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逐鹿从战国开始贞观悍婿谍海孤雁大唐暴吏神话版三国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极道战尊三国之袁家我做主长歌当宋大唐如意郎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章 第18章 傲ào,“不问而告谓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傲(慠)ào,急躁。《荀子·劝学》:“不问而告谓之。”(告:告诉,指回答。)

我们一起来深入解析《荀子·劝学》中这句关于学习与沟通智慧的名言。

句子“不问而告谓之”之后略有缺漏,根据《荀子·劝学》的原文,其完整的语境和更常见的引述是: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而“不问而告”的精神,正蕴含在“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这一句之中。它精辟地指出了在交流与求学中把握时机与分寸的重要性。

原文与语境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篇,是荀子论述学习态度与方法的重要段落。

【原文节选】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分句详解与翻译

·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

· 故:所以。

· 未可与言:还不应该跟他谈论(深奥道理)的时候。

· 而:却。

· 言:发言,告诫。

· 谓之:称之为。

· 傲:此处通“躁”,意为急躁、浮躁。另一种解释即指傲慢(因急于炫耀而发言)。两种解释都指向一种不当的、缺乏耐心的沟通态度。

· 释义:所以,在不应该交谈的时候却去交谈,这叫做急躁(或傲慢)。

· 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

· 可与言:可以跟他交谈的时候。

· 隐:隐瞒,藏私。

· 释义:在应该交谈的时候却不交谈,这叫做隐瞒。

· 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 气色:脸色,神情。指对方的情绪和接受状态。

· 瞽:音 gu,盲人。

· 释义:不观察对方的脸色神情就贸然说话,这如同瞎子一样。

【现代翻译】

所以,(在与他人交流时,)还没到能与他深入交谈的时机,却急于去说教,这叫做急躁;到了可以与他交谈的时机,却故意隐瞒不说,这叫做藏私;不看对方的脸色和反应就自顾自地说话,这叫做有眼无珠。 真正的君子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总是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谨慎而恰当地行事。

创作背景与思想根基

1. 荀子与《劝学》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兼具儒家礼治思想与法家现实主义色彩。《劝学》是《荀子》一书的开篇之作,核心在于系统阐述学习的意义、规律、方法以及应有的态度。

2. “积伪”与“礼”的学习观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善是后天人为(“伪”)努力的结果。因此,学习是一个“积善成德” 的漫长过程,需要师法的引导和礼的规范。他强调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虚心专一。

3. 交流的“时机”与“对象”

在上述思想下,荀子认为有效的知识传递并非单向的灌输,而是一种需要条件的双向互动。他提出,求教者必须态度恭敬(“礼恭”)、言辞顺达(“辞顺”)、神情专注(“色从”),教育者才应与之深入探讨“道”的精髓。这体现了儒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核心寓意与深刻洞见

荀子的这段话,揭示了有效沟通与知识传递的三大原则:

1. 反对“不问而告”的急躁(傲):知识不是炫耀的资本。在对方没有需求、没有准备时强行灌输,不仅是无效的,更暴露了传授者的浮躁与不成熟,或是一种知识上的傲慢。

2. 反对“当告不告”的隐瞒(隐):当学习者条件具备、虚心求教时,教育者或知情者有责任倾囊相授。此时若有所保留,便是对知识和学习者的不尊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3. 强调“察言观色”的智慧(不瞽):真正的沟通高手,首先是优秀的观察者。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说话的时机和对象的状态更为关键。不懂得倾听与观察,就等于在沟通中“失明”。

现实联系与论述

这句古老的智慧,在今天的教育、职场和人际交往中,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 对教育领域的启示:

· 填鸭式教育即“傲”: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正是“不问而告”的典型。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一味灌输,效果甚微。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则是等待学生产生“愤”、“悱”之状态后再进行引导,符合“不傲”的原则。

· 好老师的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能做到“不隐”(乐于解答)和“不瞽”(善于观察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对职场沟通的启示:

· 汇报工作的艺术:向领导汇报或提建议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领导不忙、心情平稳时),这正是“观气色”。在会议中不顾氛围、抢话发言,就是“未可与言而言”的“傲”。

· 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作为团队领导或资深成员,在同事遇到困难时应主动指导(“不隐”);但同时,也要给予对方独立思考的空间,避免事无巨细的指手画脚(“不傲”)。

· 对人际交往与家庭关系的启示:

· 无效的劝诫:朋友或家人心情烦躁时,强行去讲大道理,结果往往是引发争吵。这正是“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有效的沟通,始于耐心的倾听和时机的把握。

· 亲子沟通的智慧:父母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说教,是典型的“不问而告”。智慧的父母懂得创造安全、开放的交流环境,等待孩子主动来提问和倾诉,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引导。

总结:荀子用“傲”、“隐”、“瞽”三个字,为所有追求有效沟通和知识传递的人画下了一道清晰的红线。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说什么”,更在于“对谁说”、“何时说”以及“如何说”。 这是一种深刻的同理心与情境洞察力,是我们在信息爆炸、沟通便捷却往往无效的时代里,愈发需要重温的古老智慧。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将明重生年代不做贤妻我们村的阴阳两界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纵横都市宿主她甜入心扉颜语新书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女配是重生的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无上炼体异世小邪君圣骑士赵大牛神秘复苏之诡闻记诸天开局长生药神医废材妃午后香茶新书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侯门福妻
经典收藏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历战争年代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逍遥小地主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纨绔帝业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来自深海的他捕快摸鱼指南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周九皇子大明孽子重生之傲仕三国我是曹子桓爱妃,本王俯首称臣
最近更新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林冲君大宋闲医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魏砥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河东与河西的故事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九两金红楼新君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衙役凌云志我在大明当销冠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三国:大汉第一毒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