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下月初九,转瞬即至。
这一日的北京城,从黎明前便苏醒过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兴奋的气息。家家户户早早起床,洒扫庭除,许多人家甚至自发地在门口悬挂起了红绸或崭新的灯笼,如同过节一般。
皇宫,经过赵铁柱所部一个多月的清理、修缮,已然焕然一新。不再是旧日夏朝那般繁复奢靡,而是在保留皇家气派的基础上,更显庄重、简练、大气。黑、红、金三色成为主调,象征着沉稳、力量与威严。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这是旧日夏朝皇帝祭天之所,如今,经过紧张的布置,已然准备就绪。汉白玉的圜丘坛在晨曦微光中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周围旌旗招展,黑红色的华夏军旗帜与象征帝王的龙旗并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文武百官,早已按照新的品级官服(张枫对官服进行了简化,更注重实用与威仪),在天坛下肃立等候。队伍分为左右两列。左侧,是以福伯、赵铁柱为首的新朝元勋,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右侧,是以李纲、周望为首的归附旧臣,神情复杂,有忐忑,有期待,更多的是一种见证历史的肃穆。
更外围,是精锐的华夏军仪仗队和侍卫,盔明甲亮,刀枪如林,军容鼎盛。再远处,则是被允许进入警戒区域观礼的士绅百姓代表,人山人海,翘首以盼。
吉时将至。
朝阳终于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万道金光洒向大地。整个天坛被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边,显得无比神圣庄严。
“吉时到——!陛下驾临——!”礼官拖长了声音,高声唱喏。
顿时,钟鼓齐鸣,庄严肃穆的礼乐奏响。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天坛入口方向。
只见一支威严的仪仗缓缓行进而来。前列是高举龙旗、节杖、斧钺的侍卫,之后是手持各种礼器的内侍宫女。
紧接着,主角登场。
张枫,身着特制的帝王冕服。这冕服并非完全照搬旧制,去除了许多过于繁琐冗余的配饰,主体为玄衣纁裳,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庄重威严,却又比旧式冕服更显干练利落。头戴十二旒冕冠,珠玉垂旒微微晃动,遮住了他部分面容,却更添深邃与神秘。他步伐沉稳,一步步沿着汉白玉铺就的御道,向圜丘坛顶走去。
阳光照在他身上,冕服上的金线刺绣熠熠生辉,仿佛他自身就在发光。那挺拔的身姿,沉稳的步伐,以及透过垂旒隐约可见的坚毅眼神,无不透露出一种执掌乾坤、不容置疑的帝王气度。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福伯和赵铁柱的带领下,坛下文武百官,以及所有军士、观礼百姓,如同潮水般跪伏下去,发出了震彻云霄的山呼。声浪滚滚,直上九霄,连天上的流云似乎都被这声势所撼动。
张枫并未回头,一步步登上圜丘坛顶。坛顶中央设香案,陈列着牛羊猪三牲太牢等祭品,以及那方刚刚收入宫中的传国玉玺。
他立于香案前,早有礼官奉上点燃的巨型檀香。
张枫接过,双手持香,仰望苍茫青天,声音洪亮而清晰地诵读由他亲自审定、文臣润色的祭天文告:
“维,启明元年,岁次甲子,正月丙寅朔,越九日甲戌,华夏皇帝臣张枫,敢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只:
呜呼!天命无常,惟德是辅。夏室失道,政苛刑滥,贪腐横行,民不聊生。臣承昊天之明命,荷祖宗之灵佑,奋起布衣,提三尺剑,扫除凶逆,平定寰宇……
今四海甫定,兆民待苏。臣虽不敏,敢不祗承天序,恪谨天命?爰定国号曰华夏,建元启明,权正大位……惟祈上天,佑我华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四海升平。臣张枫,当夙夜兢兢,求贤纳谏,励精图治,以副苍生之望,以答神明之休。伏惟尚飨!”
祭文内容,既阐述了改朝换代的合法性(夏失其德,己承天命),也表明了新帝励精图治、以民为本的决心。这不仅是告天,更是告谕天下。
诵读完毕,张枫将檀香插入巨大的香炉之中,青烟袅袅,直上青云。随后,他带领文武百官,向天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成!
当张枫再次转身,面向坛下万千臣民时,他缓缓举起了双手。
“万岁!万岁!万岁!”
更加狂热、更加持久的欢呼声再次响起,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天地。士兵们用刀枪敲击着盾牌,百姓们奋力挥舞着手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希望。他们见证了一个旧时代的彻底埋葬,也亲眼看到了一个新时代开创者的诞生!
祭天仪式结束,张枫在万众簇拥下,起驾返回皇宫。接下来,将在皇宫正殿——被他更名为“承天殿”的大殿内,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接受百官朝贺,并颁布一系列重要诏书。
天意,已通过这万民的欢呼,清晰地昭示。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