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在稀薄的空气中凝结,一个由数据和算法构筑的虚拟金融市场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庞大,精密,却又脆弱得像一件玻璃艺术品。
无数条K线如心电图般跳跃,代表着全球数亿虚拟交易者的贪婪与恐惧。
美联储伦敦合作实验室的核心区域,寂静得只能听见服务器集群低沉的嗡鸣。
“我需要引入五个非传统变量。”丁元英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这片由精英们维持的学术宁静。
全息投影屏旁,一位头发花白的委员皱起了眉头,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审视与不悦:“丁先生,请具体说明。”
“第一,微博热搜词频,捕捉群体情绪的瞬时引爆点。第二,Reddit加密板块讨论密度,衡量高风险偏好群体的信心指数。第三,telegram加密群组消息爆发率,观测匿名资本的集结与溃散。第四,主要金融机构客服中心的语音焦虑评分,量化底层投资者的真实恐慌程度。第五,全球主流新闻媒体标题的情感极性偏移,追踪共识被引导的方向。”
话音刚落,议论声四起。
传统金融模型的拥护者,高盛前首席策略师温斯顿几乎是脱口而出:“荒谬!这是金融推演,不是占卜!把市场波动归结于网络喷子的情绪?这简直是对计量经济学的侮辱!”
否决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在这些习惯了与冰冷数字打交道的专家看来,丁元英提出的变量充满了“巫术”色彩,不可量化,更不可信。
就在丁元英准备放弃争辩时,一个温和而有力的女声响起。
玛丽亚,委员会中唯一一位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成员,走上前轻声说道:“各位,为什么我们不换个角度看?暂时忘掉这是一次金融推演,不妨就当它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我们总说市场是非理性的,却从未真正将‘非理性’本身作为核心变量。今天,或许是一个机会。”
她的提议像一剂巧妙的润滑剂,让紧绷的气氛松动下来。
没人愿意承担“扼杀创新”的罪名,尤其是在一个以探索前沿为目标的实验室里。
经过短暂的眼神交换,委员会主席敲了敲桌子,语气生硬地宣布:“可以,但原定的三周推演时间,必须压缩到72小时。我们没有更多资源可以浪费在这种……尝试上。”
72小时。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一下。
这意味着没有试错空间,每一步决策都必须直指核心。
丁元英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仿佛这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推演正式启动。巨大的虚拟时钟开始倒计时。
初始阶段,一切都由传统模型主导。
基于宏观经济数据和历史波动的复杂算法,稳健地占据着屏幕中心,给出了一个清晰的预测:市场将在第18天左右,因连锁债务违约而进入技术性崩盘。
其他几个并行推演的团队,包括温斯顿的团队,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实验室内的气氛一度变得轻松起来,似乎结局已定。
然而,就在虚拟时间走到第6小时的节点,丁元英所在的控制台前,异变陡生。
他毫无征兆地伸出手,在光幕上划过一道决绝的弧线,强行调整了模型的权重。
代表“客服语音焦虑评分”的参数被他从一个无足轻重的辅助指标,瞬间提升至与基准利率、通货膨胀率同等重要的核心地位。
“他疯了吗!”有人失声喊道。
下一秒,整个推演系统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效兴奋剂。
尖锐的红色警报响彻大厅,主屏幕上弹出一行刺目的警告:【系统预警:群体恐慌传播模型已触发,当前传播速度超出历史均值291%!】
十八天的预测瞬间失效。
新的模型显示,一场风暴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酝酿。
一直通过内部频道进行直播评论的萨米尔,此刻正对着镜头,脸色凝重地说道:“各位观众,我们正在目睹的,可能不是一次简单的金融崩溃。丁元英似乎认为,引爆市场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对债务即将爆炸的恐惧。这不是金融塌陷,这是集体心理的塌陷。”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实验室内的空气越来越凝重。
其他团队的模型在突如其来的变量冲击下纷纷陷入混乱,不断修正着预测,却始终追不上虚拟市场那断崖式的下坠。
第44小时,灾难降临。
虚拟的标普500指数在一小时内暴跌22%,触发多次熔断,流动性瞬间枯竭,交易通道内充满了卖盘,却几乎没有任何买家。
