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过后三日,京城依然沉浸在盛典的余韵中。
苏明远兼任三司使的消息传开,朝野震动。这个年仅三十的状元郎,如今已经位列朝廷要职,手握财赋大权,前途不可限量。
府中来访者络绎不绝,有道贺的,有攀关系的,也有来请托的。苏明远一一应付,虽然疲惫,心中却也明白,这是权力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夜,他批阅完最后一份三司的文书,已是子时。管家来禀报,宾客已经散尽,府中下人也都歇息了。
你也去休息吧。苏明远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我再看一会儿文书就睡。
是,大人保重身体。管家退下。
书房内只剩下苏明远一人。烛火跳动,将满屋的书籍和卷宗照得忽明忽暗。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透气。
冬夜的风刺骨,但吹在脸上反而让他清醒了几分。
正准备关窗,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极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落在院墙上。
苏明远心中一警,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手已经按在腰间的佩剑上。
但紧接着,一个熟悉的低沉声音传来:明远,是我。
这声音……
赵友?苏明远惊讶地问。
正是。
很快,一个身影从墙头翻了进来,动作矫健,落地无声。借着月光,苏明远看清了来人——正是他的同年好友赵友。
赵友与他同榜考中进士,虽然名次不如他高,但才华横溢,为人正直。两人交情甚笃,常有书信往来。只是自从苏明远升任高位后,赵友因为不愿攀附权贵,反而来往少了。
你怎么……苏明远正要问,赵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快步走进书房,顺手关上了窗户。
明远,我有要事相告。赵友脸色凝重,事关你的性命,还有几位大人的安危。
苏明远心中一沉。能让赵友如此郑重其事,甚至深夜翻墙而入,必是天大的事。
坐下说。他指了指椅子,自己给赵友倒了一杯茶。
赵友接过茶,却没有喝,只是捧在手中取暖。他的手指冰凉,显然是在外面冻了许久。
明远,你最近可曾注意到,朝中有何异常?
异常?苏明远沉思片刻,若说异常,这些日子倒是太平得有些不寻常。那些平日里对我冷嘲热讽的人,最近反而安静了。
正是因为太安静了,才不对劲。赵友压低声音,你可知道,刘侍郎那一派,正在策划一个阴谋?
刘侍郎……
苏明远眉头紧锁。自从他升任户部尚书后,刘侍郎就被明升暗降,调到了兵部任职。虽然品级未降,但实权大不如前。这位老对手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
他们要对付我?
不只是你。赵友摇头,或者说,他们不敢直接对付你。你现在圣眷正隆,而且税赋改革有成效,若是动你,等于和圣上对着干。
那他们要对付谁?
李及。赵友吐出两个字。
苏明远霍然起身。
李及,御史中丞,也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当初他推行税赋改革时,李及率领御史台全力配合,弹劾了不少贪官污吏,为改革扫清了障碍。
可以说,李及是改革派的重要支柱之一。
他们要如何对付李及?苏明远沉声问。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友苦笑,李及身为御史中丞,这些年弹劾了不少官员,得罪的人太多了。刘侍郎那一派,正在收集李及的。
什么罪证?
说是李及在弹劾某位知州时,收受了该知州仇家的贿赂,属于挟私报复。赵友道,虽然这是栽赃陷害,但他们已经找好了证人,伪造了账目,就等着合适的时机发难。
苏明远倒吸一口冷气。
李及为人刚正不阿,一向清廉,绝不可能受贿。但问题是,刘侍郎那一派既然敢这么做,必然是布局周密,证据链完整。
一旦这些呈上朝堂,即使是假的,也会对李及造成巨大的打击。
更何况,李及得罪的人太多,那些被他弹劾过的官员,巴不得他倒台,到时候必然会群起攻之。
你是如何得知的?苏明远问。
我在吏部任职,前几日无意间听到几个官员私下议论。赵友道,起初我还不在意,以为只是闲谈。但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这些人都与刘侍郎关系密切,而且最近来往频繁,显然在密谋什么。
他顿了顿,我又托人打听,才知道他们在收集李及的所谓。明远,他们这是要一箭双雕——既除掉李及,又打击整个改革派,削弱你的势力。
苏明远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这个阴谋很毒辣。
李及一旦倒台,不仅改革派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柱,更会让其他支持改革的官员人人自危。到时候,他推行的税赋改革必然受阻。
刘侍郎不敢直接对付他,就先拔掉他的羽翼。等他成了孤家寡人,再动手就容易多了。
他们准备何时动手?
快了。赵友道,我听到的消息是,他们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可能是在下一次大朝会上,也可能是在某个突发事件中。总之不会太久。
苏明远沉默良久,才开口:多谢你冒险来告诉我。
你我是同年,又是好友,这是应该的。赵友站起身,我今夜前来,就是想提醒你早做准备。李及那边,你要设法保护。但千万小心,不要打草惊蛇,更不要暴露我的身份。
我明白。苏明远郑重道,你放心,我不会连累你。
那我就走了。赵友走向窗边,记住,那些人手段阴险,你要万分小心。
说完,他推开窗户,纵身一跃,消失在夜色中。
苏明远站在窗前,望着赵友离去的方向,久久不语。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但也不算意外。他升任高位后,树大招风,必然会有人想方设法对付他。只是他没想到,对方会用这种卑劣的手段。
他回到书案前,点燃了更多的蜡烛,铺开纸笔,开始梳理当前的局势。
首先,李及必须保护。这位御史中丞不仅是他的盟友,更是推行改革的重要力量。一旦李及倒台,改革派的士气会受到沉重打击。
其次,不能直接警告李及。如果他现在去找李及,告诉他有人要陷害他,李及必然会采取行动,比如自查自证,或者先发制人弹劾对方。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告诉对方,他们的阴谋已经暴露了。
对方必然会改变策略,甚至可能把矛头直接指向他。而且,如果对方问起他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他该如何解释?总不能说有人深夜翻墙来告密吧?那样反而会暴露赵友。
那么,该如何应对?
苏明远陷入了沉思。
他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既能保护李及,又不暴露情报来源;既能挫败对方的阴谋,又不引起更大的风波。
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策略思维。
窗外,夜色深沉。冬夜的风吹过,带来远处更夫的梆子声——三更了。
苏明远盯着眼前的纸张,上面画满了人物关系图和可能的应对方案。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个既大胆又巧妙的办法。
他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提笔开始写起来。
这一次,他要将计就计,让那些暗中使坏的人,自食其果。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知不可忽骤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