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的这座荒山是真的荒山野岭,只有零星矮短的树苗和一丛一丛的枯草,现在全都被连根拔起,等晒干了之后烧成灰烬沤肥,滋养土地。这样做也是为了烧掉土壤里的草根草种,来年种瓜种菜都会少一些杂草。
大约是人多力量大的缘故,梯田的修建和改造并没有持续太久,就顺利地进入了收尾阶段。
说到底,半座荒山而已,这么多的青壮年,夜以继日,不出一个月就完了工。收尾的事情就交给剩下的青年妇人们,那些青壮年的男子又如来时一般神秘的消失了。大家都没有谈论他们的到来和离去,我也不敢贸然打听。
梯田的改造容易,真正难的是水渠,若是能找到水源,引水而下,自然是上上之策。否则就要靠山下的水来灌溉上方的土地,自然是难上加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届时估计只能种植一些耐旱的土豆、红薯、小麦之类的食物。
土豆和红薯的储存能力有限,即便搁在地窖里,时间久了要么腐烂了要么发芽了,发芽了就不能吃了。水稻和小麦都要好一些,只要晒得干干的,可以保存很久,也可以定期搬出来晒一晒。
等到野草都烧成草木灰埋进土壤里,我还没搞清楚这里之后是种水稻还是种旱粮。
到底是没有合适的水源,因为这片土地很快就种上了土豆和红薯。老一辈们也说这块是沙土地,种土豆和红薯都很适合,只是若是长时间不下雨,就需要挑水上来浇灌。
我想了想,还是去跟谷雨和老师傅们建议在顶部修一个蓄水池,再加一些排水渠道,这样下雨的时候可以囤积一些水,等到需要的时候顺流而下,引水到田。
修建蓄水池算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谷雨安排了懂水利的老师傅在现场指导,但干活虽是青壮年,但大多都是妇人,体力有限,修建的也很慢。
等梯田的种植都完成的时候,水渠才挖了一半,这段时间没有下雨,刚好不影响挖掘的进度,只是刚刚种植的农作物需要挑水去灌溉,一时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水渠修好的时候,已经到了春播的时节,在这里一刻也没得闲。最下面的梯田那里留了两块预计种植水稻,算是试验田的性质,先试试,可以的话下次再增加面积。
在这里就不能请人干活了,我得跟着大家一起下田插秧,可这里许多人有些有把子力气,有些做惯了农活,他们干活都是又快又好,只有我年纪不大、体力也有限,经常落后于人。
别人插完一整排的秧苗,我还在田中央的位置,于是我就更加不敢懈怠了。别人休息的时候我还在躬身加油,虽然没什么用,但也落下个腰酸腿疼的毛病和勤勉肯干的名声。
春种之后是难得的清闲日子,只需要管理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王大娘把菜地收拾出来,种上了小白菜和莴苣,还在角落里撒了一些其他的种子,等出苗长大之后再移栽。
家里的柴火没有了,我和王大娘又进了几趟山,砍了几捆树枝,还捡了不少掉落的松针和枯枝树叶之类的。
这些东西山里倒是不缺,只是大树是不能砍的,也砍不动,只能捡长得矮的树枝砍一些回去晒干。捡柴火的人多了,如今也要走的远一些才能捡到了。
有时也能拾到掉落的松果和去年被遗落的野栗子,这些我都装进我的小背篓带回去。若是遇到野生的树莓之类的果子或是刺苔,就摘下来吹吹送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好。
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不上学的时候跟着妈妈去田里地里干活,有时跟小伙伴们一起去山里转悠,摘一些野果子来吃,像小零食一样,很开心。
喜欢生生不语,只一味地种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生生不语,只一味地种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