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仪式结束后,桐皇篮球队的训练馆灯火通明,但气氛与往日略有不同。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更为专注、甚至带着点肃杀的气息。巨大的对手名字“海常附属”如同无形的压力,悬在每个人心头。
桃井五月消失了。
更准确地说,她把自己关在了球队的数据分析室里,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那台不断闪烁着数据和视频画面的平板电脑,以及旁边以惊人速度消耗着的能量饮料和饭团。
陈屿川推开分析室的门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他看到桃井蜷在椅子上,平日里柔顺的粉色长发有些毛躁地披散着,眼底下有着淡淡的青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紧紧盯着屏幕上被分割成数个区域的画面——全是黄濑凉太的比赛录像。
“还在忙?”陈屿川将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手边。
“嗯。”桃井头也没抬,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标注着什么,“快了0.5秒的模仿启动速度,意味着我们的防守反应窗口期更短。但屿川哥,你看这里……”
她将一段视频慢放,画面中是黄濑模仿青峰的一次急速变向突破。“青峰君的变向,重心压得更低,爆发更突兀,就像…就像猎豹扑食前的瞬间蓄力。”她切换另一个画面,是黄濑做出的同样动作,“而黄濑君,他的模仿几乎完美,肌肉线条、步伐幅度都极其相似,但在重心转换的那个临界点,他的动作会比青峰君多一丝‘流畅’,少了一丝‘诡异’的停顿。这导致他的整个动作,虽然快,但预测性反而比原版高了那么一点点。”
陈屿川俯身仔细看着,点了点头:“也就是说,绝对的瞬时爆发力,黄濑依然无法完全复制青峰的天赋。”
“没错!”桃井受到鼓舞,语气也轻快了些,“这是弱点一:模仿终究存在微小的‘延迟’和‘过度优化’,缺乏原版那种不可预测的野性。”
她又调出另一组数据对比图,是黄濑模仿青峰投篮的解析。“看投篮弧度。青峰君的干拔跳投,弧度高,带点后仰,难以封盖。黄濑君模仿时,为了追求速度和动作一致性,投篮出手的弧度,平均比青峰君的原版低了大约5度。”
桃井说着,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动态叠加图,将黄濑和青峰的投篮动作从起跳到出手点进行透明化重叠,那细微的弧度差异在图表上清晰地显现出来。
“5度的差异,在空位投篮时影响不大,但在高强度防守下,尤其是面对青峰君自己或者若松前辈的补防时,这可能会成为封盖或者严重干扰的机会。”桃井指着图表,眼神灼灼,“这是弱点二:特定技术动作的细微变形。”
陈屿川看着那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分析,心中不禁为桃井的专业和执着感到佩服。她不仅找到了问题,还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还有,”桃井深吸一口气,切换画面,显示出黄濑在不同比赛时段的心率监测估算(基于面部识别和运动状态分析)和移动距离曲线,“根据模型推算,黄濑君每一次进行高强度、高精度的模仿,其体力消耗速率比进行同等强度普通动作时,高出约15%到20%。尤其是在同时模仿多人技巧进行切换时,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心率峰值和随之而来的体能滑坡。如果比赛强度足够大,第三节中后段可能会是他的第一个疲劳临界点。”
她放下平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向陈屿川:“所以,初步的‘反模仿策略’基础是:第一,利用他模仿启动时那微小的‘优化惯性’,用非常规的、甚至是不合理的突然变向来打乱他的节奏,让他‘跟得上动作,猜不透意图’;第二,针对他特定模仿动作的变形(比如投篮弧度),布置针对性防守;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持续施加压力,提速,消耗他,将比赛拖入持久战,瞄准他的体力节点进行猛攻。”
陈屿川认真听完,脑中已经开始构建战术框架。他拿过桃井的平板,翻看着那些动态对比图和数据曲线,沉吟片刻,开口道:“基于你的分析,我有个初步的战术构想。”
第二天训练时,陈屿川将想法告诉了全队,重点自然是青峰。
“我和青峰,需要打‘无规律配合’。”陈屿川在战术板上画着简单的跑位路线,但那些路线彼此交错,没有明显的重复模式,“意思是,我们的传切、挡拆、个人单打的时机选择,要尽可能地随机化。不给他固定的模式去观察和记忆。比如这次挡拆我可能立刻分球,下一次我可能会停顿一秒,再下一次我可能直接自己攻。青峰你的接球点和启动方式也要多变。”
青峰抱着胳膊,听完后啧了一声,眉头皱起:“意思是,要我在场上跟你玩即兴表演?还得不按套路出牌?”这对他来说,某种程度上比执行固定战术更累,因为需要时刻思考和判断。
陈屿川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带着挑战:“不然呢?你想让黄濑那家伙像看录像带一样,把你的招式一招招模仿过去,然后用来对付我们?还是说,你怕即兴发挥赢不了他?”
“哈?”青峰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开什么玩笑!我会怕那个二流的模仿者?”他冷哼一声,“不就是不按套路来吗?随便你怎么传,我都能接住打进!”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陈屿川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接下来的训练,众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混乱”。陈屿川和青峰之间的配合完全打破了以往的节奏。传球时机忽早忽晚,跑位路线神出鬼没,有时青峰明明已经到了空位,陈屿川却视而不见,转而传给诹佐;有时青峰看似被严防死守,陈屿川却一个击地传球精准地送到他最难接球的位置,而青峰总能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接住并完成进攻。
“喂!陈!你刚才那球传得太早了吧!”青峰在一次成功将差点失误的球捞回并抛投命中后,忍不住抱怨。
“抱歉,手滑了。”陈屿川面不改色,然后在下一个回合,故意延迟了传球,等到青峰几乎和防守队员撞在一起时才把球塞过去。
青峰狼狈地接过球,强行起跳,在空中扭曲着身体将球打进。
“你这绝对是故意的吧!”青峰落地后,瞪着陈屿川吐槽,“折腾我很有意思?”
陈屿川终于笑了笑,跑过去和他击了下掌:“不然怎么赢黄濑?习惯就好,天才。”
看着场上那两人别别扭扭却又效率惊人的“无规律配合”,场边的桃井忍不住捂嘴轻笑。她低头在数据板上记录着:“屿川哥与青峰君‘随机配合’训练,成功率初期68%,目前提升至79%……虽然过程充满‘意外’,但效果……显着。”
她抬起头,看着虽然嘴上抱怨但眼神里却隐隐透露出兴奋和专注的青峰,心中那点因为熬夜带来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数据的价值,正在于它能撬动这些天才们,走向更强大的方向。
而她自己,就是那个手持钥匙的人。
喜欢从幼园铁三角到桐皇,陈桃终相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幼园铁三角到桐皇,陈桃终相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