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这座莱茵河畔的重镇,在伽尔巴的统治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混合气质。它不再仅仅是日耳曼狂野精神的巢穴,也不完全是罗马秩序的翻版。伽尔巴汲取了失败的教训,不再单纯依赖武力征服,转而采取了发展生产、鼓励贸易的务实政策。然而,在这片看似繁荣的商业景象之下,涌动着更为深沉的力量。他在民间广泛开展军事训练,要求青壮在劳作之余必须操演格斗、箭术与阵型。于是,科隆的街头,随处可见身着结实皮裤、腰悬锋利短刃的市民,他们目光锐利,甚至带着几分未曾磨灭的凶悍,却在市场、工坊与训练场之间井然有序,各司其职。这正是一种深得伽尔巴理念精髓的 “藏兵于民” 之策,整个城市仿佛一座巨大的兵营,却又披着和平生产的外衣,综合实力在沉默中稳步增强。
罗马的奥托皇帝对此如坐针毡。持续的军事对抗代价高昂且胜负难料,他决定改换策略,派遣以智慧和冷静着称的维吉尔前往科隆,进行息战谈判。
当维吉尔踏入科隆城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惊异。街道整洁,市集喧闹却有条不紊,那些浑身散发着野性力量的市民,行走坐卧间却隐隐透出一种被规训过的纪律性。他们看向他这位罗马使节的目光,充满了警惕与审视,却并无混乱与骚动。
“此地……”维吉尔心中暗忖,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感混合着职业性的冷静在他心底滋生,“民风彪悍,筋骨强健,却又隐含对秩序的潜在服从……这岂不是我推行法制思想,建立森严秩序最为合适的试验场么?比起罗马元老院那些勾心斗角的蠹虫,这些单纯的、崇尚力量的灵魂,一旦被正确的法则引导,将爆发出何等惊人的能量!” 他仿佛看到了一幅以铁血法典重塑蛮荒,打造绝对秩序国度的蓝图。
谈判桌上,气氛并未如预期般剑拔弩张。维吉尔一反常态,没有盛气凌人地宣读罗马的权威,反而真诚地称赞了科隆当地彪悍的民风。
“总督阁下,”维吉尔看向伽尔巴,语气平和而有力,“我行走于科隆街头,所见市民,皆体魄强健,眼神锐利,保有日耳曼民族最珍贵的勇武之气。然而,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份勇武并未导向混乱,而是在一种内在的纪律下,转化为了生产与守护的力量。”
他稍作停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坦白地指出了奥托乃至整个罗马最为忌惮,也最为看重的一点:“在我看来,日耳曼人并非排斥秩序,相反,你们骨子里向往着一种强大的、能被理解的秩序。这份对力量与秩序的潜在追求,以及科隆如今展现出的、将勇武纳入轨道的潜力,正是你们能与罗马帝国实现长久和平共处的最大保证,也是唯一的可行之道。”
这番话,没有丝毫虚伪的客套,直接切中了伽尔巴内心深处的认知,也说出了他正在努力实践的方向。伽尔巴凝视着维吉尔,这个曾经在罗马城下与他生死相搏的对手、地狱审判官,此刻展现出的洞察力与坦诚,让他不禁刮目相看。他意识到,维吉尔并非简单的说客,而是一个真正理解力量与秩序本质的人。
谈判的气氛由此转向务实。双方基于现实利益与力量对比,很快达成了一项停战协议。罗马承认伽尔巴对科隆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伽尔巴则名义上尊奉罗马为宗主,并承诺不主动西进攻击罗马核心领土。
协议签署后,伽尔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站起身,向维吉尔郑重地行了一个日耳曼勇士的礼节。
“维吉尔阁下,你的智慧和坦诚,赢得了我的尊重。”伽尔巴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科隆乃至整个日耳曼尼亚的未来,需要不仅仅是勇气和力量。我希望,你能留下来,为日耳曼族的发展继续出谋划策。我们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法则’,不是完全照搬罗马,而是契合我们血脉与土地的全新秩序。”
维吉尔看着伽尔巴眼中那混合着野性与求知欲的光芒,心中那幅“法典森然契蛮风”的蓝图愈发清晰。他微微颔首,接受了这份非同寻常的邀请。
科隆,这座命运多舛的城市,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迎来了一位曾经的敌人,如今的导师。一个融合了日耳曼勇武与罗马式严苛法理的新的可能性,在这莱茵河畔,悄然萌发。而远在罗马的奥托,或许并未料到,他派出的使者,正在为他亲手塑造一个未来更为强大、也更难以掌控的对手。
喜欢林冲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林冲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