屏幕上,代表财富的数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蒸发,仿佛一个正在被抽干的海洋。
其他团队手忙脚乱地试图平仓止损,却发现已经无路可逃。
一片哀嚎中,只有丁元英的控制台前异常安静。
早在数小时前,他就已经清空了所有风险资产,并用全部虚拟资金反向布局——大量做多即将到期的短期国债期货。
“在崩盘前夜买入国债?这是赌徒的本能,赌政府一定会救市!”温斯顿的副手在另一头发来嘲讽的讯息。
丁元英没有理会,他只是盯着屏幕上那根几乎没有波动的国债K线,对身边的助手轻声说:“记住,当所有人都在害怕自己的钱会消失时,他们会本能地寻找最安全的地方。在现代社会,这个地方不叫黄金,不叫不动产,而叫‘国家信用’。”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两小时后,在虚拟市场哀鸿遍野之际,一条重磅消息弹出:【虚拟美联储宣布启动无限量紧急量化宽松(qE),并全额担保所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债务。】
消息一出,避险情绪达到顶峰。
虚拟国债期货价格瞬间飙升,丁元英的仓位价值在几分钟内翻了一倍。
在别人倾家荡产的地方,他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财富收割。
玛丽亚站在不远处,看着那条平地而起的绿色收益曲线,低声感叹:“他根本不是在交易市场,他是在交易信任的再分配。”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间监控室的苏清徽,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来自伊莎贝拉的加密信息:【警告:目标t.Y.连续三天累计睡眠不足90分钟,生理监测显示皮质醇水平超标三倍,已达危险阈值。】
苏清徽的心猛地一紧,她抓起一件外套,快步冲向核心实验室。
推开那扇沉重的隔音门,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
丁元英正一动不动地站在全息投影前,双眼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连抬手扶一下眼镜的指尖,都在无法抑制地微微颤抖。
她走到他身边,将一杯温水递到他嘴边。
“你还记得王庙村吗?”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疼惜,“那时候你说,想改变命运,不能靠神迹,得靠自己。”
丁元英的目光没有离开眼前那片光影,虚拟的城市在金融废墟之上,正随着qE的注入而缓慢重建。
他喝了一口水,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声音沙哑地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这次……我不想当神。我只是想证明一件事——人不该被自己的恐惧算计到死。”
72小时倒计时归零。
推演结束。
最终的系统裁定报告出现在大屏幕上,结论清晰而震撼:丁元英团队,精准锁定崩盘节点的时间为灾难发生前17分38秒,其精度远超所有传统模型及其他参赛机构。
总结会上,温斯顿的位置空着。
他拒绝出席,但通过内部系统给丁元英发来一封简短的加密信件:“数据上你赢了,但我仍然不相信你的方法具备可持续性。市场会进化,恐惧也会。”
丁元英看了一眼,没有回复。
他转头对正准备将这一切写入新书的萨米尔说:“你可以写,但请记住一点——我不是什么预言家,我只是比别人更早地看清楚了一件事:当大多数人陷入恐惧时,他们最急于做出的选择,就是相信‘已经有别人替他们找到了答案’。”
话音落下,他站起身,朝门口走去。
长时间的极端专注和体力透支,让他的脚步显得有些虚浮不稳。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他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后台一间恒温恒湿的服务器机房里,一行无人关注的系统日志悄然生成,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用户t.Y. | 深度共模扫描触发阈值警报 | 建议强制中断连接】
警报在黑暗中闪烁了三秒,随即被海量的新数据流所淹没,仿佛从未存在过。
实验室外的走廊灯光明亮,将丁元英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推开通往外界的大门,伦敦午夜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一场真正针对他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喜欢遥远的救世主续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遥远的救世主续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