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光中学篮球部的胜利,开始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变得标准化,甚至……枯燥。
地区预选赛的赛场上,帝光的比赛几乎成了单方面的表演秀。黄濑凉太用他惊人的模仿能力,迅速成为得分利器,场边他的女性粉丝团尖叫分贝与日俱增。绿间真太郎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幸运物(从玩偶到牙刷,千奇百怪),然后在三分线外弹无虚发,仿佛投篮机器。紫原敦在篮下打着哈欠,就能轻松抓下每一个篮板,偶尔兴起一记暴扣,引得全场惊呼。
而青峰大辉,他的“无定式”投篮更加鬼神难测,往往在对手还没反应过来时,球就已经穿过网窝。比分牌上的数字差距越拉越大,每场净胜五六十分成了常态。
起初,这种碾压带来的快感是直观的。更衣室里,黄濑兴奋地叽叽喳喳:“哇!小绿间小紫原你们看到没?我刚才那个转身!还有小青峰,你的那个拉杆太离谱了!” 绿间一边擦拭眼镜一边淡淡回应:“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紫原则嚼着美味棒,含糊地说:“啊……赢是赢了,但好快啊,还没出汗就结束了。”
青峰靠在储物柜上,脸上带着获胜后的轻松,但眼神深处,那最初燃烧的火焰似乎黯淡了些。陈屿川默默观察着,心头那份担忧如同投入清水的墨滴,缓缓扩散。
训练时,变化开始显现。基础配合练习,青峰偶尔会显得心不在焉,一次简单的传切,他竟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
“喂,青峰!集中精神!” 副部长的呵斥传来。
青峰撇撇嘴,懒洋洋地应了声:“知道了。”
休息间隙,陈屿川递给他一瓶水,试探着问:“阿大,感觉你最近训练状态有点……”
“没什么。”青峰打断他,仰头灌水,“对手太弱了,训练内容也觉得没劲。反正怎么打都能赢,不是吗?”
陈屿川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胜利,这本该是竞技体育最纯粹的追求,此刻却成了消磨热情和团队意识的毒药。
夜晚的资料室,成了陈屿川和桃井的“秘密基地”。台灯的光晕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旧书的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桃井的淡淡洗发水香气。
“屿川哥,你看这个。”桃井将一份数据统计推到陈屿川面前,眉头微蹙,“这是大辉近三场正式比赛和一周训练的数据对比。他的个人单打频率上升了15%,场均传球次数下降了接近20%,而且……在无球跑动时,他的积极性明显不足。”
她的指尖点着纸面上的折线图,语气带着担忧。陈屿川凑近仔细看,两人的头靠得很近,他甚至能看清她微微颤动的睫毛。
“嗯……”陈屿川沉吟着,系统赋予他的基础数据分析能力让他迅速理解了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不仅是阿大,你看黄濑,他最近也开始倾向于用个人能力解决问题,虽然效率高,但和团队的联动在减少。绿间和紫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几乎自成体系。”
他抬起头,正好对上桃井望过来的目光。那双粉色的眼眸里盛满了信赖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那……我们该怎么办?”桃井小声问,呼吸轻轻拂过陈屿川的脸颊。
陈屿川心跳漏了一拍,慌忙移开视线,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我们之前提交的‘配合建议’,教练虽然采纳了一部分,但在这种绝对实力碾压的比赛中,效果不明显。大家……包括教练,可能都觉得,既然个人能力就能解决,复杂的战术反而多余。”
他顿了顿,脑海中系统面板上【守护团队意识】的任务进度条,几乎停滞不前。那个诱人的奖励「战术分析能力(进阶级)」仿佛在遥不可及的地方闪烁。
“得想办法,让阿大,还有大家,重新体会到篮球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得分和胜利,更在于和同伴一起创造奇迹的过程。”陈屿川的声音坚定起来。
桃井用力点头,眼神亮晶晶的:“嗯!我相信屿川哥你一定有办法!” 她悄悄将手边的笔记本往陈屿川那边推了推,指尖再次不经意地擦过他的手背。这一次,两人都没有立刻躲开,那短暂的接触,像一道微弱的电流,在静谧的房间里传递着无声的鼓励和暖意。
几天后,放学路上,陈屿川一把勾住青峰大辉的脖子。
“喂喂,干嘛?”青峰挣扎了一下。
“带你去个好地方。”陈屿川神秘地笑笑,“总在体育馆里虐菜多没意思,换个环境,找点乐子。”
“什么乐子?”
