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的桂花刚落尽,林薇手里的验孕棒就冒出了两条红杠——浅粉色的线像刚抽芽的嫩枝,猝不及防就把“怀孕”两个字砸进了她和江屿的日子里。消息传到工作室时,顾妍正拿着订单本对账,当场拍着桌子跳起来,发梢的铜铃叮当作响:“我的天!小老板要来了?!”转头就往巷口跑,“我去给林姐买孕妇专用的红枣糕,王姨说吃了孩子皮肤好!”
张弛更夸张,当天就把工作室的饮水机换成了恒温的,还在林薇的工作台旁加了个软乎乎的靠垫,上面印着铜铃图案,凑过来时一脸认真:“林姐,以后搬东西、跑外勤都交给我,你就负责安心养胎,顺便指导我们干活!”周浩则默默整理了一份“孕期注意事项”,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室墙上,连“避免长时间看电脑”“每天散步半小时”都标得清清楚楚,比江屿的育儿书还细致。
江屿的反应更是让林薇哭笑不得。他当天就从书店搬回十几本育儿书,《孕期百科》《新手爸爸指南》《胎教实用手册》堆在床头柜上,比他的建筑设计图册还高,封面还贴满了彩色便利贴,标着“孕1-3月重点”“胎儿听觉发育关键期”,活像在做一个重要的建筑项目方案。更绝的是,某天晚上林薇刚躺下,他就捧着本《建筑理论基础》凑过来,声音放得轻轻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宝宝,今天我们来学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结构——你看这受力原理,和妈妈做铜铃的锻打工艺一样,都讲究平衡与美感。”
林薇听得眼皮直跳,伸手把书抽走时,指尖不小心蹭到他发烫的耳尖——这家伙自从知道要当爹,耳根就没怎么凉过,连念建筑理论时都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认真。“江屿同志,”她憋着笑板起脸,“你是想让咱们孩子出生就会画设计图,还是想让他在肚子里就开始考建筑师证?”
江屿愣了愣,捏着书的手指微微收紧,眼底闪过一丝无措,像个做错事的学生:“我查了,胎教要多听有逻辑的内容,有助于大脑发育……”
“那也不能听建筑理论啊!”林薇把书扔到床头柜上,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宝宝需要的是软乎乎的童话,不是硬邦邦的结构图。”
最后两人各退一步,达成了“胎教协议”:周一、三、五晚上,江屿负责念童话,从《小王子》到《格林童话》,要求语气温柔、语速缓慢;周二、四、六可以加十分钟“建筑小课堂”,但必须用最通俗的语言,比如把“穹顶”说成“像老巷里的灶台顶”,把“立柱”比作“陈伯家门口的石柱子”;周日则留给林薇的“抽象派胎教”——她固执地认为,自己趴在工作台前画设计图时,铅笔勾勒的线条、铜铃纹样的弧度,都能让宝宝感受到创意与美感。
于是每个周日下午,“巷里光阴”的工作台前就多了一道奇特的风景:林薇穿着宽松的棉麻裙,肚子微微隆起,像揣了个小小的暖炉,手里的铅笔在纸上轻轻游走,勾勒着新的铜铃纹样。她会一边画一边小声念叨,语气软得像:“宝宝你看,这道弧线要跟着老巷的屋檐走,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就像妈妈对你的期待,既要懂坚持,也要会温柔。”画到兴起时,还会轻轻拍一拍肚子,“怎么样,这个铜铃配扎染布的设计,是不是比你爸爸的建筑图好看多了?”
江屿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削好的苹果,眼神黏在她身上,嘴角挂着藏不住的笑。有时会忍不住凑过去,指着图纸上的纹样:“这里的弧度可以再调整一点,像苏晓扎染的冰裂纹,更自然。”林薇就会侧过头,把铅笔塞到他手里:“那你来改,顺便给宝宝讲讲,为什么这样更好看。”阳光透过木格窗洒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落在图纸上的铜铃纹样上,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期待。
顾妍来送零食时,总能撞见这一幕,每次都忍不住调侃:“林姐你这胎教也太抽象了,宝宝要是以后成了抽象派艺术家,肯定是你带偏的!”
林薇头也不抬地画着,理直气壮地反驳:“抽象怎么了?艺术就是要自由生长!万一宝宝以后能设计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那都是我的功劳!”江屿在旁边帮腔:“我觉得挺好,既有妈妈的创意,又有爸爸的逻辑,咱们宝宝以后肯定又聪明又有审美。”
陈伯路过工作室,看到林薇趴在桌上画画,总会拎着一兜刚煮好的鸡蛋走进来,把鸡蛋放在她手边:“丫头,别累着,多吃点鸡蛋补营养。”然后看着图纸上的铜铃,笑着说,“这纹样画得越来越有味道了,宝宝在肚子里就跟着学手艺,以后肯定是个做老手艺的好苗子。”
台灯下,林薇画着铜铃的弧度,江屿坐在旁边念着童话,肚子里的小家伙偶尔轻轻踢一下,像在回应这对新手爸妈的笨拙与温柔。老巷的铜铃在晚风里叮当作响,桂花的余香还萦绕在鼻尖,日子就像林薇画的纹样,软乎乎的,带着点笨拙的认真,却满是藏不住的期待——他们不知道肚子里的宝宝会是什么样子,会喜欢建筑还是艺术,会执着于老手艺还是向往远方,但他们知道,只要用爱与陪伴浇灌,这个小小的生命,一定会像老巷的草木一样,在烟火气里慢慢长大,长成独一无二的模样。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暴富的乌龙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