
他没有直接去救金明寨,而是直击李元昊的软肋——后勤与心理!
金明寨下,李元昊也接到了杨延昭的檄文和麟府路宋军异动的消息。
“二十万大军?犁庭扫穴?”李元昊先是震怒,随即是深深的疑虑。他不完全相信杨延昭有如此多的兵力,但潼关、京兆府方向的宋军动向,以及麟府路骑兵对其粮道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在这时,野猪峡方向的伏兵也传来消息,发现大队宋军出现在峡谷外围,旌旗招展,似乎援军终于到了!
前有坚城未下,侧后有敌军威胁,后方粮道被袭……巨大的不确定性瞬间动摇了李元昊的决心。他发现自己似乎落入了一个更大的圈套之中。杨延昭的冷静,并非放弃金明寨,而是在等待一个更好的、足以重创甚至围歼他的机会!
“世子,情况不妙,是否……”野利仁荣脸色发白。
李元昊看着眼前依旧在浴血奋战、却仿佛永远也攻不破的金明寨,又想到后方可能出现的危机,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和暴怒涌上心头。他死死攥着马鞭,指节发白。
他知道,今天无论如何是拿不下金明寨了。继续耗下去,一旦真被宋军抄了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鸣金……收兵!”这四个字,几乎是从李元昊牙缝里挤出来的,充满了不甘与耻辱。
凄厉的鸣金声突然在西夏军中响起。正在疯狂攻城的西夏士卒愣住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眼看城池将破之际,竟然要撤退?
然而军令如山。潮水般的西夏军,在守军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如同退潮般,带着满地的尸体和遗弃的器械,仓皇地向北退去……
城头上,残存的守军看着退去的敌军,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劫后余生的、带着哭腔的欢呼!他们守住了!在绝对劣势下,他们奇迹般地守住了金明寨!
李士彬拄着刀,望着退去的西夏大军,又望向南方,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没有等到期待的援军,却等来了西夏的退兵。那位杨太师,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当杨延光率领保安军的三千士卒,打着援军旗号,谨慎地推进到金明寨下时,看到的是一座几乎被鲜血浸透、处处残垣断壁的废墟,以及那些相互搀扶着、虽然疲惫到极致却依旧挺立的身影。
李士彬打开残破的寨门,看着杨延光,这个他曾经腹诽甚至怨恨的上官特使,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重重抱拳,一切尽在不言中。
金明寨守住了,用四千守军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守住了。这是一场惨胜,一场用鲜血和生命淬炼出的胜利。
消息传回定州,杨延昭缓缓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他赢了这一局,逼退了李元昊,稳住了西线阵脚。但他知道,这场胜利的背后,是金明寨守军付出的巨大牺牲,也意味着他与李元昊之间,再无转圜余地,未来的西线,必将迎来更加残酷和频繁的较量。
而经此一役,他在西军的威信,也随着金明寨的血火,初步树立了起来。只是这威信的根基,带着几分冷酷,几分不得已,以及那无法忽视的、浓重的血色。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