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州返回江北的专机上,气氛轻松而愉快。
韩立阳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云层,脸上还带着一丝没回过神来的困惑。
他扭过头,看了一眼邻座正在闭目养神的徐涛,忍不住小声问道:“徐师兄,我还是有点没想明白。”
“想不明白什么?”徐涛睁开一只眼睛。
“就是……咱们这次来京州,高师兄、秦峰和你,是来执行核心任务的。陈老师和大师兄,是来解决重大危机的。”韩立阳挠了挠头,憨厚地说道,“可我呢?我就是昨天下午,才接到通知,让我和苏师姐,立刻飞过来。结果啥也没干,就跟着大家,吃了顿涮肉……”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己好像很多余”的真诚困惑。
徐涛看着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差点没笑出声。他坐直了身体,用胳膊肘捅了捅韩立阳,压低了声音,一副“你小子怎么还不开窍”的表情。
“我说韩师弟,你跟了大师兄这么久了,怎么还不明白呢?”
“明白什么?”
“你想想,大师兄他,一个人,急匆匆地飞到京州,处理这么大的事,一天一夜没合眼。事情一办完,是不是,身心俱疲?”
“嗯,肯定是。”韩立阳点点头。
“那这种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徐涛循循善诱。
“是……休息?”
“肤浅!”徐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是精神上的慰藉!是爱情的滋润!懂了吗?”
韩立阳的眼睛,慢慢地,瞪大了。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前排,正和林浩低声说着话的苏晓月,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所以……”
“所以,”徐涛一拍大腿,总结道,“苏师姐,才是这次,必须被‘召唤’过来的‘核心辅助’。而你,韩师弟……”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韩立阳。
“……你,就是那个,为了让苏师姐的出现,显得不那么刻意,而被顺便捎带上的、最完美的‘障眼法’!”
听完这番“高论”,韩立阳彻底呆住了。
而一旁,假装在看文件的秦峰,嘴角,已经忍不住,开始疯狂上扬,比AK都难压。
就连前排的林浩,都无奈地,回过头,瞪了徐涛一眼。
……
回到江北的第二天,“国家速度”,便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展现在了“新地平线”团队的面前。
凌晨四点,江北大学东门外,“科创之光”写字楼周边的所有道路,被临时交通管制。
一个,由数辆重型军用卡车组成的、在夜色掩护下的神秘车队,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
紧接着,早已等候在此的、来自战略支援部队的专业工程兵,和来自国产超算技术团队的工程师们,开始了,一场,紧张而又有序的“会战”。
写字楼的整整一层,位于倒数第二层的第十九层,被完全清空。
经过特殊加固的承重墙、独立的大功率供电线路、以及军用级别的物理安防系统……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被全部,安装到位。
当陈默和林浩,带着团队的核心成员,在第三天早上,走进这片,曾经空荡荡的区域时。
一个,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恒温恒湿、并且,在门口,有两名持枪卫兵站岗的、全新的“国家级”超级计算机机房,已经,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机房的正中央,静静地,矗立着数十个,通体漆黑、闪烁着蓝色指示灯的服务器机柜。
机柜的侧面,印着一个,银色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徽标,和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神威”。
“我的天……”
即便是,已经见识过“天河之心”的秦峰,在看到眼前这台,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国之重器”时,也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各位老师,欢迎来到‘神威之心’。”
一位,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总工程师,微笑着,迎了上来。
“从今天起,我和我的团队,将24小时,驻扎在这里,为‘神威之心’的稳定运行,提供全部的技术保障。”
“太感谢了,总工。”陈默伸出手,和他用力地握了握。
“不用客气,陈教授。”总工程师的脸上,充满了敬意,“能为你们这样的团队服务,是我们的荣幸。”
没有过多的寒暄。
交接仪式,简单而又高效。
当徐涛,从总工程师的手中,接过那张,代表着“神威之心”最高系统权限的、加密的管理员密匙卡时。
他感觉自己手中的这张薄薄的卡片,重若千钧。
“兄弟们,干活了!”
徐涛深吸一口气,第一个,走进了那间,充满了冰冷空气和风扇嗡鸣声的机房。
一场,前所未有的“算力解放”战争,正式打响。
这一次,他们不再有任何的顾虑和限制。
徐涛,几乎是以一种,近乎“奢侈”的方式,将“数字孪生系统”,完整地,部署了上去。
他,为高翔的理论模型,单独划分了,一半的计算核心。
又为秦峰的算法优化,配备了,最顶级的内存和存储阵列。
而他自己,则利用剩下的小部分资源,开始,对整个系统的底层协议,进行着,疯狂的、不计成本的压力测试。
整个团队,都进入了一种,亢奋的工作状态。
他们,就像是一群,习惯了在崎岖山路上开拖拉机的老司机,突然有一天,坐进了一台,可以在无限宽广的高速公路上,肆意驰骋的……F1赛车里。
那种,打破所有束缚、挣脱所有枷锁的、极致的“自由感”,让每一个,身为科研人员的他们,都为之沉醉。
过去,一个需要反复迭代、小心翼翼地,跑上一周,才能勉强得出初步结果的复杂计算。
现在,扔进“神威之心”里。
只需要,喝一杯咖啡的时间,一个,更精准、更完美的答案,就会,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太快了……这简直,就不像是真的……”
秦峰看着屏幕上,那快到,几乎出现了残影的进度条,喃喃自语。
而高翔,则已经,将自己关在了办公室里,整整两天两夜。
他正在做,整个A计划,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最关键的一步。
他将团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积累的所有理论模型、实验数据、以及他个人,对于“声子雪崩”的最新构想,全部,整合到了一起。
最终,构建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极其庞大的“多尺度耦合模型”。
这个模型,将第一次,尝试,在原子、介观、宏观三个尺度上,完整地,模拟出,一个直径半米、重达五十公斤的巨大涡轮盘,在“创世”过程中,其内部,每一个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全过程。
这个计算量,是恐怖的。
也是,除了“神威之心”,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台其他的计算机,都无法承受的。
在完成模型的最后一次校对后。
高翔,将林浩、陈默、徐涛,所有核心成员,都召集到了“神威之心”的控制室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面前的屏幕上。
“……各项参数,已确认。”
“初始条件,已加载。”
“模型,完整性,自检通过。”
高翔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他转过头,看了一眼,站在他身后的林浩和陈默。
陈默,对他,做了一个,“放心去做”的手势。
林浩,则对他,用力地点了下头。
高翔,深吸一口气。
他,转回头,将手指,放在了键盘的回车键上。
然后,重重地,按了下去。
“任务,提交!”
下一秒。
控制室里,那数十个,巨大的服务器机柜上,原本平稳闪烁的蓝色指示灯,瞬间,全部,变成了,代表着“极限运算”的、炽热的橙红色!
机房内,散热风扇的转速,也陡然提升,发出了,如同喷气式发动机引擎般的、巨大的轰鸣!
所有人都知道。
决定A计划,理论成败的、最终的审判,已经……
开始了。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