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外的临时指挥部里,李云龙正用马刀鞘敲着地图上的三个红圈 —— 这是周边三个鬼子小据点:狼窝沟据点有暗堡群,靠山而建;马家堡据点围着三层铁丝网,里面藏着两辆 “九七改”;河湾据点依河设卡,用沉船堵了河道,控制着水上运输线。“今天咱们分三路清剿,一个据点都别留!” 他把马刀往桌上一插,刀刃扎进地图的狼窝沟位置,“俺带第一路,开两辆重坦打狼窝沟,破暗堡;徐昊带第二路,用中坦和铁丝网剪打马家堡,撕开口子;赵刚带第三路,骑兵涉水绕后打河湾,端了鬼子的卡哨!”
徐昊指着马家堡的地图标注,补充道:“马家堡的铁丝网是带刺的,老周用铁轨钢做了三把大剪子,能剪直径两指的铁丝;河湾的沉船,栓柱说能找渔民帮忙,用钩子拉到岸边,清出航道。” 他手里的铁丝网剪确实分量十足 —— 三根铁轨钢锻成剪刃,木柄用的是老枣木,缠了防滑麻绳,两个壮小伙才能勉强抬动,试剪时一下就剪断了粗铁丝,切口齐整得像用刀削的。
张大爷带着三个据点周边的老乡赶来,每人手里都拿着张手绘的小路图。“狼窝沟的暗堡有五个,俺知道有条小道能绕到暗堡后面,是俺以前放羊踩出来的!” 带狼窝沟路线的老乡叫老羊倌,手里还拄着根羊鞭,鞭梢上系着个铜铃,“暗堡的射击口朝正面,后面只有个小通风口,能扔炸药包!”
李婶则带着妇女会,给三路队伍准备了 “战斗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麦麸饼、一壶绿豆汤、一包急救纱布,还有用麻线缝的护腕,防止战士们握武器磨破皮。“孩子们,打据点别硬拼,吃饱了才有劲,受伤了赶紧裹伤口!” 她给狗蛋塞了个额外的饼,狗蛋现在跟着李云龙的队伍,负责帮着递炸药包,他的小背包里还揣着父亲张老实的撬棍,磨得发亮的木柄是他的精神支柱。
天刚蒙蒙亮,三路队伍就出发了。李云龙带着第一路,两辆重坦在前面开道,履带碾过山间小路,推土铲把挡路的碎石堆推得四散,老羊倌坐在第二辆重坦的车顶,手里的羊鞭指着方向:“前面拐个弯,就是暗堡群的正面,咱们先佯攻,引鬼子开枪,俺再带你们绕后路!”
狼窝沟的鬼子果然上当。重坦刚出现在暗堡射程内,五个暗堡的机枪就同时开火,子弹打在重坦装甲上 “叮叮当当” 响,却只留下白印。“停!按计划来!” 李云龙跳下车,让重坦继续用并列机枪佯攻,自己则带着一个班的战士,跟着老羊倌往小路绕。小路只有半米宽,旁边是陡峭的山坡,老羊倌走得稳当,时不时用羊鞭拨开挡路的灌木:“快到了,前面那个石缝就是暗堡后面的通风口!”
可刚到石缝旁,里面突然扔出颗手榴弹!“快卧倒!” 李云龙一把推开老羊倌,自己也趴在地上,手榴弹 “轰隆” 炸了,碎石溅在他的胳膊上,划出几道血痕。“娘的!鬼子还留了后手!” 李云龙骂着,从背包里掏出个土炸药包,想往通风口扔,却发现通风口太高,够不着 —— 暗堡建在半山坡,通风口离地面有两米多,扔炸药包根本进不去。
就在这时,周铁柱推着轮椅赶来了 —— 他担心重坦出故障,带着工具跟在后面,看到这情况,立刻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根竹竿和麻绳:“把炸药包绑在竹竿上,从通风口捅进去!竹竿够长,能伸到暗堡里!” 这主意是他从老乡们摘枣子的长杆想到的,竹竿是从兵工厂附近砍的,粗细均匀,韧性足,绑上炸药包正好能捅进通风口。
战士们立刻动手,把炸药包绑在竹竿顶端,老羊倌自告奋勇:“俺来捅!俺眼神好,能对准通风口!” 他踮着脚,把竹竿慢慢伸到通风口前,里面的鬼子听到动静,想往外推,老羊倌猛地一送,炸药包进了暗堡,他赶紧把竹竿扔了,拉着战士们往后跑。“轰隆” 一声,第一个暗堡炸塌了,里面的鬼子惨叫着被埋在碎石下。
用同样的办法,剩下的四个暗堡也被逐个攻破。重坦此时也冲了上来,推土铲把暗堡的残垣推平,战士们跟着冲进据点,没几分钟就把剩下的鬼子消灭了。清理战场时,狗蛋在一个暗堡的废墟里,捡到了一把鬼子的军刺,他把军刺递给老羊倌:“大爷,这给你,以后放羊遇到狼,能防身!” 老羊倌笑着收下,把军刺别在腰上,羊鞭上的铜铃 “叮铃” 响着,格外清脆。
与此同时,徐昊的第二路在马家堡也打得顺利。三个战士抬着铁轨钢剪,走到铁丝网前,“嘿咻” 一声,剪刃卡在铁丝网上,再一用力,“咔嚓” 一声,粗铁丝被剪断,露出个两丈宽的口子。“冲!” 徐昊大喊着,两辆中坦立刻冲进去,主炮对准里面的 “九七改”,“轰隆” 两声,“九七改” 的履带被炸断,动弹不得。
据点里的鬼子想往铁丝网外跑,却被守在外面的老乡们拦住 —— 张大爷带着十几个村民,手里拿着锄头、铁锹,看到鬼子就往地上扔石头,有的还捡起战士们掉落的步枪,虽然不会用,却能吓住鬼子。一个鬼子想翻墙,被张大爷一锄头砸在腿上,“扑通” 一声跪下,被赶来的战士俘虏。
赵刚的第三路在河湾也传来捷报。栓柱找的渔民老乡,驾着三艘小渔船,用长钩把堵河道的沉船拉到岸边,清出了一条航道。骑兵连趁机涉水过河,从河湾据点的后面冲进去,鬼子没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赵刚带着步兵班,把据点里的粮食、弹药全缴获了,还解救了五个被鬼子抓来划船的渔民。
中午时分,三路队伍在大同城外汇合,三个据点全被拔掉,共消灭鬼子八十多人,缴获 “九七改” 两辆、重机枪三挺、步枪五十多支,还有不少粮食、柴油。李云龙站在缴获的 “九七改” 旁,拍着车身大笑:“他娘的!这三个据点一拔,大同周边就清净了!老乡们种地、运输,再也不用怕鬼子骚扰了!”
