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不能说自己家以前是什么样的。
毕竟不是什么富豪家庭,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关键是自己家就是一个普通家庭,那也是物资充足,有鸡有鱼有肉有菜,想吃什么做什么的年代啊!
就是再普通的家庭,也比这会儿要强啊!
这会儿是什么时代,要吃没吃要喝没喝。
当然,扯远了。
芳芳自己有那么一点心虚,也有点不太好意思,她只能扯着嘴角只能尴尬的笑了笑:“我,我也不太记得了。”
几个人看着她,没觉得她心虚,只觉得她是苦笑,国人还是单纯的多,私心里都觉得这娃有点可怜。
你说好好的,脑子磕了。
磕着就磕着吧,还不记得自己是哪的。
你说要是彻底不记得了,也行。
就是这说记事儿还不记事儿的,还不知道能不能治,真是可怜。
一个个当着她的面没说啥的,背地里都蛐蛐她。
好好的大姑娘,说是碰上拐子了。
你说这得多憋屈?这拐子也是恨人的紧,拐人不说,还伤人!这要是让人家爹妈知道了,得多心疼?
话又说回来了,这丢了人,爹妈还不知道怎么找呢!
当然,这要是碰上那重男轻女的家庭,也不一定找,不过看着芳芳这一身,估计也是家里头也是惯的不行,爹妈铁定着急!
这边芳芳还不知道自己被人可怜了,那边李卫东提前走了。
没法子,没查清楚这姑娘的底细,就不能盲目的给人安上罪名。
她说的对,晚上确实得烧炕。
柴火这东西,村里头有的是。
他村里头就有不少的苞米秸秆苞米棒子,除了村里头拿来喂牛喂羊,剩下的都是柴火。
回去跟村里打声招呼,给她弄几车过来 这冬天估计就够了。
“哎,你怎么这个点就回来了?今儿个下班早啊?”
李大娘看着二儿子半下午的就回来了。
得亏还没做饭,不然晚上不能够吃的。
“我回来有点事儿。”
老太太跟着儿子进了屋,就看老儿子在厨房里这东翻西找的,“不是你找啥呢?”
“娘,咱家的洋火你给我拿几盒。”
啥玩意儿?
这个败家玩意儿,那洋火这玩意儿多贵啊!
“你要洋火干什么?”
“这能干什么,点火呗。”
这不是废话吗,她还能不知道这东西用来点火的?
“那玩意儿贵着呢,你用个火镰就行。”
李卫东心说,我当然知道点火用火镰就成,问题是她会不会用的事儿。
“您别管了,家里有就给我拿几盒。”
老太太活了半辈子,特别能攒东西。
要说这个洋火 以前确实不好买,凭票都限购,洋火这东西,她都是一次次买的攒着,可是攒了不少。
老太太虽然唠叨,但是还给儿子拿了一包。
没错,一包。
她也知道,老儿子在办公室里头,不少人都是大烟鬼,这抽烟抽的凶,洋火用的估计也多。
“……娘,你可是够能攒的啊。”
老太太瞪了儿子一眼,“你懂个屁。我不攒点,你们几个就等着喝风吧!”
李卫东拿着洋火装包里,然后进了自己屋,不一会儿背着他军绿色的包出来了。
“娘,我爹去哪了?”
“他能上哪?不是在大队部就是在你三爷爷家。”
李卫东听完直接出去了。
“哎,你又上哪?”老太太跟着出去,就看儿子大步流星的走了,连个头都没回。
所以说养儿子有什么用?
回来了连句话都不跟老娘说,一天的有事娘,没事儿爹的!
李卫东找了自己爹,跟他说了一次啊,借着大队的马车,就从村子里头给赵红芳拉了一车的苞米杆子苞米皮,还有几袋子的苞米棒子。
他亲自驾着马车给送到了小院。
门上没有锁,他直接打开进去了,人还没回来。
他看了看这屋里,这会儿天黑的早,这才下午四点半,外头看着还行,这屋里就有点暗了。
他看了看,先从包里拿出来从家拿来的电灯。
这屋子建的时候赶上这里通电,部队上一次性到位,都给拉了电线。
不过这屋里头只有电线没有电灯,他还得出义务工给她接上。
李卫东把被褥往里一掀,然后从包里拿出工具来,一一摆好了。
他看了看天棚上的线。
也没什么天棚,直接露着屋靶,他看了看上面的线,都好好的。
他站在房门这,捋捋线,然后给她接电线按灯泡。
虽然武装队这块安全性挺好,离得也挺近,忙完就让她走了。
芳芳跟大家打了招呼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想:这一天过得,还真是充实。
她想想从早上到现在,她这一件件事儿办的,真的是太牛了!
谁家能一天内有了房子还有工作的,她刚毕业那会儿都没这么忙!
路不远,走了几分钟就到门口了,就看门口有一辆马车。
嗯,可能是驴车,车上满满的,都是苞米秸秆 ,还有袋子,她围着看了看,这是给她送的吗?
她看了看驴车,然后看看自己的大门,就这么大开着。
芳芳看了看驴,又看看门里,她还是先进去看看吧,到底谁在她屋里。
一进去,在正屋这,隔着墙上的那个灯洞,就能看见里面有个人。
“谁啊?”芳芳站在门槛上,不敢往里头继续走了。
谁知道里头是谁啊?
“我。”
这声音有点熟悉,芳芳探头探脑的试探着往里头走了几步,就看着李卫东李同志在那拧灯泡。
“啊?”
芳芳看着他,这是在这给她弄灯呢?
“我上午来的时候看你这屋连个灯泡都没有,晚上省的看不清,你要是买还得等,直接给你拿一个。”
“谢谢。”
芳芳真的觉得,这里的人真的很朴素,也很热心。
虽然都是国家公职人员,是,她是找人家帮忙了,但是他们真的太热心了,帮着她解决不少问题。
否则,就凭她自己,孤身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估计都得睡大街要饭吃了。
李卫东接好拉绳,拽了一下,“啪”,黄晕晕的灯光亮了。
里屋亮了起来,同时灯光穿过灯口,正屋锅台这片,也洒满了黄晕晕的光。
喜欢七零年代生存日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七零年代生存日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