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光甫亮,宋少轩便已起身。洗漱停当,他将那小包仔细揣进怀里,又拿起那封信,出门去办正事。
此行的目的地,较之昨日那深宅朱门,却显得寒酸许多。虽也是座宅院,只比寻常人家略齐整些,寻不出一丝奢华气象。
他要拜会的这位邬大人,传闻是位难得的清官。在门房递上信函,说明来意,管家很快便引他入了内院。
甫一见面,只见对方衣着简朴,面上确是一副清正做派。邬大人展开信阅罢,食指无意识地在信封上轻叩,默然良久,方开口道:
“此乃一场误会。原意是请他协查一桩小事。如今事已查明,误会自当解除,总要还人一个清白。你且先去知会他一声,我这边稍作安排,下午即可办妥。”宋少轩闻言,起身告辞,步履匆匆地出了院子。
待其身影远去,邬大人这才从信封内抽出一张银票。目光扫过票面上那串醒目的数目,他喉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随即唤来夫人,将银票递了过去。
“哟,这……这么多!”夫人捧着银票,指尖微颤,惊疑不定地看向丈夫,“当家的,你素来不是……今儿个这是怎的了?”
邬大人脸上浮起一丝似笑非笑又似哭的复杂神色,抬手指了指条案上的信封:“你且瞧瞧那信的落款。这钱,我敢不收么?”
他声音低沉了下去,“再者说,“囊中羞涩莫进京”。一年省吃俭用,花销不下千两,就凭咱家这点家底,还能撑到几时?”
他重重叹了口气,颓然道:“这钱收了,至少表明我会尽心办事,也算是在那位那儿,搭上了同一条船。若是我不收……”
他眼中闪过一丝惧色,“那便是断了这条路,今后撩起裤腿淌浑河,谁知道哪一步就踩进没顶的旋涡。罢了,这清名牌坊,不立也罢。我这官,横竖也做不了几年了,总得给孩子们留条能走的后路。”
另一边,宋少轩已赶至大牢门口。按规矩奉上银子,狱卒便转身入内提人。
牢房内,常三爷早已伸长脖子盼着他来。一听动静,抬脚就要往外冲。忽闻身后齐二爷一声轻咳,他猛地醒悟,忙走过齐二爷身旁,两人手指飞快一触,他这才跟着狱卒出了牢门。
甫一照面,未等常三爷开口,宋少轩便将一封信塞进他怀里,语速极快:“收好了!即刻回去,交给那位七哥,就说朋友托你带进来的!没有这份人情,你没机会出去!至于外面的人,你一个也指望不上了!记住,赶紧交给他!迟了,人家一旦迈出这大牢门槛,可就不认这份人情了!”
常三爷听得心惊肉跳,哪敢耽搁半分?他慌忙摊开怀中荷叶,将能塞的吃食使劲往里一摁,也顾不上吃喝,仰脖将酒灌了个干净。
随即,他把一个小纸团塞给宋少轩:“齐二爷出去的,兴许也能顶些用处!”说罢,再不敢停留,急唤狱卒引他匆匆折返牢内。
常三爷一踏入监房,便悄悄移到栅栏边,屈指在冰冷的铁条上轻叩两下,压低声音道:“七哥,托朋友带进来的,您过过目?”话音未落,已将折好的信件小心翼翼地从栅栏缝隙中塞了过去。
对面的七哥闻声抬头,眼中带着一丝狐疑。他接过那薄薄的信纸,展开扫视。
不过须臾之间,他脸上的疑惑骤然凝固,随即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他喉头滚动,猛地背过身去,缩进墙角最深的阴影里。
只见他双肩剧烈地耸动着,压抑的呜咽混合着几声短促、怪异的低笑,从那蜷缩的背影中断断续续地漏出来,仿佛被什么东西扼住了喉咙。
常三爷心头一紧,大气也不敢出,更不敢上前探问。他默默地从怀里掏出那个被体温焐得微温、用油纸仔细裹好的荷叶包。
毫不犹豫地将里面最完整的阿玛尊肉和那只烧鸡,隔着栅栏,恭恭敬敬地推到了齐二爷那边。
“齐爷,事办妥了,您用点吧,别介意,垫垫肚子。”
自己则默默捡起荷叶包里那些压碎的鱼块和啃剩的鸭脖,低头用力地咀嚼起来。
他在心底无声地呐喊:菩萨保佑,老天爷开眼,快些离开这弥漫着霉味与汗臭的鬼地方吧。
此时,宋少轩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坐等七哥是否会顺手救出常三爷,要么继续替齐二爷跑这一趟。他选了后者——既然管了这档事,就得全力以赴,若是半途而废,岂不可惜。
他拆开纸团,按图索骥找到齐二爷家墙角的瓷罐,里头用油布裹着一本账册。按齐二爷的嘱咐,这本账册是要交给宿大人的。
巧的是,他怀里正揣着给宿大人的拜帖。压下心头的好奇,宋少轩捧着瓷罐回家,换了身宽松褂子,藏好账册,揣上拜帖便出了门。
宿府里却是另一番光景,真应了那句“有钱好办事”。管家引他进门时,宿大人根本没在正房见客,只躺在旁屋的榻上,叼着烟枪吞云吐雾,隔着屋子便问:“是来救人,还是来翻案?”
宋少轩恭敬回话:“晚辈想请大人帮忙救人……”
话未说完,屋里已飘来懒洋洋的嗓音:“按老规矩办吧。钱数对了就让他盖章,爷乏了,眯会儿。”
管家心领神会,问明事由和要救之人,淡淡道:“这事不大,规矩是八百两,带来了吗?”
宋少轩递上银票,管家当即研墨盖章,递过文书让他去提人。那熟练的架势,俨然将断案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
看来这账册是用不上了。宋少轩告辞后直奔大牢,没想到刚到门口,就见七哥已带着常三爷出来。常三爷见了他,拱手一拜:“宋掌柜这份大义,常三记在心里。来日方长,我绝非忘恩负义之辈。”说罢便跟着七哥走了。
宋少轩索性送佛送到西,顺手将齐二爷也捞了出来。这桩事,总算落了个圆满。
喜欢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