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清风烟雨漫塞北

首页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鞋乡之小镇崛起神医萌宝都市伪仙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抄家流放前,搬空敌人仓库去逃荒罪妻凌依然欧颜白慕瑶不负荣光,不负你校花之贴身高手超级兵王叶谦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清风烟雨漫塞北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全文阅读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txt下载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77章 乡村建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个月前,泾原道(宁县、泾川、庆阳、合水、镇原、正宁等)遭遇大旱,小麦减产过半,秋收无望;导河县(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麻雀绝迹两月余。

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之下灾情没有好转,只能上报到督军府和省政府处理。对于这些灾情常敬之和林锡光早就见惯不怪了。

常敬之和林锡光的到汇报后,两人正在督军府后园的小亭里。桌上摊着几张地图,一张是泾原道的,上面用红笔圈着宁县、泾川、庆阳几个县,旁边注着“麦减产六成”“水井干涸过半”;另一张是导河县的,只画了个小小的麻雀图案,旁边标注“两月无迹”。

“不能再等了。”常敬之手指敲着泾原道的地图,指节发白,“泾原道那几千个深山里的村子,本就靠天吃饭,现在麦子绝收,水井没水,再耗下去,怕是要出人命。”

林锡光端起茶碗,没喝,只是看着水面上的茶梗。“三年前挖井砌坝,以为能撑住,还是低估了灾情。”他放下茶碗,声音沉得很,“深山里交通不便,粮运不进去,就算运进去了,也填不满那么多张嘴。”

两人沉默了半晌,亭外的蝉鸣聒噪,却衬得亭里更静。

“河西走廊中东部。”常敬之忽然开口,手指移到地图西边,“那里有黑河、石羊河,灌溉方便,可开垦的荒地多。把深山里的人家迁过去,给他们分地、打井,总比在山里等死强。”

林锡光眼睛亮了亮,凑过去看地图:“张掖、武威一带?是个好地方。只是……迁民不是小事,山里人恋土,怕是不好动。”

“有啥可恋的?”常敬之叹了口气,“除了刚分了没几年的地,就是那几样新发的农具。哦,还有祖宗的坟地。”

他顿了顿,“政府出面动员,跟他们说清楚,留下是啥下场,迁过去有啥活路。至于坟地跟他们说,迁走后,政府会派人照看,等将来日子安稳了,要是想,也能回来祭拜。”

“运输和食宿呢?”林锡光问,“那么多人,路上得花钱花粮。”

“让培之的公司来。”常敬之没犹豫,“他公司有骆驼队、马车,人手也够。政府负责把人劝动,运输、路上的吃的住的,让他公司包了。钱从督军府的粮款里挪,先紧着人走。”

事情就这么定了。没几天,泾原道各县的干部就带着人往深山里去了。宁县深山中的王家庄,是头一个要迁的村子。县干部带着常培之公司派来的人,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跟村民们说话。

“河西那边有水,有地,政府给分田,公司给运东西,到了那儿就能种地,饿不着。”县干部扯着嗓子喊,额头上全是汗。

底下静悄悄的,没人说话。王二狗攥着手里的锄头,那是前年政府发的,还挺新。他看了看自家的地,虽然干裂,可毕竟是自己的地。又看了看村后的坟地,他爹娘就埋在那儿。

“要走,俺不走。”人群后排,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开口,是村里最老的张奶奶,“俺爹娘就在这埋着,俺不走,俺要守着他们。”

“张奶奶,不是让您丢了祖宗”县干部想劝。

“啥都甭说!”张奶奶梗着脖子,“活是这的人,死是这的鬼,哪也不去!”

有几个老人跟着点头,也说要留下守坟。可年轻些的人,眼神都动了。王二狗媳妇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说:“他爹,咱走吧。你忘了前几年挨饿的滋味了?娃还小,总不能让他跟着咱在这儿等死。”

王二狗咬了咬牙。饥饿的滋味他没忘,那年头,树皮都被扒光了,村里饿死了好几个人,那几年人见人眼里都冒着绿光。他看了看旁边玩耍的儿子,儿子瘦得像根柴火棍。

“俺走!”他往前站了一步,“俺跟俺媳妇娃走!地没了能再种,命没了啥都没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俺也走!”“俺家也走!”人群里陆续有人应和。大多是年轻人,带着老婆孩子,眼神里有不舍,可更多的是对活路的盼头。甘肃这地方,灾太多了,谁也不想再见人相识的惨剧了。

没几天,愿意迁的人就收拾好了东西。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几床破被褥,一口锅,政府发的农具,再就是揣在怀里的、写着祖宗名字的牌位。常培之公司派来的马车和骆驼队停在村外,车夫和驼夫忙着帮村民把东西搬上车。

张奶奶站在村口,看着车队动起来,看着王二狗他们回头望了望村子和坟地,然后慢慢跟着车队走远。她抹了把眼角,没哭出声,只是嘴里念叨着:“走吧,走吧,走了能活就好……”

迁民的事在泾原道以及其他灾区慢慢推开,而地理条件稍好些的地方,政府也有了安排。平凉城郊的李家庄,虽然也旱,但好歹还有些收成。这天,村里来了粮官,赶着几车粮食,卸在村头的打谷场上。

“各家壮劳力听着!”粮官站在粮袋上喊,“政府发粮食,够各家老少吃俩月的。但有个条件,壮劳力得去参与省里的建设,修骡马路,修水渠,管饭,还发工钱!”

