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大婚的喜庆红绸尚未褪色,一份沾染着烽火与血腥气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九天惊雷,骤然劈入了长安城的繁华腹地,将整个朝堂震得人仰马翻。
急报由一名身军校送入,直抵宫门!消息如野火燎原——爨氏反了!不是密报猜测,而是正式扯旗造反独立!
军报来自南宁州都督府残存的将领,字字泣血:爨氏首领爨崇道于味县悍然僭号称“东爨大王”,发布檄文,公然指责朝廷“苛政虐民”、“压迫俚獠”,宣布味县、同乐、升麻、曲轭四郡自立。
叛军已攻陷治所,朝廷流官或惨遭屠戮,或身陷囹圄。叛军气焰嚣张,四处烧杀,并极力煽惑、裹挟周边其他部族一同作乱。
皇极殿内,空气瞬间冻结。隆裕帝面色铁青,握着军报的手背青筋暴起,那并非恐惧,而是被公然挑衅所激起的滔天怒意与冰冷的杀机。
朝堂之上,先前所有关于南中的争论瞬间显得可笑,摆在面前的只有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叛乱!
“跳梁小丑,自寻死路!”隆裕帝的声音冰寒刺骨,蕴含着雷霆之怒,“裂土称王?谁给他们的狗胆!视朕之刀锋不利否?”
短暂的死寂后,朝堂如同炸开的油锅,瞬间沸腾起来,争论之声几乎要掀翻殿顶。各方势力迅速亮出底牌,观点尖锐对立。
“陛下!”一位老臣颤巍巍出列,“南中四郡,乃蛮荒瘴疠之地,取之不足增赋,守之反耗国力,民寡地贫,实同鸡肋!昔日本就羁縻而已。今爨氏既志在割据,并无北犯蜀地之意,不若…不若暂弃其地,锁边自守,待国力充盈,再图后计。或可效前朝故事,默认其自立,虚名羁縻,岁赐些微钱帛,换取边境安宁,方为上策啊!”
此言一出,竟有数人附和,强调国库空虚,远征耗费无算。
“陛下,弃地恐损国威,然大军征剿亦非良策。”另一位官员出列,“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然其地情特殊,我军不习山林之战,恐遭挫败。不若先遣能言善辩之重臣,持圣旨前往招安,许其世袭刺史之位,加以重赏,默认其治权,先稳住局势,缓图后效。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
“荒谬!”兵部尚书孙靖节勃然大怒,厉声打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容逆贼僭越!弃地、招安,皆是纵虎归山,养痈成患!今日弃四郡,明日逆贼便敢要十郡!国威扫地,周边诸夷岂不纷纷效仿?届时大夏西南将永无宁日!必须发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尽诛元凶,方能震慑宵小,永绝后患!”他主张立即调集剑南、黔中、岭南三道大军,合围进剿。
“孙尚书所言虽是正理,然南中地势险峻,山林密布,瘴疠横行,我军北上南下皆惯于平原作战,深入其境,水土不服,易遭伏击。粮草转运更是难上加难。昔年诸葛武侯南征,亦非轻易……万一战事不利,损兵折将,耗空国库,则国势危矣!不得不慎啊!”
各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主战、主弃、主抚、主慎之声激烈碰撞,僵持不下。隆裕帝高坐龙椅,面沉如水,静听各方言论,心中利弊权衡如电光石火。
隆裕帝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尤其是那些勋贵武将,沉声问道:“南中逆贼猖獗,谁愿为朕分忧,挂帅征讨,平定西南?”
殿内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方才主战派喊得虽响,但真要到那瘴疠之地领兵打仗,却非人人愿意。
几位资深老将面露难色,或称年老体衰,或称不习山地战法。
一些少壮派将领则资历尚浅,难以服众。
太子系和四皇子系的人马则暗自盘算,不愿轻易让自己人去冒此风险,也更不愿让对方的人拿到兵权。
见无人主动请缨,隆裕帝面色更沉,转向负责军国谋议的龙韬府官员:“龙韬府有何方略?”