“打野球。”
他们来到了一个距离学校稍远的街头公园篮球场。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篮球爱好者:有身材壮硕、下盘极稳、擅长用身体卡位防守的中年大叔;有配合默契、传导球如行云流水的高中生队伍;还有几个动作花哨、不拘一格的街头玩家。
“来呗,阿大,组一队?”陈屿川挑衅地扬了扬下巴。
青峰看着场上不算专业但充满热情和不同风格的对手,久违的斗志似乎被点燃了一丝:“哼,那就活动活动筋骨。”
一开始,青峰依然习惯性地依靠个人能力单干。但他很快发现,在这里,光靠天赋并不总能轻松取胜。那位大叔用经验判断他的突破路线,一次次用扎实的防守将他逼入死角;那支高中生队伍用快速的轮转补防,限制了他的投篮空间。
“传球啊,阿大!”陈屿川在空位举手要球。
青峰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球传了过去。陈屿川接球后没有贪功,迅速导给了另一个空切的队友,轻松上篮得分。
“好球!”队友笑着击掌。
青峰愣了一下。这种通过配合得分的感觉,似乎……也不赖?
接下来的比赛,青峰开始尝试更多的传球。他发现,当他把球传给跑出空位的陈屿川,或者吸引包夹后分给内线空档的队友时,得分变得更容易,整个过程也流畅了许多。他甚至学着观察对手的防守弱点,指挥队友跑位。
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结束后,青峰大汗淋漓,脸上却带着许久未见的、纯粹的笑容。
“怎么样?”陈屿川递过水瓶,“和不同的对手打,用不同的方式赢,是不是比在体育馆里碾压有意思多了?”
青峰抹了把脸上的汗,眼神重新有了光彩:“啧,这些家伙……有点意思。那个大叔,防守真硬。”
“篮球的魅力就在于此啊,”陈屿川看着夕阳下仍在球场上奔跑的人们,“永远有新的挑战,永远需要和身边的人一起努力。一个人再强,也有极限,但五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创造无限可能。”
青峰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仰头看着天边被染红的云霞,若有所思。
第二天训练前,桃井悄悄找到陈屿川,塞给他一张折叠的纸条,脸上带着小小的兴奋和红晕:“给,这是……我新整理的数据。大辉他……昨天回来以后,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陈屿川展开纸条,上面是桃井清秀的字迹,记录着青峰今天热身时主动加练了传球,以及和几个一年级生简短交流的细节。纸条末尾,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可爱的笑脸。
陈屿川心头一暖,将纸条仔细收好,对桃井笑了笑:“谢谢,五月。看来,‘野球疗法’有点效果。”
桃井甜甜地笑了,用力点头:“嗯!”
然而,当训练正式开始,赤司征十郎用他那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布置战术时,陈屿川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更加深沉的寒意。赤司的战术安排极致高效,几乎将每个“奇迹”的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但对“配合”的要求,却更像是精密仪器零件的嵌合,缺乏温度。他强调的是绝对的服从和执行。
“我的命令是绝对的。”赤司的异色双眸扫过全场,最终,若有似无地在陈屿川身上停留了一瞬。
陈屿川心中那根弦,再次绷紧了。让青峰找回配合的乐趣或许只是第一步,如何应对赤司那看似完美却可能将团队引向分裂的“绝对”理念,才是更大的挑战。而他和桃井之间,那在数据与担忧中悄然滋生的默契与暖意,能否成为照亮前路的一点微光?
喜欢从幼园铁三角到桐皇,陈桃终相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幼园铁三角到桐皇,陈桃终相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