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对诗?文老板的惊疑
“对诗?”
文老板从老花镜上方抬起眼,镜片后的目光像两枚被磨得光滑的石子,看不出任何情绪。他打量着眼前这个双眼布满血丝,精神却亢奋得有些反常的年轻人,声音平淡无波。
“一堆秦时的废简,你说它们在对诗?”
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一个穷书生为了留下而编造出的、不怎么高明的笑话。
柳惊鸿似乎完全没听出他语气里的怀疑,她还沉浸在自己伟大的发现中,激动得脸颊泛红。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最上层那些紫竹简挪开,露出了下面混杂在一起的青竹简。
“先生您看,这些青竹简,记录的都是些日常琐事,‘今日会客张三’,‘明日宴请李四’,杂乱无章,是为‘客’。”
她又指了指被她单独码放在一旁的紫竹简。
“而这些紫竹简,记录的都是星宿方位,‘荧惑守心’,‘太白经天’,孤高玄妙,是为‘主’。学生昨夜反复比对,发现这些竹简上的刻痕深浅、绳孔位置,都暗藏玄机。它们并非一体,而是一主一客,一问一答!”
文老板没有说话,只是抱着手臂,静静地看着她表演。
柳惊鸿献宝似的拿起一片青竹简,又拿起一片紫竹简,将它们并排放在地上。
“先生请看,这片青简上记:‘二年,七月,自西城归,途遇暴雨,车马困于泥泞。’”她念得抑扬顿挫,像在唱戏。
接着,她指向那片紫竹简,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揭示天机的神圣感:“而这片紫简上恰好刻着:‘二年,七月,荧惑守心,天降赤水,不利出行。’先生您想,这难道不是一问一答,天人之对吗?凡人抱怨路途泥泞,上天便以星象示警!”
翰墨斋内一片死寂。
文老板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他俯下身,拿起那两片竹简,仔细比对上面的年份和月份,确实完全吻合。
这或许是巧合。
柳惊鸿见他意动,愈发来劲,又迅速地拼凑出第二对。
“还有这里!青简曰:‘三年,正月,北上谒上官,求迁职,未果,心甚忧。’”
“紫简则曰:‘三年,正月,太白经天,其光烁烁,利西,不利北往!’”
她的声音在空荡荡的书斋里回响,带着一种学究发现真理时的痴狂与天真。“先生,这哪里是废料,这分明是秦时一位失意官员,在用天地星辰与自己的命运对谈啊!他将自己的困顿写于青竹,又将上天的启示刻于紫竹,这是何等孤寂,又何等风雅!”
文老板沉默了。他一言不发地蹲下身,亲自拿起一片片紫竹简,按照柳惊鸿所说的“对诗”逻辑,一一审视。
一个又一个巧合,在他指尖下不断浮现。
“荧惑守心”对应着“天降赤水”。
“太白经天,利西”对应着“北上未果”。
“北方赤气,起于虚、危”对应着“冬日染疾,闭门不出”。
……
这套逻辑,严丝合缝,充满了文人式的浪漫与宿命感。它完美地解释了这堆竹简为何内容杂乱,又为何同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录。
柳惊鸿看他已经入局,便开始抛出真正的杀招。她将那些作为“地图”的紫竹简,按照她昨夜排好的顺序,看似随意地一一拈起,用一种吟唱般的调子,将上面的星宿与方位词串联起来。
“长庚引路向西顾,踏破关山第一途。”她念出第一句,对应着那枚指向西边关隘的竹简。
文老板的手指微微一顿。
“行至中天悬北斗,南望江水绕城郭。”她又念出第二句,指向那枚标示着渡口与河流的竹简。
文老板的呼吸,几不可察地停滞了一瞬。
柳惊鸿仿佛毫无所觉,越念越是投入,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魔的光彩。
“荧惑幽光照长夜,直入中庭不肯歇。”
“危宿之野起狼烟,王气尽在此山巅!”
一句句诗,从她口中流出。这些诗句古拙苍凉,充满了金石之气,听起来与秦时的风格并无二致。然而,当这些诗句被串联在一起,一幅波澜壮阔的行军图,便在文老板的脑海中,轰然展开!
从西境关隘出发,渡过天堑长河,绕开重兵把守的隘口,沿山脉潜行,最终兵临城下,直指国都!
这哪里是什么失意官员与天对谈!
这分明是一首杀气腾腾的战歌!
文老板缓缓地站起身,他没有看地上的竹简,也没有看柳惊鸿,目光反而投向了墙上挂着的那副《南国山川地理图》。他的视线,从最西边的雁门关,一路向东,越过渭水,沿着太行山南麓的隐秘小道,最终,死死地定在了地图中央,那个被标注为“上京”的红点上。
路线,一模一样。
他慢慢地转过身,重新看向眼前这个“穷酸书生”。
对方依旧蹲在地上,正痴迷地抚摸着那些竹简,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在品味那些诗句的韵脚,对外界的一切毫无反应。那张沾着灰尘的脸上,是纯粹的、不含一丝杂质的、一个学者找到毕生归宿的狂喜。
太完美了。
这个“对诗”的解释,太过完美。
它既符合一个落魄书生的学识与痴气,又以一种惊世骇俗的创造力,解开了竹简的秘密。它就像一件最顶级的伪装,将那地图的狰狞杀机,包裹在了一层华丽而无害的文学糖衣之下。
一个屡试不第、穷困潦倒的书生,真的能在短短一夜之间,想出如此天马行空的解法吗?
文老板的眼中,那两颗光滑的石子下面,终于透出了一丝冰冷的锐气。
他走回书案后,坐下,亲自倒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推到柳惊鸿面前的空地上。
“刘先生,请用茶。”
称呼,从“你”,变成了“刘先生”。
柳惊鸿如梦初醒,受宠若惊地站起身,双手接过茶杯,恭敬道:“不敢,先生折煞学生了。”
“不。”文老板看着她,脸上露出了一丝莫测的笑容,“能为这些沉寂两千年的竹简找到知音,解开这桩千古风雅的‘诗案’,先生之才,当得起。”
他加重了“诗案”两个字的发音。
柳惊鸿心中警铃大作,脸上却依旧是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先生谬赞,学生只是运气好,胡乱猜的。”
“运气?”文老板轻笑一声,端起自己的茶杯,慢条斯理地吹着热气,“这世上,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刘先生,你被录用了。”
柳惊鸿脸上立刻绽放出巨大的惊喜,激动得几乎要当场跪下谢恩。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收留!”
“别急着谢。”文老板放下茶杯,打断了她,“工钱,从三百文,涨到一两银子一月。这间耳房,也归你专用。你的任务,就是将这桩‘诗案’,整理成册,不得有误。”
这个条件,已然是从施舍变成了礼遇。
柳惊鸿知道,她通过了。但她也知道,这只是开始。
果然,文老板看着她那张因为狂喜而涨红的脸,看似随意地闲聊道:“刘先生这般才华,埋首故纸堆,实在是可惜了。依我看,先生对这星宿、地理、兵戈之气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啊。”
他顿了顿,目光像两把柔软的刷子,不带任何压迫感,却细细地刷过柳惊鸿的每一寸表情。
“这些诗句,金戈铁马,气势磅礴,听起来……倒不像是文人对谈,反而更像一首出征的战歌。你说呢,刘先生?”
喜欢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