一位龙韬府参军出列,呈上初步方略:“陛下,臣等议:叛军虽嚣,然其力终限四郡,且内部未必铁板一块。我军不当亦不能急于调发数十万大军劳师远征。而当选派一精干统帅,授予全权,使其可灵活调遣剑南、黔中、岭南临近州府之驻军,从中精选一支熟悉山地、能吃苦耐劳之精锐机动兵力,辅以向导,深入击其要害。策略上宜剿抚并用,严惩首恶,招抚胁从,分化诸部。”
此议与先前争吵相比,显得务实许多。隆裕帝微微颔首:“然,谁可任此统帅?”
殿内又陷入沉默。
就在此时,周景昭稳步出列,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他面向隆裕帝,声音清晰沉稳:“陛下,龙韬府之策,老成谋国,臣深以为然。南中之地,非倾国之兵可平,乃精兵奇谋之战场。臣不才,愿请缨前往!臣于西南商贸略有涉足,对其地情民风稍有了解。近日更反复研读南中地理志、兵要地志,于平乱方略略有心得。愿请陛下授予旌节,总揽南中平乱事宜,必当竭尽全力,以最小代价,克期平叛,扬我国威,以安西南!若不能竞全功,甘受军法!”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谁也没想到,这位以贤文着称的年轻亲王,竟会在此刻主动请缨,奔赴那艰苦卓绝、凶险未卜的西南边陲!
太子一系和四皇子一系的人马顿时心思电转。支持吧,若他成功,则声望更隆,恐成心腹大患;反对吧,于国事不利,且显得自己怯懦无能。
太师陆九鸣此刻出列,缓缓道:“陛下,汉王殿下近年所为,皆显其能,非纸上谈兵之辈。龙韬府之策,亦需果决勇毅之人执行。老臣以为,或可予殿下机会,令其一试。”
陆九鸣的表态,分量极重。许多中立官员也开始附和。
隆裕帝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眼中闪过复杂光芒,最终化为决断:“好!便依景昭所奏!朕授你都督南中诸军事,持节,总领平乱事宜!准你节制剑南、黔中、岭南相关军府兵马,便宜行事!”
“臣领旨!”
“既如此,龙韬府、兵部,即刻拟定随征将领名单,供宁…供景昭遴选。”隆裕帝改口道,随即看向周景昭:“景昭,你需要何人为将?”
周景昭早有腹稿,朗声道:“臣请调:鹰扬郎将李光(骁勇善战,曾参与山地剿匪),果毅都尉褚傲(谨慎稳练,长于营垒),原戎州都督府长史王敬(熟悉西南情势)辅佐军务。另,请准许臣自行征召部分擅长山林勘测、工械营造之才随军。”
“准!”隆裕帝毫不迟疑。
就在众人以为调将之事已定,准备商议具体细节时,一个清朗而带着激动的声音突然从新科进士班列中响起:
“陛下!臣,侍御史庞清规,愿随殿下赴南中平叛,任军前主簿、录事参军亦可!恳请陛下恩准!”
哗——!
整个皇极殿再次哗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刚刚被授予要职、前途无量的新科状元身上!他可是被陛下寄予厚望、放在御史台磨砺的未来诤臣啊!怎么会在此刻突然跳出来,要去那蛮荒危险的南中之地,做一个区区军前主簿?
隆裕帝也明显愣住了,他看向庞清规,眼中满是诧异和不解:“庞清规?你……你方才说什么?你可知南中乃是何等地方?刀兵无情,瘴疠横行!你乃今科状元,朕将你置于御史台,是望你将来能匡正朝纲,岂可轻赴险地?”
庞清规出列,跪倒在地,但脊梁挺得笔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异常坚定:“陛下!臣深知南中险恶!然,正因险恶,方显忠良!汉王殿下以皇子之尊,尚不避斧钺,主动请缨,为国靖难!臣虽不才,亦读圣贤书,岂能安居台省,坐视殿下独往?殿下所言‘剿抚并用,攻心为上’,臣深以为然!平乱非仅恃武力,更需教化人心、厘清政务、安抚地方。臣愿以笔下文字,记录战功,宣谕朝廷德意,招抚流散,整饬战后秩序!此亦是为国效力,且正需臣这等新进之士!求陛下成全!”
