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招兵买马,暗流涌动
永昌盐号少东家的关注,像一丝早春的寒风,吹进了“逍遥坊”看似平静的后院。林凡闻讯,并未惊慌,反而有种“该来的终于来了”的笃定。雪花盐这等神物,不可能永远藏匿于小众圈子,迟早会引起行业巨头的注意。这既是危机,也是检验他商业模式的试金石。
当务之急,是尽快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核心团队和运作体系,将生产、销售、安保各个环节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方能应对接下来的风浪。
“小七,你去城西退伍兵聚居的巷子,找到石虎,就说‘破庙故人相邀,有要事相商’。”林凡沉声吩咐,“再去南市绣坊,寻一位叫钱不语的账房女先生,就说‘东主欲聘一位能理乱账的掌柜,薪酬面议’。”
小七领命,如同灵活的狸猫般窜了出去。林凡则继续留在后院,仔细核算着手中剩余的银钱,规划着下一步的投入。王珩那边虽未明着给钱,但几次介绍人脉、提供场合,无形中已是巨大的支持。然而,林凡深知,依赖别人的渠道终非长久之计,他必须尽快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
傍晚时分,小七带着两人回到了逍遥坊。
率先踏进院门的是一名年约四十的汉子,身材不算特别高大,但步履沉稳,腰背挺直,眼神锐利如鹰,脸上带着一道淡淡的疤痕,透着一股历经沙场的悍勇之气。正是退伍老兵石虎。他见到林凡,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林小哥,一别多日,别来无恙!”目光扫过整洁的院落和明显气色好了许多的小七,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石大哥,快请坐。”林凡热情招呼,亲自斟茶。寒暄几句后,他便开门见山:“石大哥,今日请你来,是有桩生意想请你帮忙。我这‘逍遥坊’日后难免有些银钱货物往来,需得有个可靠之人护卫周全。不知石大哥可愿屈就?”
石虎是个爽快人,也不绕弯子:“林小哥于我有恩(指当初破庙援手),又是个做正经事的。护卫之事,石某义不容辞!只是……”他顿了顿,略有迟疑,“若只是看家护院,未免大材小用。林小哥若信得过,采购原料、押运货物这些道上的事,石某也有些门路和经验。”
林凡闻言大喜,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石虎不仅武力可靠,更难得的是熟悉市井三教九流,有他负责供应链和安保,再合适不过。两人当即敲定了职责和酬劳,石虎便雷厉风行地去熟悉环境,规划守夜路线了。
稍后,一位穿着半旧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布裙、年纪约莫二十五六的女子,在小七的引导下走了进来。她面容清秀,神色间带着几分疏离和谨慎,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有神,透着精明与干练。这便是钱不语。
“钱先生,请坐。”林凡用了“先生”的敬称,以示对人才的尊重。
钱不语微微颔首,落座后便直接问道:“不知东主欲聘账房,有何要求?坊间如今经营何种生意?账目规模几何?”言语干脆,直奔主题。
林凡欣赏这种效率,将逍遥坊目前主要依靠点心铺收入和少量雪花盐“赠品”运作的情况简要说明,并坦言未来计划扩大雪花盐的“定制”业务,需要建立清晰的账目体系,并负责与少数高端客户的银钱对接。
钱不语认真听着,偶尔插言问一两个关键问题,如原料成本核算方式、客户信用评估等,都切中要害。最后,她沉吟片刻,道:“东主的生意,眼下规模虽小,但格局不凡。账目之事,语可胜任。只是有一言需说在前头,账目贵在清晰真实,语既掌账,便须依规矩行事,望东主知悉。”
“理当如此!”林凡正色道,“我要的,便是钱先生这份严谨。坊内账目,尽可交由先生掌管,我只需定期查看总账即可。”这份信任,让钱不语略显清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动容。
有了石虎和钱不语的加入,逍遥坊的骨架迅速搭建起来。石虎负责将原本松散的生产环节(粗盐采购、提纯场地安保)规范化,并开始物色可靠的运输人手。钱不语则雷厉风行地建立了清晰的账册,将之前模糊的收支变得井井有条,甚至开始规划未来可能的分级定价和客户管理系统。
林凡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战略层面。他深知,限量定制模式虽能维持高端形象和利润,但根基不稳。必须开辟一条更稳定、更能积累资本的道路。
他将目光投向了之前赖以生存的点心生意。雪花盐不能量产,但依托雪花盐提纯过程中衍生出的其他“副产品”和独特理念,或许可以打造一个高端点心品牌。
他利用提纯雪花盐后残留的、味道仍远胜粗盐的“次等精盐”,以及自己超越时代的烘焙理念(如更精确的配比、控温技术),开发出了几款口感极致酥脆、咸甜平衡把握到毫巅的“曲奇饼干”和“海盐太妃糖”。这些点心,同样打着“限量”、“秘制”的标签,通过王珩夫人的圈子,在贵妇名媛中悄然流行起来,成为雪花盐之外,逍遥坊另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逍遥坊看似稳步发展之际,石虎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市面上品质尚可的粗盐价格又涨了半成,而且几个主要的供货商都表示近期货源紧张,难以大量供应。
“不对劲,”石虎皱着眉头,“我打听过了,并非真的缺货,像是有人打了招呼,故意卡我们的脖子。”
几乎同时,钱不语也发现,最近有两三家原本对雪花盐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富商,都突然变得态度暧昧,婉拒了进一步接洽的提议。
种种迹象表明,永昌盐号,或者其代表的传统盐商利益集团,已经开始出手了。他们用的不是硬碰硬的打砸抢,而是更阴险的供应链挤压和客户关系封锁。这是商场上常见的、对付新兴竞争者的手段。
林凡站在院中,看着钱不语整理的账册和石虎带来的市场信息,眼神冷静。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既然他们想玩规则的 game,那我们便陪他们玩玩。”林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石大哥,粗盐采购渠道,能否绕过本地的供应商,直接联系更源头的盐场?哪怕成本稍高,运输麻烦些。”
石虎沉吟道:“可以试试,我在漕帮还有些老关系,或许能搭上线,但需要时间。”
“钱先生,”林凡又转向钱不语,“劳你仔细核算,若我们将点心铺的利润,暂时大部分投入支撑新渠道的开拓,能维持多久?”
钱不语迅速拨弄算盘,片刻后答道:“以目前雪花盐和点心的收益,若能保持,可支撑三个月。但若对方进一步打压点心原料供应……”
“三个月,够了。”林凡打断她,目光坚定,“他们以为掐住原料就能扼杀我们,却不知,真正的价值,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就在林凡准备全力应对供应链危机时,小七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慌乱:“大哥,不好了!我刚在外面看到,永昌盐号的少东家,带着几个人,往咱们巷口来了!看样子,是直奔咱们逍遥坊!”
该来的,终于正面来了。是谈判?是威胁?还是更直接的打压?林凡这艘刚刚组建起水手班底的小船,迎来了商业海洋上的第一次正面风浪。
喜欢躺赢的咸鱼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躺赢的咸鱼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