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只要将军派人告知袁耀,让他知道城外还有能保他性命之人。
不必动刀兵,袁耀自会乖乖将玉玺奉上!
淳于琼拍案叫绝:听君一席话,豁然开朗!
曹操故意留北门,袁耀得知父亲兵败,定会从此处出逃,这正是夺取玉玺的绝佳时机。
但曹操狡诈,若他半路截胡,我该如何将玉玺送回邺城?
夺取玉玺只是第一步。
平安送回邺城才是关键。
郭嘉饮尽樽中酒,胸有成竹:将军可曾听过韩信明修栈道的典故?
淳于琼颔首:兵书倒背如流。奉孝是想效仿暗度陈仓之计?但具体要如何瞒过曹操耳目?
郭嘉手中的酒樽划出优雅弧线:曹操多疑,麾下谋士如云。
按常理行事必被识破。
要想玉玺平安抵邺,唯有出奇制胜!
淳于琼正色道:奉孝但说无妨,我淳于琼言出必行!
郭嘉将淳于琼引至帐内地图前。
上将军请看!
自寿春至邺城,有两条路线可选。
其一经豫州过兖州,渡黄河抵邺城。然此路尽在曹操掌控,只需一纸文书,上将军便寸步难行。
其二取道徐州,入青州与袁谭公子会合。袁术在徐州劫掠甚重,流民遍地,关卡空虚。若上将军高举袁氏仁政大旗,必能聚拢流民与溃兵。
以流民为屏障,可阻曹军追击。
再遣使联络刘备接应,上将军便可安然返冀。
淳于琼沉吟道:吕布与曹操结盟,必会阻截。此计过于明显,曹操岂会不识?
郭嘉抚掌而笑:正是要让曹操确信上将军必走此路!
如此方能暗度陈仓,将玉玺送回邺城。
淳于琼恍然:奉孝之意,是另派心腹携玉玺走豫州?
郭嘉举杯遥指邺城:世人皆以为玉玺必由重兵护送。若遣一士子从容过关,谁人能料?
淳于琼击节称妙:我在徐州吸引曹军,玉玺却从他眼皮底下过!
忽又蹙眉:军中文吏愚钝,亲信粗鄙,难扮士子。
郭嘉笑而不语,自斟自饮。
淳于琼见状笑道:奉孝仍不信我?
郭嘉反问:上将军何出此言?
淳于琼按住酒坛亲自斟酒:若无我举荐,大将军至多赏赐金银,岂会重用奉孝?
郭嘉任由淳于琼将酒斟满,端起酒樽笑道:将军何必多虑?邺城之中,我只信得过将军一人。若另寻门路,只怕功劳反被他人窃取。
淳于琼朗声大笑,又给自己满上一杯:奉孝尽管放心!跟着我淳于琼,定不会亏待于你!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却都藏着几分算计。
......
另一处。
曹仁接到军令,立即率军在袁术必经的当涂设伏。这是他首次真正独当一面。以往虽也领兵,但总有详细战术部署。这次曹操只命他伏击袁术,具体如何行事全凭他自己决断。
左山右林,道路狭窄,草木茂盛,正是埋伏的好地方。曹仁仔细勘察地形,取出平日记录的竹片对照。这模样活像考生带着小抄应试,虽称不上真才实学,至少能保个及格。
派五十斥候,三百里内探查袁术行军速度!曹仁牢记李牧的教诲:算计二字,算在前,计在后。他必须精准掌握袁术抵达时间,才能决定伏兵位置。
当斥候回报袁术行军速度后,曹仁演算一番,不由大喜:天助我也!袁术抵达时正值黄昏,正是最佳伏击时机。他强压兴奋,一边翻看竹片笔记,一边部署兵力,活像个认真备考的学子。
后方大营中,放心不下的曹操除了增派援军,还派出斥候打探曹仁动向。得知曹仁在当涂静候一日才设伏,曹操欣慰笑道:当涂确是伏击良地,但子孝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在等袁术行军情报。看来是在确认此处是否最佳伏击点。
“倘若当涂不宜设伏,便退往其他埋伏地点。”
“子孝如今也懂得谋略了!”
曹操对曹仁寄予厚望,毕竟宗族武将中难得有如此热衷兵法之人。
若能培养成智将,将来独当一面,镇守一方,曹操也不必频繁亲征。
作为当朝司空,他本应以政务为主,而非征战。
然而麾下无人能独当大任,曹操只得亲自领兵。
此次伏击袁术,曹操极为重视。
寿春城高池深,若让袁术退回城中,数月恐难攻下。
唯有将其阻截于城外,先败袁术,再瓦解寿春守军士气,使其自乱,方为上策。
此乃兵法所云“攻心为上”。
一旦袁军军心涣散,内应自生。
袁术既败,守城何益?
虽有忠臣死士,亦不乏欲献城立功者。
若非万不得已,攻城乃下下之策。
徒耗兵力,损兵折将,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若精锐尽失,何以应对刘表、孙策、袁绍、刘备之流?
故能攻心,绝不强攻。
何况寿春城易守难攻!
大道上,袁术率三万精兵疾行。
虽知士卒疲惫,却不得不如此。
寿春城若无袁术坐镇,难以久守。
而袁术亦需寿春城抵御曹操。
城中粮草充足,足可立于不败之地。
“前方便是当涂,务必在天黑前抵达!”
