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进行“闭门鉴真”演示会后,团队如同上紧的发条,开始了高速运转。秦望舒动用了所有学术人脉,成功邀请到了包括两位院士在内的国内区块链和文博领域的顶级专家,以及几家素以深度调查和严谨报道闻名的权威媒体。邀请函上明确表示,这将是一次纯粹的技术与成果导向的闭门交流,不设问答环节,只做演示和专家质询。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立刻在圈内引起了巨大关注。很多人都想看看,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贾长安团队,到底能拿出什么真东西来应对这场信誉危机。王天宇那边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网络上的攻击言论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单纯的人身攻击,开始夹杂一些对区块链技术本身可行性的“质疑”,显然是试图提前给演示会泼冷水。
贾长安对此不予理会,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演示会的准备中。与链芯科技的技术团队反复演练每一个细节,确保演示过程流畅、直观、有冲击力。他甚至亲自参与了演示脚本的撰写,决定由自己来担任主讲人,他要亲自向所有人阐述这项技术的意义和他们的初心。
演示会的前一天晚上,贾长安在“归处”的书房里进行最后的演练。苏青瓷静静地坐在一旁,充当唯一的听众。当他讲到动情处,回忆起老韩在灯光下专注雕刻的神情,谈到希望通过技术让这份匠心被更多人看见、被永恒记录时,声音不禁有些哽咽。
苏青瓷起身,走到他身边,将一杯温水递给他,轻声说:“很好,很真诚。明天就这样讲,一定能打动他们。”
贾长安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手心的温暖和力量。“青瓷,谢谢你。每次我觉得快要撑不住的时候,都是你在我身边。”
苏青瓷微微一笑,眼神温柔:“因为我们在一起啊。一起去面对,就好了。”
第二天下午,“闭门鉴真”演示会在链芯科技一间布置简单的会议室里举行。现场气氛庄重而略带紧张。受邀的专家和媒体记者准时到场,人人脸上都带着审视的表情。贾长安甚至注意到,观众席后排,坐着两个面色冷漠、身份不明的男子,很可能是王天宇派来打探情况的人。
没有寒暄,演示会直接开始。贾长安走到台前,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深色衬衫,神色平静,目光扫过全场,没有丝毫闪躲。
“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他的开场白简洁有力,“最近,关于我本人和我们团队,有很多声音。今天,我们不想辩解,也不想争论。我们只想请大家花一点时间,亲眼看看,我们这群人,到底在做什么。”
他没有任何回避,直接点明了当前的风波,但这种坦荡的态度,反而让在场的一些人收起了几分轻视。
接着,演示正式开始。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示了区块链平台的后台操作。一件精美的皮影作品被扫描录入,其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哈希值)瞬间被生成并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随后,通过二维码,链接到老韩雕刻这件作品的完整过程视频、使用的工具材料清单、甚至每一次修改的细节记录。专家们可以通过专用设备,实时验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李琛博士上台,从技术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平台的架构、安全机制和创新点。他逻辑清晰,数据翔实,面对几位院士提出的相当专业和尖锐的问题,应对自如,展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
演示的高潮部分,秦望舒邀请一位专家随机挑选了一件现场展示的、未经提前录入的皮影小品。工作人员当场进行扫描录入,几乎在瞬间,其信息就被上链存证,并与数据库中原有的作者信息、风格特征进行智能比对和关联,清晰地展示了平台在版权确认和溯源方面的强大能力。
整个演示过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的故事,只有冷静的技术展示和严谨的逻辑论证。但正是这种基于事实和创新的力量,具有一种撼动人心的魅力。台下原本带着质疑目光的专家们,神情逐渐变得专注和赞赏,不时低声交流,点头称是。那些严谨的记者们也飞快地记录着,眼神中充满了兴趣。
当演示结束,贾长安再次站到台前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发自内心的掌声。这掌声,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肯定,也是对团队在巨大压力下依然能拿出如此过硬成果的敬佩。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率先发言,他高度评价了这个项目,认为它“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全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思路,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优秀范例”,并直言“创新的事业难免会遇到各种杂音,但真的东西,终究经得起考验。”
这位院士的定调,无疑具有一锤定音的效果。接下来的媒体提问环节,焦点完全集中在了技术细节、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上,再也没有人提及那些花边新闻和恶意诽谤。
演示会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当与会者陆续离场时,许多人主动上前与贾长安、秦望舒、李琛握手,表达赞赏和支持。后排那两个身份不明的男子,不知何时已经悄悄溜走了。
送走所有客人,会议室里只剩下核心团队成员。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正轻松的笑容。这场背水一战,他们赢了!用实力和真诚,挽回了几乎崩塌的信誉!
贾长安看着疲惫却兴奋的伙伴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华灯初上的西安城,感觉压在心口数月的大石,终于被搬开。他拿出手机,给苏青瓷发了一条信息:
“演示会很成功。乌云散了。”
很快,苏青瓷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和一句话:
“我知道你一定可以。晚上回家吃饭,我煲了汤。”
“回家”两个字,让贾长安的眼眶微微发热。是的,他在这座城市,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归处。而接下来的路,虽然依旧不会平坦,但他已无所畏惧。
然而,贾长安并不知道,王天宇在正面攻击连续受挫后,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处,一场针对他感情生活的、更加阴险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织就。技术的密钥可以打开信任之门,但人心的试炼,还远未结束。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归处是长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