老羊倌、张大爷等老乡们也围过来,看着缴获的物资,脸上满是笑容。老羊倌指着 “九七改” 的履带:“这履带能拆下来,给你们的重坦当备用零件!俺们村还有不少旧木料,能给兵工厂做模具!” 渔民老乡们则表示,以后愿意帮着守河湾,不让鬼子再堵河道:“俺们熟悉水性,鬼子想从水上过来,俺们第一时间报信!”
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缴获的 “九七改” 发动机:“这发动机还能用,拆下来修修,能给中型坦克当备用发动机!俺们还能从上面拆些零件,改进重坦的供油系统,让重坦跑得更稳!” 王铁匠也凑过来,看着 “九七改” 的装甲板:“这钢板虽然薄,却能熔了做重坦的零件,比如履带销子、螺栓,能省不少‘虎王’钢!”
战士们和老乡们立刻动手,拆解缴获的装备。有的拆履带,有的卸发动机,有的搬弹药,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给大家送来了热乎的麦麸饼和绿豆汤:“快吃点,打了一上午,肯定饿了!俺们还熬了草药水,受伤的战士喝了,能消炎!”
狗蛋和小石头也没闲着,狗蛋帮着战士们递工具,小石头则帮着清点弹药,他的小本子上记着 “步枪弹五十发、机枪弹二十盒”,字迹歪歪扭扭,却记得清清楚楚。一个战士拆发动机时,手指被划伤,小石头立刻跑过去,从战斗包里拿出急救纱布,帮他包扎:“俺娘教过俺,要先擦干净伤口再裹纱布,你忍忍!”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多据点协同清剿胜利(拔除 3 个据点、缴获大批装备、解救渔民)+ 土法破敌技术验证(竹竿炸药破暗堡、铁轨钢剪破铁丝网),解锁 “分区据点清剿战术手册”“重坦零件复用方案”】
【解锁内容:1. 清剿四步战术(老乡带路探点→步坦协同佯攻→土法破防→步兵清残,效率提升 50%);2. 零件复用方案(缴获 “九七改”“豆战车” 零件,70% 可适配中坦,30% 可改造成重坦备用件);3. 据点防御改造指南(将废弃据点改造成联防哨,配备了望塔、应急粮库)】
【任务进度:晋西北外围据点肃清,重坦旅实战经验累计达标,可启动 “晋造重坦量产扩能计划”,下一步可清剿大同以北的鬼子军火库】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拍着缴获的 “九七改” 大笑:“好小子!这下不仅能清剿据点,还能拆零件造重坦!等重坦造多了,咱们就去端鬼子的军火库,让他们没弹药可用!”
王铁匠立刻表态:“俺们现在就把缴获的发动机拆了,修修给中坦用,再熔些零件做重坦的履带销子,保证不耽误量产!” 张大爷则带着老乡们,开始改造狼窝沟的废弃据点:“俺们把暗堡的通风口改造成了望口,再挖个应急粮库,以后这里就是联防哨,俺们村派壮丁轮流守着!”
夕阳下,战士们和老乡们还在忙碌。有的在改造据点,有的在拆解装备,有的在清点物资,临时指挥部旁的空地上,缴获的武器、弹药堆成了小山,两辆 “九七改” 正在被拆解,发动机、履带、装甲板分门别类堆好,等着运回兵工厂。
李云龙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感慨。从黑风口的艰难防御,到大同的破城攻坚,再到如今的据点清剿,每一步都离不开战士们的拼杀,更离不开老乡们的支持。他拍了拍徐昊的肩膀:“下一步,咱们就扩产重坦,再端了鬼子的军火库,让晋西北彻底没有鬼子的影子,让老乡们能安稳种地、过日子!”
徐昊点点头,看向远处的兵工厂方向 —— 那里的熔炉火还在燃烧,第三辆重坦的装配应该已经开始了。他知道,据点清剿的胜利不是结束,而是晋西北根据地发展的新开始,只要军民同心,只要重坦旅越来越强,总有一天,他们能把所有鬼子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和平。
夜幕降临,改造后的狼窝沟据点亮起了灯火,了望塔上的哨兵拿着步枪,警惕地盯着远方;河湾的航道上,渔民老乡们驾着渔船,打着灯笼巡逻,灯笼的光映在水面上,像一颗颗星星;兵工厂的熔炉旁,王铁匠和周铁柱还在忙碌,第三辆重坦的装甲钢正在熔铸,暗红色的钢水映红了他们的脸。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