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万户侯宋缔逐鹿从战国开始抗日之陆战狂花大唐之超级商城封侯逍遥初唐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我家阳台通三国铁甲轰鸣内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第1章 卬áng,“万物卬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卬áng,高,升高。《汉书·食货志下》:“万物卬贵。”(卬贵:同“昂贵”。)

我们来深入解读《汉书·食货志下》中“万物卬贵”这一记载。这短短四个字,背后是一幅宏大的帝国经济崩溃图景。

一、原文、注释及翻译

1. 原文节选(上下文)

《汉书·食货志下》记载了王莽时期的一次货币改革:

“于是造宝货五品……百姓愦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莽患之,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于是农桑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

莽知民愁,乃但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龟贝属缓。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

其后四年,莽复奏定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价值。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货泉……然是时百姓便安汉五铢钱,以莽钱大小两行难知,又数变改不信,皆私以五铢钱市买。伪钱犯法,吏民坐死者什数万。”

在描述了这一系列混乱的改革和严酷的刑罚之后,班固写下了那句着名的断语:

“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莽以私铸钱死,及非沮宝货投四裔,犯法者多,不可胜行,乃更轻其法: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吏及比伍,知而不举告,与同罪;非沮宝货,民罚作一岁,吏免官。犯者俞众,及五人相坐皆没入,郡国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

作货布后六年,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一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吏尽复以与民。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

(上接“不得耕桑,徭役烦剧,而枯旱蝗虫相因”)

又用制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奉禄,而私赋敛,货赂上流,狱讼不决。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广,于是青、徐、荆楚之地往往万数。

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

(此处为结论性语句)

遂令 天下 物价 昂 贵 , 黄金一斤易粟一斛。”

请注意: 广为流传的“万物卬贵”是这段史实的精炼概括,而更完整的原文结论是“物价踊贵”或如上文所引的表述。其核心意思完全相同。

2. 关键词注释

· 卬:通“昂”,上涨、高涨之意。“万物卬贵”即“万物昂贵”,指所有物品的价格都飞速上涨。

· 贵:价格高。

· 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原为十斗,后世改为五斗。一斛粟在当时是一个人很长时间的口粮。

· 黄金一斤易粟一斛:用一斤黄金只能换到一斛粟米。这是典型的恶性通货膨胀的极端表现,意味着货币体系彻底崩溃,人们回归到以物易物或以贵金属换取生存物资的原始状态。

3. 现代汉语翻译

(由于王莽混乱的货币政策、严酷的刑罚、繁重的徭役以及天灾人祸)最终导致天下所有物资的价格都疯狂上涨,以至于一斤黄金只能买到一斛粟米。

二、文章内容介绍与主旨

1. 文章内容介绍

《汉书·食货志》是班固系统记述西汉经济制度、财政政策和民生状况的专章。“万物卬贵”这一结论,出现在描述王莽新朝统治末期的部分。班固详细记述了王莽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复古改制,尤其是频繁而混乱的货币改革,将西汉积累的社会经济基础摧毁殆尽的。

其过程可以概括为:

· 根源: 王莽强行推行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宝货制”,频繁更换货币,导致货币信用破产。

· 催化: 采用严刑峻法来推行新政,使大量百姓和官吏因触犯金融禁令而沦为罪犯或奴隶,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 加剧: 对外战争消耗巨大,横征暴敛;天灾(旱灾、蝗灾)频发;官吏系统腐败,趁机盘剥。

· 结果: 农业、手工业破产,商品流通停滞,货币体系彻底失灵,最终爆发了骇人听闻的恶性通货膨胀,社会秩序崩溃,人口锐减,天下大乱。

2. 主旨

班固通过“万物卬贵”这一触目惊心的记载,深刻地揭示了“人祸”重于“天灾” 的道理。其核心主旨在于:

· 批判脱离实际的经济政策:统治者如果无视客观经济规律,仅凭个人意志和复古理想强行改革,必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 揭示货币信用的极端重要性:货币的价值根基在于国家和社会的信用。朝令夕改、滥发货币、强制推行,最终会摧毁信用,使货币沦为废铁,经济退回原始状态。

· 强调执政以民为本:当政策使得“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时,社会的总崩溃也就不可避免了。经济政策的最终检验标准是民生。

三、结合现实论述

“万物卬贵”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年前,但它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古今中外经济危机的共通逻辑,对当今社会有着极强的警示意义。

1. 对现代货币政策和政府信用的警示

王莽的“宝货制”与现代国家掌握的货币发行权有相似之处。他的失败告诫我们:

· 货币信用是经济的基石:现代法币的本质是国家信用。如果政府滥发货币(即量化宽松过度),或政策朝令夕改,就会动摇这一信用根基,引发通货膨胀。

· 案例对比: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津巴布韦、近年的委内瑞拉等,都因政府无节制印钞以弥补财政赤字,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出现了“钞票不如纸贵”的现象,与“黄金一斤易粟一斛”何其相似。这提醒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审慎至关重要。

2. 对“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关系的反思

王莽试图用强大的行政力量(看得见的手)完全取代市场规律(看不见的手),结果一败涂地。

·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应是制定规则、维护公平、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当“看得见的手”伸得太长、管得太死,就会抑制市场活力,造成“农桑失业,食货俱废”的现代版本——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风险。

3. 对社会稳定与民生福祉的启示

王莽时期“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的状况,相当于极端化的“政策不确定性”。

· 营商环境与民生保障: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是企业和个人进行长期投资、规划和生产的信心来源。如果法规变动不居,税费徭役(可类比为现代的各种负担)烦剧,民众和企业就会无所适从,最终选择躺平或逃离,导致经济活力下降。

· 公平与效率:王莽的改革初衷或有“均贫富”的理想色彩,但执行中却造成了“吏用苛暴立威,侵刻小民”的后果。这提醒我们,任何改革都必须注重程序正义和实际效能,否则良好的初衷也可能结出恶果。社会的稳定建立在民生的保障之上,当“贫者无以自存”时,动荡也就不远了。

结论:

“万物卬贵”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崩溃模型。它告诉我们,经济的繁荣有赖于信用的稳定、政策的可预期以及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当权者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怀有对规律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怀,否则,那些躺在史书中的冰冷数字——“天下户口减半”、“物价昂贵”——就可能以新的形式在现实中重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汉书》中的这声叹息,至今依然振聋发聩。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极度崩坏欲行都市巅峰宝鉴绝世战祖我的竹马是男配丹崖仙途老子是条龙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我的老爹是重生最仙遊无限武道求索圣骑士赵大牛爱在东南枝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战婿归来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我真是个富二代战皇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斗罗之野猪凶猛
经典收藏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这个三国太可怕了!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贞观楚王大乾:帝国独裁者医品狂妃大明极品皇孙海贼之母巢秩序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来自深海的他我在大明得长生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抽个美女打江山我是曹子桓大周九皇子纨绔帝业
最近更新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反贼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浮世离歌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白话明太祖实录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科举:寒门毒士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神州明夷录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