村民们围过去,看着那些黄澄澄的小米,眼睛都亮了。李家的老大挤上前:“官爷,修啥 路?远不远?”

“不远,就在本县内,有的修骡马大道,有的修往邻县的路。”粮官说,“先把这难关过了,来年要是天好,还能种地;要是天不好政府再想办法!”

没人犹豫,壮劳力们当天就报了名。有粮食吃,还能挣钱,总比在家等着饿死强。

位于金城的四大粮库之一里面,德式立筒仓和中式土圆仓并排立着,仓顶新换的红瓦在太阳下反光。

仓库监督巡视员李正正拿着账本核对,嘴里念念有词:“金城库还有八万七,武威库六万三,天水库……”

旁边的年轻随员凑过来:“李叔,今年的粮够吗?迁民的、发救济的、给修路民工的,用得太快了。”

李正叹了口气:“够是够,就是代价太大了。”他指了指账本上的数字,“督军府、省政府每年从外面买粮,得花了一百万块银元,占了全省财政盈余的三分之一。换算成黄金,差不多两吨半呢!就这,还是托了常培之先生的福,要是没有他的运输公司,这点粮食也根本进不来。”

“那运费呢?”年轻随从问。

“运费?”李正苦笑,“运费都快赶上粮价的十几倍了。再说,好多地方搞‘米禁’,粮食运进来难着呢。”

年轻随员没再说话,只是看着那些粮仓。他听说,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督军府、省政府每年从外蒙古地区、从青藏高原、从下辖的牧区,买牛羊,运到各地分给百姓。

说是搭点肉星油脂,人就不那么饿了,粮食消耗也能少点。他还知道,政府发了长期政令,谁能给甘肃运来粮食,就按市价的三倍收。可就算这样,粮食还是紧巴巴的。

其实甘肃也不是没做长远打算。常敬之和林锡光早就合计着,不能总靠外面买粮,得建自己的内循环。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金城—河湟盆地那些产粮多的地方,只要是丰年,政府都会挨着村收购余粮;农闲的时候,就组织壮劳力修路,不光修省内的,还修通往外面的,路通了,运输就方便了;农具在改良,水利在兴修,就连种子都在满世界购买,从外面引进了好品种;甚至还打算建肥料厂,只是这些都急不来,得一步一步来。

可灾情不等人。断断续续六年了,旱了又涝,涝了又旱,百姓们熬不住,甘肃也熬不住。

无数个晚上,林锡光在灯下构思符合甘肃实际的“乡村建设计划”,计划上列着一条条: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开办农校、组织合作社……他涂涂改改已经更新了好几个版本了。

常敬之走进来,看了看计划,没说话,只是给林锡光续了杯茶。

“敬之,”林锡光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你说,咱们做的这些,能赶上吗?迁民是救急,可长远来看,还是得让乡村自己活起来。”

常敬之端起自己的茶碗,喝了一口:“赶不上也得赶。咱们这地方,不可能总这么艰难。迁民往河西去,那边地好,能扎根;留下的人,政府帮着渡难关,壮劳力修路,路修好了,将来干啥都方便。你这乡村建设计划,一部分已经在实施了。咱们一步一步来,总会好的。”

喜欢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神诀诸天武道强人战星圣魔宿主她甜入心扉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总裁前妻很抢手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纵横都市神道丹尊战婿归来女施主请留步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神医御兽后成仙战皇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海贼之弹簧果实绝世战祖
经典收藏王妃又又又去除妖了春风十里不如你娇颜直播:开局教学生玩三国杀我的系统有点壕我,职业替身,五个大佬抱我骨灰哭快穿之气运剥夺系统下海从艺,从遇见德云班主开始重生八零之军少小萌妻被暴君强宠的金丝雀翅膀硬了穿到八零后我成了锦鲤都市之科技王同路人,不负荣光,不负你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稼穑人生老板,来一卦吧!开局东京维修工,邻居太太爆奖励两界聊天群:打造末世安全区都市之归去修仙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
最近更新华娱:从毕业开始大导演生涯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修仙归来,你跟我说灵气复苏了?国运竞赛:我画的内容全成真你是我最好的归宿我,奇迹培育师,开启神话复苏!灵气复苏,开局觉醒灵根金神小火契约变大蛟胡黄虎众仙猎东北岭重生了农民修真世界冒险神棍进城:我靠忽悠成顶流代天赏罚被甩后,我娶了倾国级女神狩猎82:从做弹弓开始养姐妹俩浮墟助人首富:我的系统返还亿万奖励小鬼当家之1978此生不如不见欲望阶梯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抗战风云:铁血逆袭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 清风烟雨漫塞北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txt下载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最新章节 - 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