袁术军令向来专断。
选择当涂,非因不明地形,而是气候使然。
此时正值酷暑,宿营须择草木丰盛之地。
否则烈日炙烤,兼之急行军,未至寿春,士卒恐已病倒大半。
行军所虑,非独地形!
“曹孟德,汝这厮可恨!”
踏入当涂山道,凉风拂面,袁术灼热疲惫之感稍减。
这一路,他不知咒骂了曹操多少次。
若骂能 ,曹操早已尸骨无存。
“传令,埋锅造饭,今夜在此休整,明日继续行军!”
袁术激励着麾下将士:“待抵达寿春,朕必犒赏三军!”
这三万精锐平日粮饷充足,若换成那些饥肠辘辘的杂兵,这般许诺怕也难振士气。
炊烟渐起,饭香四溢。
骤然间战鼓震天,骁将牛金率军杀出:“袁术逆贼!中了我家将军之计,还不速速受死!”
袁术骇然失色,昏暗中山道杀声四起,难辨伏兵几何。袁军烈日下行军整日,饥渴交加,方才生火造饭便遭突袭。
纪灵挺枪直取牛金,疾呼:“陛下速退!”
牛金见状大笑,招呼副将合围纪灵。纪灵怒喝:“ 鼠辈,可敢单挑?”
“曹将军有令——以众击寡,战无不胜!”牛金挥刀猛攻,袁曹两军顿时混战成一团。
曹军以逸待劳,袁军疲敝不堪,战局顷刻倾斜。袁术在众将护卫下仓皇撤出当涂山道,清点后发现折损过半兵马,辎重尽失。
“曹阿瞒,阉宦遗丑!”袁术切齿怒骂,却听得腹中雷鸣,只得下令重新生火。
方才乱军中伙夫散尽,近侍勉强炙烤些肉食呈上。袁术正欲命人煮粥,身后杀声再度席卷而来。
牛金策马冲阵,声若洪钟:“袁术!我家将军托我致谢——这顿晚饭甚是可口!”
【求追定】
第120章 浑水摸鱼,寿春军心散(求全订)
袁术几乎气绝——曹军专挑饭熟之际来袭!麾下士卒眼睁睁看着敌军饱餐己方粮秣,新炊未熟又遭冲杀。
饿殍之师,何以迎战?
山岗上曹仁执扇而立,本想效仿李牧儒将风范,却将折扇摇得如同蒲葵。副将侧目不忍直视,曹仁“啪”地收扇傲然道:“可是要本将军指点兵法?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曹仁扫过折扇题字,神色自若。
好个曹子孝!
竟将兵法竹简改作折扇把玩。
报!牛金遣使来讯,袁公路遁走矣!
怯生生的禀报声让曹仁笑意骤敛。
混账!为何不早报!曹仁怒发冲冠。
副将嗫嚅道:末将...末将不敢惊扰...
曹仁反手收扇入囊,绰枪跃马:全军追击!若走脱袁术,尔等俱无封赏!那群饥卒能逃多远?今夜月朗风清,正当擒贼!
折扇露拙的曹仁,将满腹恼恨尽泄于袁术。
五千铁骑卷起滚滚烟尘。
袁术仓皇间再度舍卒保帅,仅余纪灵护驾奔逃。
曹仁岂会在意那些饿殍般的溃卒?眼中唯有那抹刺目金芒。
金甲者乃袁术!
擒袁术者封侯!
曹军虎贲穷追不舍。
袁术厉声高呼:何人愿代朕着甲?
纪灵慨然应诺:臣愿效死!
虽不舍这员忠将,袁术仍与纪灵互换甲胄。
陛下珍重,臣去诱敌!
纪灵披金甲故意显露行迹,折向左侧疾驰。
殊不知早有曹军锐卒窥见换甲情形,飞报曹仁。
曹仁嗤笑:真当本将眼拙?传令三军:着龙袍者方是袁术!
震天喊声惊得袁术肝胆俱裂,慌忙扯落龙袍弃于道旁。
这番举动却又暴露行藏。
军令再变:赤膊者即袁术!
时值酷暑,褪去龙袍的袁术仅剩单薄中衣。
曹阿瞒匹夫!
袁术羞愤欲绝,此生未受此等奇耻大辱。
休伤吾主!纪灵自林间杀出回援。
血战突围后,袁术逃至河畔喘息。
望着浑浊河水,虽唇焦舌燥仍难以下咽。
蜜水!朕要蜜水!
速献蜜水!
众将相顾茫然,军中粮尽,何来蜜水?
纪灵却早有准备:先前诱敌时巧遇蜂巢,以战袍包裹,河泥封存,此刻正呈上清甜蜜浆。
众将焦急地望向袁术:“陛下,眼下该如何是好?”
寿春已无法返回,曹仁的伏击令三万精兵溃散,众人勉强收拢残部,仅剩数千人马。
袁术脸色阴沉:“先去淮南暂避,待朕的其余大军汇合。”
另一边,曹仁未能擒获袁术,只得带回其金甲与龙袍复命。
“主公,袁术狡诈,末将失手了。”曹仁懊恼不已。
他本可亲自上阵擒敌,却效仿李牧故作从容,反致错失良机。
曹操并未责备,此战曹仁已立大功。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