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天色依旧阴沉,厚重的云层低垂,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气,一场秋雨似乎随时都会倾盆而下。但这并未影响北郊“德庆班”新工作室前的热闹景象。还不到上午十点,简陋的院门外已经停了不少车辆,受邀的媒体记者、文化界专家、非遗爱好者,以及通过赵安邦渠道闻讯而来的市民,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贾长安一身深色休闲西装,精神抖擞,与身着素雅旗袍的秦望舒一起,站在门口迎接来宾。两人虽然眼底都带着一丝熬夜的疲惫,但神情中充满了自信与从容。老韩和两位徒弟则穿着崭新的中式褂子,紧张又激动地在一旁等候。
与“墨韵坊”在豪华酒店宴会厅举办的封闭式品鉴会不同,贾长安和秦望舒刻意将“匠心体验日”打造成一个开放、亲民、注重互动与真实体验的活动。工作室大门敞开,没有任何门槛,欢迎任何对皮影文化感兴趣的人前来。
活动开始,首先由秦望舒做开场白。她没有过多渲染项目的商业前景,而是从考古学者的角度,阐述了皮影戏作为“活化石”的历史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语调平实却充满力量,立刻奠定了活动庄重而专业的基调。
接着,贾长安上台。他摒弃了华丽的ppt,只是用真诚的语言,讲述了他是如何偶然结识“德庆班”,如何被老韩们的坚守所打动,以及他们策划这个项目的初心——“不是简单地让老手艺‘活下去’,而是要让它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看到其蕴含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核。” 他的演讲沉稳有力,逻辑清晰,同时又饱含情感,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重头戏是老韩和徒弟们的现场展示。工作室被临时划分为几个区域:选皮、制皮、画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每个环节都有老师傅亲自操作,并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和志愿者讲解。锋利的刻刀在薄如蝉翼的驴皮上游走,精细繁复的花纹逐渐显现;斑斓的矿物颜料在巧手下被渲染出丰富的层次;一个个皮影人物在老师傅们手中被赋予灵魂。整个过程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面前,那种专注、那种对材料的敬畏、那种指尖流淌的匠心,比任何语言都更具震撼力。
来宾们被深深吸引,纷纷围拢在操作台前,屏息凝神地观看,不时发出惊叹。相机快门声不绝于耳,记者们奋笔疾书。几位受邀前来的老专家更是激动不已,围着老韩问长问短,对“德庆班”坚持古法技艺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在市中心的凯悦酒店,“墨韵坊”的品鉴会也如期举行。正如秦望舒所料,会场布置得时尚光鲜,灯光璀璨,衣香鬓影。刘明西装革履,口若悬河地介绍着他们的“创新”理念和“市场化”前景。展示的皮影衍生品——印着简化皮影图案的丝巾、抱枕、t恤等,色彩艳丽,款式新颖,确实吸引了一些追求潮流的年轻买手和媒体。
然而,就在品鉴会进行到一半时,会场外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骚动。几位举着“支持真正非遗,反对机械复制”、“匠心不可替代”标语牌的“市民”,开始在不远处“散步”,并“热情”地向进入酒店的媒体记者分发“德庆班”匠心体验日的宣传单页。虽然很快被酒店保安劝离,但这一插曲无疑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窃窃私语和好奇。一些人开始偷偷用手机搜索“德庆班”的相关信息。
消息很快反馈到了北郊的工作室。贾长安和秦望舒相视一笑,赵安邦的“野路子”果然起到了搅局和引流的作用。
“匠心体验日”的高潮部分是老韩亲自表演的一段经典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色的幕布后,灯光亮起,锣鼓铿锵,老韩苍凉而富有韵味的唱腔响起,幕布上,孙悟空、白骨精等角色活灵活现,打斗场面精彩纷呈。尽管表演条件简陋,但那凝聚了百年技艺和情感的演出,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表演结束时,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许多观众的眼眶都有些湿润。
活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媒体记者们围着贾长安、秦望舒和老韩进行深度采访,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坚守匠心的精神传播出去。不少文化界人士当场表示愿意为“德庆班”背书,甚至有意向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而另一边,凯悦酒店的品鉴会虽然勉强完成,但效果大打折扣。不少与会者心不在焉,甚至有人提前离场,想去北郊亲眼看个究竟。“墨韵坊”那些看似时尚、实则缺乏灵魂的工业品,在“德庆班”鲜活、厚重的匠心对比下,显得苍白无力。刘明脸色铁青,显然没料到对手会使出这样一手“阳谋”,更没料到“匠心”这个点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共鸣。
活动结束后,贾长安和秦望舒婉拒了所有的庆功宴邀请,他们知道,这只是第一场战役的胜利,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送走所有来宾,工作室终于安静下来。老韩和徒弟们虽然疲惫,却兴奋得难以自抑,他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自己的手艺受到如此多的尊重和关注。
贾长安独自走到工作室外,深深吸了一口潮湿清冷的空气,感觉胸中的块垒尽消。他拿出手机,看到了苏青瓷发来的信息:“很成功。为你骄傲。” 简短的几个字,却让他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拨通了她的电话。
“结束了?”苏青瓷温柔的声音传来。
“嗯,结束了。比预想的还要好。”贾长安的声音带着疲惫,更带着喜悦,“你什么时候走的?我怎么没看到你?”
“我看完皮影表演就走了。”苏青瓷轻声说,“看到你们那么成功,我就放心了。不想打扰你们收尾。我熬了汤,回来喝。”
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贾长安挂断电话,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竟觉得那压抑的云层也变得可爱起来。他驱车回城,归心似箭。
然而,就在他的车即将驶入顺城巷时,秦望舒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凝重:“贾先生,刚得到消息,‘墨韵坊’的刘明,通过中间人放话,说我们今天的活动是‘恶意竞争’,‘诋毁同行’,暗示要追究法律责任。另外,他们似乎正在紧急联系一些网络水军,准备在线上反扑。”
贾长安的眉头再次皱起。果然,对方不会轻易认输。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但此刻,他的心中已无丝毫畏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经历了今天的考验,他对自己,对自己的团队,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
车子缓缓停在“归处”门口,那盏温暖的灯笼在渐浓的暮色中熠熠生辉。贾长安知道,无论外面有多少风雨,这里永远是他可以卸下疲惫、汲取力量的港湾。而他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一切。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归处是长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