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捧着给史姑娘新做的绢花走到蘅芜苑时,窗纱上映出两个促膝而坐的人影。正要叩门,忽听宝姑娘的声音隔着竹帘传来:“……你一个月统共几串钱,还不够盘缠呢。”
“不如把诗社放一放,”宝姑娘的声音温温柔柔,像浸了蜜的温水,“先请老太太、太太赏桂花吃螃蟹。我哥哥铺子里正好有几篓肥蟹,白放在那里也是浪费。”
我悄悄拨开帘缝,见湘云绞着衣带低头不语。宝姑娘亲昵地拢住她的肩,腕上的翡翠镯子碰着湘云半旧的衫子,水头亮得晃眼。“可别多心,我全是替你打算。”她说得恳切,眼角却瞟着湘云鬓间那支褪色的绢花。
“至于诗题,”宝姑娘忽然抽出一张花笺,纸是上好的薛涛笺,透着淡淡檀香,“我拟了十二个菊花题,都是两个字——”她指尖点着“问菊”“访菊”等字样,指甲修得匀净,染着淡淡的凤仙花汁,“如此又不落俗套,又大方。”
湘云眼睛倏地亮了,像是暗夜里突然点起的烛火:“好姐姐,亏你想得周全!”她总是这样,一点好意就能照亮整个心扉。
我暗自蹙眉。想起那日迎春姑娘限韵时,特特取了《李义山集》随手翻页,又让小丫头信口说个字定韵脚。虽得了“盆魂痕昏”这等险韵,到底公平得很。宝姑娘当时的“自携手瓮灌苔盆”押得最工稳,赢得满堂彩,如今却说要放开韵脚?
宝姑娘又道:“我已叫婆子传话要螃蟹了,明日你就去请老太太。”说着将一碟新蒸的菱角推给湘云,菱角还冒着热气,显是刚出锅的,“你只说是你的主意,岂不体面?”
湘云嗫嚅道:“这怎么好让姐姐破费……”手指在桌下绞着帕子。
“几篓螃蟹值什么。”宝姑娘轻笑,鬓边的赤金点翠步摇在灯下晃出碎光,恰遮住眼底一闪而过的算计,“比不得你作东道的体面要紧。”
我忽然想起那日凤姐儿算的账:一篓上等螃蟹要五两银子,四五桌果碟少说二十两,再加上好酒——够湘云半年的月钱了。宝姑娘却说得如此轻巧。
“诗社也不必限韵了。”宝姑娘忽然道,“免得被韵脚缚住。”她说得冠冕堂皇,可那日她押险韵时何等从容,如今倒像是体贴众人。
湘云全然未觉,还喜滋滋地录着诗题,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响,墨迹有些晕开。
宝姑娘又添一句:“有能力的十二首都可作。”——她自是能作十二首的,昨日我还见她案头压着咏菊的诗稿,墨迹新鲜得很。
夜风忽然吹开窗扇,烛火摇曳间,我瞧见宝姑娘袖中滑出张礼单。上头明晃晃写着“南安王府中秋礼”,底下却有一行小字:“薛记当铺收兑”。那字迹极小,像是生怕人看见。
湘云正好抬头:“姐姐方才说什么?”
