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隔夜泡面和电子元件散热的混合气味。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堆满线缆和电路板的工作台上切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学生们横七竖八地趴在桌上或蜷在椅子里,呼吸沉重,显然还沉在补觉的深潭里。
陈默坐在主控台前,屏幕的光映在他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他面前摊开着几份打印出来的文档,最上面一份是龙腾科技昨晚发来的、措辞严谨且条件优厚的初步合作意向书草案。纸页的边缘被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压着,留下一点轻微的折痕。
咖啡机的指示灯由红转绿,发出轻微的嘀嗒声。陈默起身,接了一杯黑咖啡。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阵短暂的清醒,但胃壁却传来隐约的抵触。
他的视线扫过沉睡的学生们——李栋眉头紧锁,似乎在梦里还在调试代码;眼镜妹的眼镜滑到了鼻尖,差点就要掉下来;王胖子咂着嘴,嘟囔了一句含糊的梦话,大概是关于鸡腿;高个男生则抱着他那台宝贝“祝融”服务器的备用电源模块,像抱着个枕头。
这些面孔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下的青黑却诉说着与年龄不符的透支。他们是被“学习光环”催化的天才,但本质上,还是一群需要睡眠、会为考试发愁、会被美食轻易收买的大学生。
李明远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外面的世界很大,舞台也很广阔……龙腾,可以成为这个平台。”
平台。舞台。
陈默的目光落在意向上那些诱人的条款上:顶尖的设备,充足的资金,不受干扰的环境,以及龙腾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无形庇护。这一切,确实能让他们走得更快,更顺。甚至能更快地实现他的一些想法,打破那些卡脖子的技术壁垒。
他的指尖在冰凉的咖啡杯壁上缓缓划动。
然后,他关掉了意向书的电子档,打开了学校的教务系统界面。屏幕上显示出他这学期带的《数字电路原理》课程表。今天下午,第二节,三号教学楼304教室。
……
下午两点二十分,三号教学楼304教室。
空气里漂浮着粉笔灰和旧书本的味道。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照亮空气中浮动的微尘。学生们陆续进来,拖拉着椅子,发出刺耳的声响,交谈声、哈欠声、手机消息提示音混成一片熟悉的背景噪音。
陈默站在讲台上,调试着投影仪。他的白衬衫袖口挽到了手肘,露出清瘦的手腕。讲台一角放着他那个用了多年的保温杯,杯身有几处不易察觉的掉漆。
他看起来和任何一个普通的年轻讲师没什么不同。
上课铃响。嘈杂声渐渐平息,几十双眼睛望向他,带着不同程度的专注、茫然或残留的睡意。
陈默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今天的课题: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开始讲课,声音平稳,语速不快不慢。从基本概念到设计要点,再到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分析。他没有看教案,所有的知识点和逻辑链条都在他脑中清晰无比地展开。偶尔有学生提问,他会停顿下来,用更浅显的方式再解释一遍,或者用粉笔在黑板上补充几个关键的波形图或状态转换图。
他的目光平稳地扫过整个教室,能看到前排学生认真记笔记时紧抿的嘴角,中间学生努力跟上思路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后排几个学生强忍哈欠时眼角渗出的生理性泪水。
这一切,普通,琐碎,甚至有些枯燥。与他昨夜和今晨所经历的那些无形攻防、那些动辄关乎未来产业布局的谈判,仿佛存在于两个彻底割裂的世界。
他的指尖沾上了白色的粉笔灰。
讲到一道典型的综合设计题时,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教室中排靠窗的一个空位上。那是李栋常坐的位置。今天他请假补觉。
陈默的视线在那个空位上停留了半秒,然后自然地移开,继续讲解解题思路。
但在那极短的瞬间,他的脑海里却清晰地浮现出李栋在实验室屏幕前,双眼放光地阐述“玄武”系统一个激进优化方案时的样子。那个方案里用到的某个精妙技巧,恰恰脱胎于此刻黑板上这道在他看来有些“过时”和“基础”的例题所蕴含的核心思想。
基础。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台下那些年轻、尚且带着困惑或懵懂的脸庞。
李明远提供的,是一个已然搭建好的、灯光璀璨的广阔舞台。
而这里,只有布满粉笔灰的黑板,吱呀作响的旧椅子,和这些连最基础电路都要苦苦思索的普通学生。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了捻指尖的粉笔灰,细腻的粉末感停留在指腹。
下课铃响。
学生们如释重负或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本,收拾东西,教室里重新充满桌椅挪动和嘈杂的声浪。
陈默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已经温吞的水。他看着学生们鱼贯而出,几个学生围上来问刚才没听懂的问题,他一一解答。
最后离开教室时,夕阳正好,给走廊铺上一层暖金色。他夹着教案,慢慢走向实验室的方向。
他的脚步落在磨得有些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响。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没有立刻去接。
走廊尽头,实验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王胖子夸张的笑声和什么东西被打翻的轻微动静。
窗外的天空广阔无垠,城市的轮廓在夕照中显得既坚实,又仿佛触手可及。
喜欢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