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七爷这手面,真真是阔气。亲随的仆人挎着褡裢,掏出一把碎银子就塞到常三爷手上。
“三爷,楼上请,我还得接着赏他们几个。”伙计挨个儿派银子,引得路人咋舌不已。
常三爷抱拳谢过。上楼一看,这席面更是非同寻常。寻常的宴请不过八道菜,七哥非得翻倍,凑足一十六道才显排场。酒也是窖藏十年的枫泾镇陈年黄酒。
七哥安排的席面讲究:四凉、两点、八热、一汤、一主食。招牌的炒腰花、江豆腐、潘氏清蒸鱼、清蒸干贝自然必不可少。点心则是辣鱼凉皮并“三不粘”。
凉菜打头的是黄瓜拌海蜇、银杏鸡脯、芥末墩、麻酱白菜。热菜除必点的招牌外,还特意添了花雕鸭子、花菇煨鸭掌、炙烤獐子腿、上汤排翅。
这一桌的分量足抵寻常两桌,再加上那陈年黄酒,没二十两雪花纹银根本下不来。
要知道,那时节家有良田的富裕农户,一年刨去开销,能落下二三十两白银,便足够供养一家老小吃喝嚼用。七哥这一桌,足足吃掉了寻常农户一年的嚼谷!
掌柜的面露难色,蹭上楼,凑近主座的七哥一拱手,压低嗓子道:“七爷,今儿好些贵客还没到齐,您看那一桌席面是不是……”
“摆着!照上!”七哥闻言眼一瞪,一掌拍在桌上,“小三子,那桌归你了!他们不识抬举,爷还不乐意伺候!乐意吃乐意带回去都成,爷又不是给不起!”
话音未落,他“啪”一声将一张银票掼在桌面,手指点着满桌菜肴:“吃,敞开吃!瞧见没?汇通钱庄的票子,一百两,凭票即兑!”
常三爷脸上顿时火辣辣的——这分明是拿他当狗腿子使唤!他眉头只微微一挑,旋即堆起笑,起身便往那桌走去。
楼上这两桌宴席,登时呈现出奇异的景象:常三爷独坐一桌,看似低头猛吃,耳朵却支棱着,不时得挤出应景的笑,起身举杯;另一桌则是左拥右抱,美人劝酒,仆人添菜,连菜肴都需姑娘纤手夹到嘴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七哥餍足地剔着牙,搂着姑娘便要起身听曲消遣。他抖了抖绸衫袖子,瞥见常三爷已醉趴在桌上,不禁嗤笑:“这小三子,忒不中用!得,咱们走。”
不多时,楼下伙计那拖长了调的嗓子便响彻大堂:“七爷赏~~白银二两嘞~~!”
这一声尾音未落,桌上“醉倒”的常三爷倏地坐直了身子,麻利地招呼起伙计:“劳驾!劳驾!烦请把这些好菜归置归置,装起来,莫糟践了。”
常三浑然不觉有何不妥。与每日清晨面对窝头咸菜时的苦涩相比,吃剩菜那点子不体面,实在不值一提。
在伙计毫不掩饰的鄙夷目光中,他提着食盒,美滋滋地回了家。唤来丫鬟热汤热菜,亲手盛好端到母亲面前。面子丢了便丢了,他只忧心母亲身子亏空,熬坏了根基。
可母亲看着碗里的花炊鸭子、上汤排翅,毫无胃口,反而背过身去,枯瘦的肩膀微微发抖,无声地抹着泪。
半晌,她才勉强压下哽咽,看着儿子,声音发颤:“儿啊,咱守着这份清贫便好,你莫要再为家里操心。若让长房知晓咱们这般,怕又要怨我们丢了常家的脸面。”
“常家的脸面?”常三像被火燎到了似的,猛地跳起来,嘶吼声几乎掀翻屋顶,“他长房给过咱们几个铜板?没钱才真叫丢人!娘,您还不明白吗?他们骨子里就瞧不上咱们!甭管咱怎么做,都入不了他们的眼!您何必在意?吃到肚里,长在身上,这才是实在的!”
他想起来大哥常载明那日在老裕丰茶馆里投来的目光。那毫不掩饰的鄙夷与嫌弃,再次灼痛了他。
母亲低着头,手指无措地绞着真丝帕子,依旧劝道:“你终究是大户人家的孩子,脸面要紧。该去读书的,等将来学成了,能自食其力,若能谋个一官半职,他们自然就刮目相看……”
“读书?”这几句话如同火星溅进油锅,常三瞬间暴跳如雷,积压的怨毒喷薄而出:“您知道科考早停了吗?读书顶个屁用!若是没钱没势,同一个学堂出来,走的就是两重天!长房能送千万两银子去走门路,他们那圈子弟兄能互相提携引荐!我呢?我一个庶出的,我能找谁?我哪来的门路!”
母亲的脸冷得似结了层霜。常三则坐在一旁,胸口剧烈起伏,兀自生着闷气。唯有那丫鬟,盯着桌上刚热好的珍馐,手足无措。
她饿极了,那从未见过的菜色,直钻鼻尖的香气,勾得她肠肚打结。如今她已是少爷的人,这好菜,总该也能分上一口了吧?
她满心满眼只剩一个念头:吃点好东西。丝毫不觉自家男人有何错处。吃剩菜?打从她记事起,吃的哪顿不是剩的?更别提这般有油水的好菜。
死寂的空气,终于被她腹中一声响亮的“咕噜”打破。常三抬眼瞥见她那副馋相,一把将碗搡进她手里:
“吃!给我大口吃!养好身子,将来给我生个大胖小子!老子就这么豁出脸皮去要饭,也定把他喂得白白胖胖!到时候,我还要给他要来学费,送他进顶好的学堂!他得有出息,有大出息!”
常三爷自有苦闷之处。同样是常家的儿子,只因是庶出,便被长房欺负;只因长房跟随革命党,他便遭了无妄之灾。家宅被抄,锒铛入狱,落得如此田地。
若不是有茶馆宋掌柜搭救,又苦苦巴结狱中两位有头脸的权贵,他哪有现在的日子?看着不体面,可怀中略硌着皮肉的碎银是真,吃饱肚子是真,其他的,他能管得上吗?
他家租来那方小小的院落里,诱人的香气尚未散尽,却沉沉地压着低低的啜泣与压抑的嘶吼。这顿“美味佳肴”,终究裹着一层化不开的苦涩。
喜欢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