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轻薄的窗帘,将室内染成一片柔和的暖色调。
幸村精市站在灶台前,小心地翻转着平底锅里的玉子烧,金黄的表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日常的专注。
星野辰坐在餐桌旁,面前摊开着一本运动营养学的书籍,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随着幸村忙碌的身影微微移动。
经过前几日那些刻意的“非网球”活动和感知训练,一种奇异的平静感笼罩着他。那种急于求成的焦躁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过程本身的耐心。
幸村将切好的玉子烧装盘,端到桌上,又转身去倒牛奶。他背对着星野,声音平静地传来:“今天俱乐部安排了一场非正式的练习赛,对手是本地大学的一对双打组合,风格比较……活跃。有兴趣去看看吗?”
他用了“去看看”这个词,而非“去参加”或“去挑战”。这是一个观察和感受的机会,而非测试。
星野合上书,指尖在光滑的封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他立刻明白了幸村的用意。这不是检验他们配合成果的考场,而是一个可以置身其中,直观感受“双打”这种比赛形式的、活生生的样本。
“好。”星野应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兴趣,“去感受一下。”
没有制定战术,没有讨论分工,甚至没有明确他们是否会亲自上场。这更像是一次纯粹的学习与观摩,目的不是胜负,而是吸收。晨光中,这个简单的决定,为一天定下了从容的基调。
俱乐部的练习球场比平时热闹一些。幸村和星野坐在场边的长椅上,看着场上正在进行的热身。
对手是两位身材高大的年轻学生,击球力量十足,移动积极,彼此间用响亮的口号和手势频繁交流,充满了外放的活力。
练习赛开始。幸村和星野安静地观看着。他们不再像以前分析录像那样,专注于技术细节或战术漏洞,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那对组合的“互动”上。
他们看到,当其中一人在网前冒险抢攻时,另一人会自觉地后撤,守住更大的防守面积;当一人被调动到边线外救球时,另一人会迅速向中路靠拢,填补空档。
他们的配合并非天衣无缝,有时也会出现判断重叠或沟通失误,但那种毫不犹豫的补位意识和为同伴创造机会的意图,却非常明显。
“他们的信任很直接。”星野轻声评论道,目光追随着场上快速移动的身影,“几乎是一种本能,不考虑后果。”
幸村微微颔首:“嗯。虽然粗糙,但很有生命力。”他顿了顿,补充道,“有点像立海大时期的赤也和小金,凭着一股冲劲和信任横冲直撞。”
他们看到,在一次多拍回合中,网前的选手没有回头,仅仅凭借身后同伴的一声短促提示,便果断地向后撤了一步,而他的同伴则顺势上前,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穿越球得分。
“听声辨位。”幸村若有所思,“有时候,声音比视觉信号更快。”
星野的“心眼”本能地开始分析这种互动模式,但这一次,他并非在寻找弱点,而是在理解这种动态关系的形成。
他意识到,双打的默契,不仅仅在于精妙的战术设计,更在于这种瞬间的、基于信任的本能反应和无声的相互支撑。
场上的比赛激烈,力量与速度碰撞,但坐在场边的两人,内心却异常平静。他们像两块海绵,吸收着眼前的一切,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双打”的灵魂。
中场休息时,那对大学生组合中的一人似乎有些轻微肌肉不适,为了安全起见,决定终止练习。
俱乐部的教练看到坐在场边的幸村和星野,便笑着走过来邀请:“精市,辰,有兴趣上去活动一下吗?和他们剩下的那位,加上我们一位助理教练,凑一场双打如何?”
这是一个意外的邀请。幸村和星野对视了一眼。没有事先计划,没有心理准备,但两人眼中都没有流露出抗拒或紧张。
“就当是延续之前的‘游戏’?”幸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
星野点了点头,眼神清澈:“好。”
他们脱下外套,拿起球拍,走上了场地。没有时间商量,甚至没有交换一个眼神来确定基本的站位策略。对手是风格迥异的组合——一位力量型的大学生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助理教练。
简单的热身对拉后,练习赛开始。
第一个发球局,由对方先发。力量十足的发球直冲星野的反手位。按照单打习惯,星野可能会选择稳妥的防守回球。
但就在球离开对方球拍的那一刻,他眼角的余光看到幸村的身体有一个极细微的、向网前压迫的趋势。
没有思考,没有分析利弊,完全是一种基于多日“感知训练”和刚才观察得来的直觉,星野放弃了习惯的反手切削,手腕一抖,打出了一个速度更快的、略带平击的直线回球,球精准地落在了发球线内,形成了有效的压迫。
幸村几乎在星野击球的同时,已经移动到了网前的最佳位置,封住了对手可能的回球角度。
对方显然没料到回球如此具有攻击性,仓促间的回球又高又慢,被网前的幸村轻松截击得分。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星野凭借瞬间的感知做出了非常规的选择,而幸村则完全信任了这种选择,并提前做出了相应的移动。
场边传来教练轻微的惊叹声。
星野和幸村回头,再次对视。这一次,他们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一丝惊讶,以及惊讶过后,缓缓漾开的、如同涟漪般的笑意。
那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和微妙的兴奋。
随后的比赛,他们依然没有刻意布置战术。但奇妙的时刻开始零星地出现。
当幸村在底线与对手周旋时,星野会在他需要喘息空间的某个回合,突然上网进行骚扰;
当星野的“心眼”预判到对手可能攻击幸村身后时,他的站位会不自觉地提前向中路偏移,而幸村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覆盖,更加专注于自己区域的防守。
他们的配合远称不上娴熟,失误也不少,尤其是在衔接和轮转上,还显得生涩。
但那些偶尔闪现的、近乎本能的互补与呼应,却像黑暗中偶尔迸发的火星,虽然短暂,却照亮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那是一种初生的、脆弱的,却真实存在的节奏感。
练习赛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他们没有获胜,也没有落败,只是打到了约定的局数便停了下来。
回公寓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两人都没有立刻谈论刚才的比赛,只是沉默地走着,仿佛在各自回味着场上那些短暂的、奇妙的瞬间。
直到快走到公寓楼下,幸村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平静的确认:“那个时候……你看到我向前了?”
星野知道他说的是第一个回球。他点了点头:“嗯,感觉到了。就觉得……应该那么打。”
没有解释,没有论证,只是一种在当时情境下自然产生的反应。
幸村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星野,紫色的眼眸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深邃。“我也感觉你会那么打。”他轻声说,“所以,我向前了。”
这不是经过计算的配合,而是两颗在相同频率上轻微振动的弦,产生的微弱共鸣。它还不够强大,不够稳定,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他们继续向前走,没有再深入探讨。但一种无声的信心,如同藤蔓般,在两人之间悄然滋长。他们不再怀疑那条“通往默契”的道路是否存在,因为他们已经真切地、零星地踏足其上。
前路依然漫长,需要无数的练习和磨合,但最初的萌芽已经破土,在夕阳的暖光中,预示着未来生长的无限可能。夜色渐浓,而他们心中的某个角落,却被那零星的火花,微微照亮了。
喜欢繁星之下:幸村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繁星之下:幸村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