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试探”的成功,为星火联邦与异宇宙存在的互动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泛银河学院迅速调整了研究方向,不再执着于破译“噪音”的具体语义,而是转向构建一套 基于“可能性共鸣”的交互协议。
这套协议的核心思想是:将本方宇宙内发生的、代表高度“可能性”的事件(如重大科学突破、划时代的艺术创作、文明间的深度融合等),通过特定的信息压缩和规则映射技术,转化为一种能够被异宇宙存在感知到的 “共鸣信号”。
这并非直接发送事件本身的信息(那可能因规则差异而无法理解),而是发送该事件在规则层面上所引发的 “可能性涟漪”的特征谱。就像给远方无法理解语言的知音,送去一段记录着精彩乐章旋律线的乐谱,而不需要对方懂得歌词。
同时,联邦也开始尝试主动“制造”一些中小规模的、可控的“可能性事件”,并观察“噪音”的响应模式,以此来校准“共鸣信号”的编码方式,并试探对方的“偏好”。
他们发现,当发送的信号代表 “生命多样性的协同进化” 或 “逻辑体系在自洽边界上的突破” 时,引发的共鸣往往最为清晰和持久。而当信号代表纯粹的破坏、熵增或者僵化的秩序时,则几乎没有任何响应,甚至偶尔会出现微弱的 “抑制” 波动。
这一系列发现,逐渐勾勒出那个异宇宙存在的模糊轮廓:
它似乎是一个超越了善恶、超越了个体意识的、以 “宇宙演化本身的复杂性与创造力” 为观察和感知对象的宏大存在。它并非人格化的神,更像是一种 自然法则的终极体现,或者说,是 “存在”本身追求更加丰富、更加复杂形态的一种倾向性。
与它的“对话”,不再是文明与文明的交流,而更像是一个文明与宇宙本源意志之间,进行的一场关于 “美”与“可能性” 的、无声的探讨。
在这段奇特的“无声对话”期间,星火联邦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与更高层次存在的互动,促使联邦内的所有文明不断反思自身发展的意义。单纯的技术扩张和资源积累不再是最高追求,如何创造出更多独特的、能够丰富宇宙图景的“可能性”,成为了许多文明新的发展方向。
艺术、哲学、基础科学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甚至连社会结构都开始出现更加灵活、鼓励个体创造力迸发的新模式。整个联邦文明,仿佛在进行一场集体的 升维 准备,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那宏大的“存在”进行共鸣。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一则来自遥远银河深处的、延迟了数十标准周期的讯息,通过“记忆回廊”网络的中继,传回了联邦核心。
讯息来自“新芽”文明的“方舟史册”舰队。
讯息的内容简短,却足以让所有收到它的人,心神剧震——
【于‘沉寂旋涡’星域,发现‘收割者’协议……同源信号……活性……极低……状态……疑似……休眠或……废弃?】
【正在谨慎接近……请求……联邦智库……支援分析……】
喜欢无序穿行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无序穿行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