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市的成功,像一场及时雨,彻底浇灭了整个“领航者”专项,自遭遇五十公斤级难题以来,所弥漫的那股焦虑和不安。
林浩,作为这份“答卷”的递交者,没有丝毫的停留。他带着韩立阳,以及那份凝聚了整个团队心血的、详尽的检测报告,再次,登上了飞往京州的专机。
这一次,他的心情,与上次来京州时,截然不同。
上次,是来领受一份,沉甸甸的、充满了未知的“军令状”。
而这一次,是来交还一份,虽然不完美,但却坚实有力的……“投名状”。
……
京州,国产大飞机发动机项目,总指挥部。
依旧是那间,戒备森严的“1号会议室”。
但这一次,会议桌旁,不再有那么多“神仙”般的人物。
只有陆光达总工程师,和他手下最核心的几位,分别负责结构、强度、和测试的副总工程师。
气氛,严肃而又充满了期待。
当林浩和韩立阳,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那个巨大的运输箱,抬到会议室中央,并揭开盖子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那块,静静地躺在缓冲泡沫中的、巨大的合金锭,表面,还带着一道清晰的、经过打磨的焊接痕-迹,在会议室明亮的灯光下,闪烁着一种,充满了力量感的、厚重的暗金色光泽。
仅仅是看到这个实物,陆总工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的脸上,就第一次,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做出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有些干涩。
他快步走上前,甚至,都顾不上戴手套,就直接,伸出那双,画过无数张发动机图纸的、布满了老茧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块合金锭冰冷的、光滑的表面。
那动作,不像是在抚摸一块金属,更像是在抚摸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
“陆总工,”林浩的声音,在此时响起,他将一份打印好的、厚厚的检测报告,双手,递到了陆总工的面前,“样品,我们带来了。这是它的,全部性能检测报告。请您,审阅。”
陆总工,恋恋不舍地,收回了手。
他接过报告,戴上老花镜,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开始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起来。
他看得,极其认真,极其缓慢。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的声响。
林浩的心,也随着他的翻阅,一点点地,提了起来。
毕竟,自己带来的,是一份,“不完美”的答卷。
“陆总工,”在陆总工,看到焊缝区域性能测试那一页时,林浩,主动地,开口解释道,他的声音,充满了坦诚,“关于这块样品,我必须,向您如实汇报。”
“它,是我们采用‘深冷固相焊接’的b计划方案,制造出来的第一块验证件。它的内部组织,并非100%的全非晶。在焊缝的中心区域,我们,还是检测到了,体积分数低于百分之零点一的、微量的纳米晶核。”
“也正是因为这些微量晶核的存在,导致了焊缝区域的力学性能,与母材相比,出现了,不到百分之五的下降。”
“所以,”林浩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块,不完美的样品。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一步优化工艺,去挑战,那个完美的、由A计划才能实现的……”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啪——!”
一声巨大的、响亮的拍桌声,猛地,打断了他!
只见陆总工,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将手中的检测报告,重重地,拍在了会议桌上!
然而,陆总工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彻底,愣住了。
“不完美?!”
陆总工的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失望和愤怒,反而,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什么他妈的,叫不完美?!”这位一向儒雅斯文的总工程师,甚至,激动到,爆了一句粗口!
他指着那份检测报告,对着林浩大声说道:
“林浩!你知不知道!我们现有的、从俄罗斯进口的、最顶级的涡轮盘合金,它的屈服强度,是多少?!是1100兆帕!”
“而你们!你们这个,性能下降了百分之五的、所谓的‘不完美’样品,它的屈服强度,是多少?!是2100兆帕!整整,高了将近一倍!”
“你知不知道!”他拿起桌上那块,充满了裂纹的涡轮盘残骸,用力地,顿在桌上,“我们现有的材料,在模拟台架上,跑五百个小时,就会出现裂纹!而根据你们的数据,换上你们的材料,我们的发动机,至少,可以安安全全地,跑到五千个小时!”
“你知不知道!”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嘶哑,“你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走完了,我们整个项目组,原计划中,需要花三年,甚至五年,都未必能走完的路!”
“有了这块样品!有了这块,该死的、不完美的样品!”陆总工的眼中,甚至,泛起了一丝晶莹的泪光,“我们,就可以立刻,开展大量的、关于整机结构的、动力学和疲劳性能的验证测试!我们,就可以提前,发现我们设计图纸上,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你,为我们最终那个‘完美版’的诞生,争取了,至少,整整半年的,宝贵的研制时间!”
“你现在,还跟我说,它,不完美?!”
陆总工,走到林浩的面前,伸出双手,用力地,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林浩,我告诉你。”
“这,就是,我收到过的,最完美的答卷!”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林浩,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位,情绪激动的总工程师。
他感觉,自己脑海中,那根,关于“科学”与“工程”的界线,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了。
学术,追求的是100%的、理论上的完美。差了0.1%,就是失败。
而工程,不是。
工程,是在现实的、无数个“不完美”的约束条件中,去寻找那个,能够解决当下最核心问题的、最优的解。
能用95分的性能,去解决一个0分的问题。
这,就是,工程上,最伟大的胜利!
他看着陆总工眼中,那份发自内心的、不加任何掩饰的激动与感激。
林浩,对“总工程师”,这四个字,第一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那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完美,更是,整个项目的成败,是国家,沉甸甸的期望。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