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所谓的“数据潜行”,更像是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逃亡。他操控着包裹林默涵意识的虚拟容器,如同驾驭着一艘脆弱的潜水艇,强行脱离了相对明亮的“蜂巢”主干网络,一头扎进了深不见底的“暗网”区域。
这里与之前经历的信息洪流截然不同。主干网的数据虽然庞杂,但大体上遵循着某种逻辑和协议。而暗网,则是一片真正的数字荒原,是互联网被遗忘的、腐烂的、充满恶意的角落。
数据不再是流动的江河,而是粘稠的、散发着“信息恶臭”的沼泽。破碎的病毒代码像水蛭一样附着上来,试图侵入虚拟容器;早已过时、逻辑错乱的程序碎片如同幽灵般飘荡;充斥着暴力、欺诈和非法交易的加密信息如同毒雾弥漫;甚至还有一些残缺的、似乎具备初级攻击性的AI残骸,像饥饿的食人鱼,对任何经过的“活物”虎视眈眈。
苏羽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地规避着这些无处不在的威胁,同时还要不断变换路径,抹除踪迹,以摆脱“蓬莱”主脑那如同跗骨之蛆的追踪扫描。林默涵能清晰地“感觉”到苏羽意识的紧绷和消耗,维持这个虚拟容器并在此地导航,对他的负担极大。
…左边…绕过那个…垃圾数据堆…小心…有…逻辑炸弹… 苏羽的思维断断续续,充满了疲惫。
虚拟容器在污浊的数据淤泥中艰难穿行,最终,苏羽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藏身之处——一个早已被废弃的、属于某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线服务的冗余数据库碎片。这个碎片如同沉没在沼泽底的破船,被层层腐朽数据和无效链接包裹,几乎与世隔绝,常规扫描很难触及。
容器悄无声息地滑入这片废墟,躲藏在一个布满“锈蚀”代码的角落。外界的喧嚣和恶意似乎暂时被隔绝了。
…暂时…安全了… 苏羽的意识传来如释重负的波动,但同时也带着深深的忧虑。…但这里…环境太差…你的意识…无法长期维持…需要…更稳定的载体…
林默涵感受着自身的存在状态。在这个脆弱的虚拟容器里,他就像一团随时可能熄灭的火焰。失去了肉体的依托,仅仅依靠苏羽提供的算力维持,他的意识在缓慢地、但确实无疑地流失。记忆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滞,甚至连“自我”的边界都开始松动。暗网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混乱信息,更是在不断侵蚀着他的核心数据。
他明白苏羽的意思。这里只是一个临时避难所,绝非久留之地。他需要一个真正的“家”,一个能够稳定承载他意识、并允许他思考和行动的数字化身体或环境。
然而,谈何容易?能够承载人类意识的稳定数字环境,其技术门槛极高,绝非苏羽个人能力所能及。而“蓬莱”必然在外面布下了天罗地网,任何试图连接外部稳定资源的举动,都可能暴露行踪。
…载体… 林默涵的意识传递出无奈的信号。…很难…
…我知道很难…但我们必须试试… 苏羽的思维带着一种固执。…我不能看着你就这样…消散…小兰…晓婷姐…他们还在等着…
提到顾晓婷,林默涵的意识核心泛起一阵剧烈的波动。晓婷…她还在“蓬莱”吗?她还活着吗?强烈的担忧和无力感几乎要冲垮他本就脆弱的意识结构。
…冷静!老师!冷静! 苏羽急忙传递来安抚的意念,并加强了虚拟容器的稳定性。…我们现在自身难保…必须先活下去…才能想办法救他们!
就在这时,虚拟容器外,那片沉寂的数据库废墟,突然传来一阵极其细微、但不同于环境噪音的规律性波动!
…嘘!有东西! 苏羽立刻警觉起来。
林默涵也集中起残存的感知。那波动很微弱,像是在发送某种古老的、低功耗的摩尔斯电码,又像是在重复着一段循环的、加密的求救信号?信号源似乎就在这片废墟的更深处。
…去看看? 林默涵提议。在这绝境中,任何异常都可能是转机,也可能是陷阱。
…太危险了… 苏羽犹豫。…可能是陷阱…‘蓬莱’布置的…
…我们…别无选择… 林默涵的意识传递出决绝。停留在这里是慢性死亡,冒险一搏或许还有生机。
苏羽沉默了片刻,最终驱动虚拟容器,如同幽灵般,向着信号源的方向悄无声息地飘去。
他们穿过层层叠叠的废弃代码和损坏的索引,最终在废墟的最核心处,发现了一个被特殊加密协议保护着的、相对完整的数据库单元。那个微弱的、规律的信号,正是从这个单元中发出的。
更让林默涵感到震惊的是,这个加密协议的结构,竟然与“方舟”核心数据库的某些底层编码规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更加简陋和古老,但同出一源!
…这…这怎么可能? 苏羽也发现了异常。
难道…在互联网的远古时期,就有与“方舟”相关的技术泄露出来?或者说,地球上早就存在与“方舟”文明接触过的痕迹?
林默涵小心翼翼地用“幽影”的权限去触碰那个加密协议。权限起了作用!加密层如同冰雪消融般缓缓打开,露出了内部的数据。
里面存储的,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而是一段冗长的、看似是某个科研项目的实验日志,以及…一个未完成的、关于“意识数字化存储与交互”的理论框架和部分设计图!项目的署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和机构,日期远在数十年前。
这个未完成的框架虽然粗糙,漏洞百出,远不能与“方舟”的技术相比,但它指向的方向,正是林默涵此刻急需的——一个能够稳定容纳意识的数字环境!
…天啊…这是… 苏羽的意识充满了激动。…虽然不完整…但有了这个基础框架…再加上老师你带来的‘方舟’数据库里的相关理论…我…我或许能尝试…为你构建一个更稳定的‘意识牢笼’!
意识牢笼…这个词并不动听,但对于即将消散的林默涵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需要…多久? 林默涵问。
…不知道…可能几天…可能几周…而且…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甚至可能…有未知的风险… 苏羽坦诚相告。
…开始吧… 林默涵没有任何犹豫。与其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消散,不如抓住这微弱的希望,哪怕前方是另一个形态的囚笼。
他的意识,这艘在数据海洋中濒临解体的孤舟,终于看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停靠、进行修补的“船坞”。尽管这个船坞破败不堪,前途未卜,但至少,有了一个挣扎求生的支点。
苏羽开始全力解析那份意外获得的古老框架,并结合林默涵带来的“方舟”数据,尝试为他构建一个能够维系存在的数字身躯。而林默涵则在这片暗网的废墟中,一边抵抗着意识的流失,一边警惕着可能来自“蓬莱”的追踪,等待着未知的“新生”,或者…最终的湮灭。
喜欢静心斋志异新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静心斋志异新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