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也就是听她妹妹说。
但黄氏到底是新进门的媳妇,孩子都还没生脚跟都没站稳,就算是性格人品上有什么不妥当的,估计也会装一装的。
“姐,你看我这身衣裳好看吗?这身娘给我新做的,说是我年龄大了不好穿太差。”
顾青莲穿着一身浅黄色的春衣,细棉布做的,但料子看着不太新应该是陈年的料子,不过乡下有新衣服就已经很难得了。
顾母一向节约,愿意给女儿做衣服也是因为顾青莲今年虚岁已经十五了,家中已经有媒婆上门来给她说亲了。
穿的太差打扮的太土气是会掉价的,别人也会低看她一眼,说亲也说不到什么好人家。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不管你兜里有没有钱,总之先敬罗衣后敬人,你穿着打扮体面一点,别人对你的印象就会好一些。
“好看。”顾青荷笑着点头。
“这颜色衬得你肤色更白了,你生得本就好看,穿上这衣裳更出挑,日后那些上门说亲的怕是要踏破咱家门槛了。”
顾青莲脸颊微红,轻轻跺了跺脚。
“姐,你就打趣我。”说着,她转了个圈,又仔细打量着自己的衣裳,眼中满是欢喜。
“我们妹妹也长大了,听娘说前几日就有媒婆上门说亲了,说的是哪户人家?对于这件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女子成亲可不比男子,万一遇人不淑后半辈子可就难过了,想要和离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时代女子没有工作的机会,还没有田地,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而娘家人是不会养你一辈子的。
除非自己卖自身去给别人当下人去,可是那样一来,自己的性命都不由自己做主了。
“来的是隔壁大青山村的卢家,大青山那边山地多,良田少,同样是三十亩地,那边的收成可比我们这边少多了,水田都没几亩。”
“娘没同意,至于男方我也只听媒婆说,是家里的老三会点木匠手艺,如今在镇上当学徒,都还没有出师呢!
之前我跟娘去镇上卖蛋的时候,对方见过我,不过我不认识他。”
“没事,你还小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她妹妹要到了秋季才真正的满十五周岁,亲事确实不着急,十七八岁出嫁都不算晚。
当初她也是快十八了才出嫁的,当然也有那种着急嫁女儿的人家,才十四十五岁就让家中女儿嫁人的。
三月来临时,宋家父子的种树工作还是停下了,三百亩的山地只种了一百六十亩的桑树。其余的地暂时荒着,棉花种后再来。
三百一十亩的棉花地,其中一百一十亩是熟田,宋书宴他们是先在熟田把棉花给全部给种上后,再接着接着开荒的。
为了让这三百多亩的棉花茁壮成长,宋书宴可谓是倾尽所有,将家中积攒的农家肥全部浇灌在了地里。
那可是宋家父子去年就精心发酵好的,一次性就全部施在了这片土地上。
棉花这可是今年的重头戏啊,他们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就是它了。
其实,桑园那边是还可以套种玉米的,毕竟桑树苗与桑树苗之间的间隙挺大的,但顾青荷考虑到桑树苗才刚刚种下。
那树根都还没长好呢,所以就没有套种玉米,生怕影响到桑树苗的生长。
跟现在种植的棉花相比较,日后他们家养蚕才是大头。如今市面上一斤生丝的价格,最便宜的都在700文。
其中春蚕丝的价格最好,一斤生丝差不多能卖到2贯钱。蚕茧价格都能卖到300文,五斤半的干蚕茧能取一斤生丝。
其次是夏蚕丝的价格,一斤生丝的价格在1200文左右,蚕茧价格在180文左右。
等到秋蚕丝跟冬蚕丝价格就低了,秋冬两季的蚕茧质量也不好,病虫害多死的多。
一斤生丝能卖500文、600文就已经不错了,蚕茧价格也在百文以下。
因此大多数蚕农养蚕都只会选择在春夏两季养殖,秋冬都还在养殖人很少。
三百亩的田地全部种上桑树,等到桑树长大后,一亩地一年能养三张蚕。一张蚕最少可得60斤茧子,一亩地能得160斤蚕茧。
300亩地至少可收获四万八千斤蚕茧,按照夏蚕价格来算,一年下来随随便便就能收获8600贯。这可比种棉花值钱多了。
棉花的价格随着种植的数量增多而下降,但蚕茧的价格却是相对稳定的,因为能养蚕织锦的地区就那么几个地方。
即便是后世那么发达,可丝绸一样贵,棉花价格完全无法比,而这个时代棉花价格还是普遍偏高的,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随着朝廷是日渐稳定,与他国的贸易也会越来越繁荣,在这些贸易中,丝绸交易一直都是大头,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因此养蚕是怎么都不会亏的,顶多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然后是桑税的问题。
这个税自古以来就有而且税收还挺高的,比棉税价钱都还要高。只是宋家能享受好几年的免税,这会儿养蚕是真能赚不少的。
但是养蚕这事也是需要时间的,桑树没长成之前,他们还是要老老实实的种地的。
四月下旬棉花种植完后,宋家父子又开始了开荒种树。
而顾青荷这边,家中的母猪又怀上了一胎,自从去年下崽开始,这都第二胎了。
母猪下崽是真的挺勤快的,家里后院养猪的地方不够了,顾青荷又让父子两个带着长工在原先猪圈的左侧又建了一个大的。
虽然不知道母猪这一胎能下几个崽,但按照之前的下崽数量,应该有十只猪仔左右。
再加上开春时买的十头小猪仔,这样一来家里的猪仔数量就超过二十头了。
好在家里喂猪的粮食多,去年种植的四十亩玉米一斤都没卖,拿来喂猪正好。
去年才八头猪做成腊肉、香肠、熏肉运到益州府就卖了三百四十多贯,而今年的猪更多,想来等到了年底一样能卖一个好价钱。
在这个朝代腊货还真受欢迎啊!但凡是稍微有点钱的,都会买一些回来,不管是走礼还是留着自己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古代没有保鲜技术,新鲜猪肉也不是时时都能买的上的,这样一来能时刻吃上的肉,也就只有家里存着的腊肉了。
喜欢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