他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周景昭的钦佩与支持,也阐明了自己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其用武之地。那股理想主义的热血与书生的执拗,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隆裕帝彻底懵了,他下意识地看向周景昭,眼神里带着询问和一丝无奈:“景昭,你看这…?”
周景昭此刻内心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庞清规此举太过突然出人意料;喜的是此等大才,若能收归麾下,对于平叛后的治理工作简直是天赐助力!
庞清规的直率、锐气与理想主义,虽然有时显得冲动,但用在对新附之地的开拓与教化上,或许正能起到奇效!而且他新科状元的名头,本身就有极大的号召力。
他立刻压下心中惊喜,面色沉静地出列回道:“父皇,庞御史忠勇可嘉,志气可佩。其言甚是有理,平乱之后,治理安抚、宣谕王化、重建秩序乃至厘定田亩户籍,皆需大量文职干才。庞状元文章锦绣,更兼一片赤诚,若愿随军,于记录功过、起草文告、招抚人心乃至参赞军务(非军事指挥),必有大用。儿臣…恳请父皇允准其请。”
周景昭的话说得很有技巧,既肯定了庞清规的用处,又明确限制其是在“文职”、“参赞”范围内,避免武将们反感,也让隆裕帝放心这不是去抢兵权。
隆裕帝看着殿下跪着的热血状元,又看了看一脸诚恳的儿子,揉了揉眉心,最终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你二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朕便准了!庞清规,朕便准你以侍御史衔,充任军前录事参军,随军南下!望你好自为之,勿负朕望,亦要珍重自身!”
“臣!庞清规!谢陛下天恩!”庞清规激动地叩首,脸上焕发出无比的光彩,仿佛得了什么天大的恩赏,比中了状元还要兴奋。
这一幕,让满朝文武看得目瞪口呆,心中五味杂陈。有佩服其胆气的,有嘲笑其书生意气的,也有暗自揣测这背后是否有什么更深的政治意图…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已定,准备商议具体细节时,隆裕帝却再次开口,说出了一番让所有臣工,包括周景昭自己,都震惊不已的决断:
“南中之地,夷汉杂处,情势复杂,非寻常州郡可比。历来羁縻,时有反复,终非长久之计。今借此平乱之机,当彻底革新其制,强化王化,永固边疆!”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决绝:“朕决意:将原益州所辖之建宁郡、兴古郡、云南郡、永昌郡、河阳郡(西河阳)、兴宁郡、梁水郡等核心七郡析出,重设宁州!”
隆裕帝的目光落在周景昭身上:“汉王周景昭,改封宁王,即刻准许开府建牙!平叛之后,便以宁州为封国,总督州内军政要务,替朕都镇南疆!”
“另,为安抚新附,彰显皇恩:宁州之民,无论汉夷,免除五年赋税徭役!后五年,赋税只征五成!”
静!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皇帝这石破天惊的一系列决定震得说不出话来。重置大州!亲王改封,并就藩镇守!免除十年大半赋税!这…
周景昭也完全愣住了。他预料到父皇会支持他平叛,却万万没想到会是如此巨大的支持和…责任!宁王!开府建牙!镇守一方!这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刹那间,他明白了父皇的深意:这既是对他极大的信任与重托;同时也是将他“请”出了长安的核心权力圈;而那免税之策,更是极高明的攻心之术!
“臣……”周景昭心潮澎湃,再次深深叩首,“谢陛下天恩!必竭尽肱骨之力,平定叛乱,经营宁州,使之成为大夏西南之坚壁,不负陛下重托!”
朝会散去,消息如飓风般传遍朝野。周景昭不仅挂帅出征,更一步成为开府建牙的宁王,将镇守一方!
喜欢从闲散王爷开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闲散王爷开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