“我说,”宝姑娘从容收起礼单,手指轻轻一拂就把它塞回袖中,“明日别忘了先去请老太太。”她将湘云鬓边的绢花正了正,指尖掠过那洗得发白的缎子,“这颜色衬你,比戴那些金玉强。”
我低头看向手中的新绢花——那是湘云求我仿着宝姑娘的赤金簪做的,桃红缎子已洗得发白,边缘都起了毛。她常说:“宝姐姐戴金簪真好看,可我戴着绢花也一样欢喜。”
回去时遇见平儿,她正吩咐小厮:“明日奶奶的蟹宴单子另备着,薛姑娘送的只管收下。”见我诧异,她拉我到廊下悄声道:“傻丫头,那蟹是薛家铺子抵债的货,放不过三日了。宝姑娘这是借花献佛呢。”
五更天我去送洗脸水,见湘云趴在桌上睡着了。诗稿旁摊着当票——她竟当了那串珊瑚珠子换银钱,那是她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纸角密密写着:“必还蟹钱”,墨迹被泪水晕开一小片。
晨光熹微中,宝姑娘送来十二管新笔:“给你作诗用。”湘云欢喜接过的刹那,我看见宝姑娘指尖在笔管底轻轻一摩——那儿刻着极小的“元妃赐”字样。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是大不敬。
日头升高时,无人看见湘云悄悄把当票塞进石缝。更无人注意宝姑娘的丫鬟抱走一盆名种菊花,花盆底下压着张礼单:梅翰林家中秋宴,薛姨妈敬上。那菊花是湘云最爱的一盆“醉贵妃”,昨日还看她亲自浇水。
我端着烫好的黄酒走进藕香榭时,贾母正笑得前仰后合。凤姐儿腮上沾着蟹黄,平儿忙不迭地替她擦拭。鸳鸯她们一叠声地笑嚷:“二奶奶抢蟹黄吃呢!”
“这猴儿惯会逗乐。”贾母拭着眼角,忽然朝我招手,“给你林姑娘换盏姜茶,她手凉得很。”黛玉坐在角落,面前蟹壳堆得整整齐齐,只掰了只蟹脚慢慢吃着。
我正要应声,忽见伺候螃蟹的婆子们挤作一团——蒸笼空了,后头的蟹还没送来。王夫人连着催了三遍,林之孝家的才慌慌张张跑来回:“管厨的说……说薛家铺子只送了二十只蟹……”
贾母旁鸳鸯姐姐手里的蟹八件顿了顿。凤姐忙笑道:“定是路上耽搁了!我早吩咐蒸四十只的。”说着暗掐平儿的手背。平儿吃痛,强笑着退出去催。
水亭里忽然安静下来。只剩秋风刮过竹桥的咯吱声,像钝刀子锯着木头。探春低头整理衣袖,迎春默默放下蟹八件,惜春早已停了笔——她原在画蟹菊图。
薛姨妈推说胃寒不肯再吃。宝钗起身布菜时,裙摆带翻了醋碟,泼湿了贾母新做的墨绒斗篷。老太太皱眉推开蟹碟:“油腻腻的,撤了吧。”
更糟的是湘云。她急着招呼赵姨娘那桌,端蟹时滑了手,红油汤泼进河里,漾开一大片油花。几片蟹壳粘在廊柱的黑漆对联上,“芙蓉影破”的“破”字正好沾着块蟹鳃。
贾母望着油污的河水,忽然道:“我小时候家里也有这么个亭子……”她摩挲着鬓角的疤,“那日掉下去时,水可比这个清。”
凤姐忙接话:“所以老祖宗福寿双全……”话未说完,贾母已起身:“风大了,回去吧。”
众人慌忙伺候漱口洗手。绿豆面子备得不足,小丫头们挤着舀水,竟打翻了桂花熏香。黛玉被呛得咳嗽,宝玉急着给她拍背,又碰落了探春的绢帕——正掉在残蟹堆里。
回去时我跟在轿后,听见贾母对王夫人叹气:“云丫头到底年轻……薛家也是,既要做人情,何必抠搜这几只蟹。”王夫人唯唯称是,声音里透着疲惫。
拐过假山,恰看见湘云在哭。宝钗正给她擦泪:“原是我的不是,该多嘱咐伙计几句……”她腕上的翡翠镯子映着残阳,晃得人眼晕。湘云抽噎着说:“原是我没办好……”声音断在风里。
藕香榭那边传来吵嚷声。小丫头跑来回道:“赵姨娘闹呢,说给的蟹最小……”话音未落,贾母的轿帘猛地落下:“堵上耳朵!没的污了清净。”
一时,平儿悄悄来找我:“奶奶让把这个给史姑娘。”她递来个荷包,里头是二十两银子,“就说……说是老太太赏的体己。”我摸着荷包底硬的碎银,忽然想起日间看见薛家伙计抬蟹筐时——那筐沿分明沾着“梅府”的封条。
喜欢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